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网的教师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

阅读: 评论:0

第26卷第5期
陶瓷电热水壶V ol 126 N o 15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chun N ormal Un iv ersity (N atural Science )2007年10月Oct.2007
基于校园网的教师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
杨顺钰
(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挂链
[摘 要]针对校园网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校园网的教师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并分析了模型中每一
层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基于模型框架提出了一个教师知识管理系统网络平台,并对该平台的组成模
块进行了功能分析。
[关键词]知识管理;教师知识管理;系统模型;校园网
[中图分类号]T 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 (2007)05-0050203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杨顺钰(5),男,湖北恩施人,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从事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研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管理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全新理念。知识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一个组织的知识资产的最大化,办法是帮助组织里的人员学习新知识和获取新经验,并将这些新知识和新经验反映出来,进行共享、创新。高校在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和校园网工程后,下一步要研究的应是拓展其功能,知识管理为此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与完成的基础,以实现知识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1 子教育领域中的知识管理氯甲酚
杰里米盖尔布莱斯(Jeremy G albreath )对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下了一个定义:知识管理就是应用技术工具和程序来处理数字化存储教育领域的知识和智慧,并通过网络使整个教育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得到传播、共享和访问[1]
。可见,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其基本活动包括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和存储,其目的就是要在恰当的时机,以最佳的方式,把恰当的知识传送给恰当的人。同时知识管理应遵循知识积累、知识共享、知识交流三个最基本的原则:知识积累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只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知识资源才谈得上管理;知识共享是使学习组织的每个成员都能接触和使用知识库中的知识和信息;知识交流则是要求每个知识的使用者都积极地贡献自己的知识,以形成更大规模的知识库,知识交流是使知识体现其价值的关键环节。
知识管理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指有形媒体所携带的知识,是可以进行编码和度量的,可由计算机处理的知识,例如数字化图书馆所存储的电子期刊,将大量的文献进行分类、存储,以指导共享成员的学习与研究。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教材上的学习内容、教案、学生的作业、学习成绩等信息等都可以用知识仓库、文件管理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来处理。隐性知识则是无形的、未经组织化的个人信息,多为主观洞察力、直觉和预感性知识,它们根植于个人行为、经验和知识情景中,与人类的思维活动精密相连,难以编码和度量,是计算机不容易直接处理的知识。例如学生的学习心得、师生的交流经验、教学技巧、学习技巧等。隐性知识和人类个体的思维、智慧是密不可分的,比显性知识往往更加“有用”,因为它们反映了人类个体对周围事物的真正的判断。
制钢2 教师知识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及存在的突出问题飞盘制作
知识管理的精髓在于如何把存在于个体大脑中的内隐性、经验性、未编码的知识外显化,以便分享、管理,从而成为组织的智慧资本。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而知识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挖掘存在于个人或组织中的富有个性化、创造性、有价值的隐性知识,促进知识的交流,实现知识的最大化共享。例如如何实现共享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把知识更好地传送给学生,同时学生也利用个人知识管理技术,更好地获取、组织、利用、存储知识,并进行知识创新。
蚀刻液再生作为教师个体而言,其知识管理的核心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将隐性知识明晰化,一方面对获取的数据和
52007-04-19
197-0

本文发布于:2023-07-01 17:1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599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知识   管理   共享   教师   隐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