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铜陵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9.02.09
∙【字 号】铜政办[2009]13号
∙【施行日期】2009.02.0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室外1V2
∙自制锅盖天线【时效性】现行有效
正文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铜政办[2009]13号)
县、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铜陵市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体系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九年二月九日
铜陵市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体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工作,根据《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精神,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按照拉开框架、拓展新区、城镇带动、城乡一体的要求,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增强辐射带 动力,努力实现各类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对农村覆盖,形成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现代生活。到2012年,建成区面积由目前的55km2增加至80km2以上,小城镇建镇面积由目前的12.36km2增加到18km2以上,城市化率达到72%以上,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三延伸两覆盖两集中”(即交通、供水和供气延伸至中心村,供电和电信覆盖到所有村,污水和垃圾实现集中处理)。
(一)交通建设。进一步确立皖中南交通枢纽地位,全面开展畅通工程。加快主副城区、城市新区、开发区之间的快速通道建设,加大城市中心区支、次干道建设力度,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形成城市主、支、次道路近1:2:3的合理比例。推进铁路及内河航道建设,加快公路建设,增加交通路网密度,实现过境交通高速化,镇(乡)交通等级化,农村公路网络化。落实公交城乡全覆盖,构建主城区、城镇30分钟上高速,行政村(不含“飞地”)30分钟至主(副)城区的一体化交通格局。 (二)城乡供电。加快城市新区、产业园区的电网建设,并将其纳入城网,扩大城网覆盖面及城网供电区域,削减农网供电范围,推进同网同价工作。全力推进输变电工程建设,大力开展配网工程和农网工程,力求主网结构优良、配网结构良好、农网布局合理。到20
12年,使供电能力和供电安全性明显提高,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保持99%以上,实现城乡供电一体化发展。
(三)城乡通信。到2012年,建成覆盖全市的信息化网络,实现网络的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性化;市域出口带宽充裕,农村宽带入户率达到20%以上;网络间实现互联互通,实现声音、数据、图形和图像等信息高速安全地相互传递和交流,信息技术和服务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运行效率明显提高。
(四)城乡供水。编制和完善《铜陵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加快城市及镇(乡)供水管网建设步伐,扩大城乡制水能力,到2012年实现城乡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9%以上,满足城乡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用水需求,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化供水网络,实现城乡自来水同网同价。
(五)城乡燃气。积极推进天然气利用工程,加快推进城市新区、产业园区等区域天然气利用,加快重点镇(乡)管网供气工程建设,实施行政村天然气(非管输)利用工程,燃气城市普及率达到99%以上。
蜂鸣器封装
(六)城乡污水治理。继续完善城乡排水系统,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拓展污水收集面,提高污水入网率。建成西湖污水处理厂、钟顺污水处理厂、新民污水厂(二期)、滨江循环园工业污水处理厂,新增处理生活污水能力26.5万吨/日。
(七)城乡垃圾处理。完成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及危险和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建设,建设餐厨垃圾集中处理中心,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建设农村垃圾收集设施,健全农村垃圾收集系统,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危险和医疗废物处置率达80%。
铜陵市2012年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体系量化目标
序号 | 项 目 | 2007年 | 2012年 |
1 | 城市化率(%) | 58.8 | ≥72 |
2 | 人均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元) | 1800 | 2500 |
3 |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升) | / | ≥260 |
4 | 城市用水普及率(%) | 98 | 100 |
5 | 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 | 81 | ≥99 |
6 | 城市燃气普及率(%) | 92.3 | ≥99 |
7 | 双顶置凸轮轴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标台) | 5.1 | 10 |
8 | 城市公交出行比率(%) | 16.95 | 30 |
9 | 农村公交出行比率(%) | / | 15 |
10 | 人均道路面积(m2) | 10.83 | 11.3 |
11 |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 | 12.73 | 13 |
12 | 建成区绿地率(%) | 40.93 | ≥41.5 |
13 | 森林覆盖率(%) | 32.49 | ≥33 |
14 |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42.68 | ≥43 |
15 | 污水处理率(%) | 57 | ≥80 |
跌落实验台16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 / | ≥85 |
四氯化硅水解17 | 危险和医疗废物处置率(%) | / | ≥80 |
| | | |
二、主要任务
(一)交通体系建设
1.加快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京福高速铁路(铜陵段)、庐铜铁路及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加快推进沿江城际客运铁路建设,加快园区铁路及环城铁路网建设。建成铜宣高速公路工程,推进铜陵---无为高速建设前期工作,基本实现过境道路高速化,构筑皖中南交通枢纽地位。
2.加快推进城市组团间快速通道建设。全面推进主、副城区之间、开发区之间30分钟快速通达工程。建成环城北路、芜铜路、翠湖二路延伸等主干路网,到2012年,基本形成主城区、循环园区、开发区、东部城区间的城市快速主干道路连网成片;将铜都大道拓宽延伸至青通河,拓宽改造沿新大道,建成沿江高速下线工程,使主城区、东部城区与南部城区联系更加紧密;实施学士路(延伸段)建设工程,使狮子山老城区与城市新区融为一体。
3.加快推进县(乡)公路联网工程建设。以构筑“六纵六横”交通公路网络为重点,大力
实施农村公路联网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覆盖面,实现镇(乡)及村级公路互联成网。推进现有村村通工程的拓宽工程。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县乡公路总里程由1365公里增加到1500公里,使县道公路二级以上标准的比重提高到70%,镇道公路三级以上标准的比重提高到80%,村道公路四级以上标准的比重提高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