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能力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各类火灾事故越来越复杂,消防灭火救援的任务、形势不断发生新变化,且处置难度也随之增大,传统的指挥模式亟需改革。笔者就如何从优化指挥调度体系、战斗编程体系、执勤训练体系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建立健全机制,进一步深化执勤训练改革,完善扁平化指挥机制,提高指挥水平,满足新形势下的灭火救援需要。 隧道隔音降噪施工
一、扁平化化指挥调度体系,建立高效型处置机制。
结合当前实际,总结经验,亟需编制新的火警调度等级,对现行灭火救援指挥体系进行简化、改革,由传统的纵向多层次、横向多部门的树状结构,向扁平化结构转变,减少中间层,精简指挥流程,构建“精干高效、运转灵活、反应快速”的灭火救援指挥体系,真正意义上实现扁平化指挥。
简化调度模式,集中指挥调度。进一步明确灾情调度权限、责任和处警方案,根据灾害事故的规模及处置的难度,将接处警划定等级,对应出动单个中队、指挥长和全勤指挥部实行分级处置、分层指挥,做到快接警、快调警、快出警、快处置,形成以支队指挥中心调度为主,以下属大队或中队指挥调度为辅,直接指挥最小作战单元,实现对火情的快速反应、迅速处置,最终达到提高警情指挥质效、增强整体防
控效能的目的。
完善联动体系,实现调度社会化。建立健全城市一体化应急调度指挥体系,各县由应急办牵头建立公安、消防、安监、卫生、急救、建设、交通、供水、供电、城管、环保、民政等联动部门应急值班或接处警人员构成的城市应急调度指挥中心。电锅炉制造
二、优化战斗编程体系,建立健全高效型作战机制
对灭火救援进一步细化,就要划分战斗模块。实现战斗模块的可行性,可通过专业化的战斗编成实现。每个战斗编成由若干车辆编队、攻坚和救援编队组成战斗模块,设置模块指挥员。这样一来,只要发生大的火灾事故,指挥中心只需按战斗编成调度,火场指挥员按照模块、编队进行指挥,进而实现火场指挥扁平化指挥的作战模式。
旋转角度传感器开展编成化训练,充分发挥专业岗位效能。在合理整合人员,优化作战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科学的培训机制,细化日常训练工作,使得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做到有的放矢。一是建立健全培训机制,结合辖区特点,将处置课题汇总,进行合理分配。二是建立合理的训练机制。根据辖区需要,结合现有装备,设置不同的训练项目。根据岗位训练本岗位项目,使指挥员进一步增强指挥能力,各作业组成员成为本专业专勤器材操作能手。
区情况熟悉,强调骨干核心作用。深入研究制定辖区熟悉规定,明确熟悉的程序、方法,细化各岗位人员熟悉内容和标准,以熟悉建筑固定消防设施和道路水源为重点,采取属地熟悉和交叉熟悉相结合的方式,逐家单位制定情况熟悉卡片,并严格加以组织督促和检查考评。二是加强贴近实战的合成演练。立足“练为战”的思想,实现从“操场训练”向“实地训练”的转变,强化高层、地下建筑、石油化工企业和大跨度厂房企业火灾和道路交通、建筑坍塌等事故实地演练,开展高温、有毒、缺氧、浓烟等复杂危险情况下的实战演练。
三、优化执勤训练体系,建立健全高效型培育机制
吊车轨
遵循灭火救援和执勤工作的基本规律,围绕“中心工作”形成合力,切实把业务训练的落实情况,作为评价一个单位,一名干部成绩的重要标准。
建立激励机制和目标导向机制。建立和完善基层指挥员能否胜任本职工作的测评机制、监督机制及激励机制,通过合理竞争、优化组合、有效管理和严格制约,提高基层指挥员队伍的建设质量。网络视频传输
坚持科技兴消战略,解决练兵科技含量低、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消防部队在大练兵的前提下,必须加强部队的科技含量,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保障的需要,结合部队建设的实际,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科技兴消
战略,全面提高部队的打硬仗、打恶仗的能力。其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深厚扎实的科技文化知识功底、一专多能、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同时,硬件投入要加强。要投入一定财力、物力购置高性能、适用性强的装备。
总之,建立完善扁平化指挥机制,不仅要完善机制,更要提高“战斗模块”的科学化和高效化。这样,才能使灭火应急救援能力得到根本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