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酸洗工艺
研究了偏振相关的集总放大方案对非线性脉冲传输特性的影响。提出利用非线性增益的偏振相关集总放大方案去抑制脉冲偏振成分的分裂融合碰撞行为和由随机双折射引起的线性散波。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具有非线性增益的偏振相关集总放大方案,经过第一个放大器后脉冲的差分时延变小,说明了周期性的脉冲分裂 融合碰撞行为得到了有效的抑制。随后的放大器因不同偏振相关的增益将促使脉冲偏振成分要么以呼吸振荡行为出现,要么以时域完全捕获行为出现。图4参19(王淑平)
TN252007043528光子晶体光纤出射光的相干现象=Optic coherence phe nomena from phot onic crystal fibers[刊,中]/赵兴涛(燕山大学红外光纤与传感研究所.河北,秦皇岛(066004)),侯蓝田//激光与红外.―2007,37(2).―127129 测量了光子晶体光纤的模场分布,得到了出射光的干涉条纹及其光强分布,并进行了理论分析,试验与理论分析的结果一致性较好。提出了利用光子晶体光纤结构的高度可调性,使多束输出光进行相干加强,为多芯或集束式光子晶体光纤在大功率激光器、放大器及传能光纤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图8参11(杨妹清)
scr-035
TN252007043529变孔径散补偿光子晶体光纤的数值研究=Numer ical study on photonic cryst al fiber with variable air hole r adius for dispersion com pensat ion[刊,中]/汪徐德(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光子信息技术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罗爱平//激光与红外.―2007,37(4).―355358
利用有限差分法对光子晶体光纤的散补偿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在常规光子晶体光纤(P CF)的基础上,变化了第二环的空气孔,增加了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参量变化的自由度。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新型光子晶体光纤包层结构参量与其散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优化得出低至-924.6ps/nm/km的散值。图5参9(杨妹清)
TN252007043530一种特殊球形输出光纤的研制=Study of specially spheri cal glowing optica l fiber[刊,中]/王田虎(河南大学物理与信息光电子学院.河南,开封(475001)),王帆//激光杂志.―2007,28(1).―8787
探讨了一种特殊球形输出光纤的研制,经实验测试表明,光纤各个角度出光能量均匀,其中球形输出光纤侧面输出功率比原来提高了约5倍,可应用于激光医学等。图3表2参2(杨妹清)
TN252007043531负折射率介质光纤的TM00导模特性分析=Char acteristics of TM00guided modes in a fiber for med by a medium with negative r efractive index[刊,中]/王晓芬(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
072)),李承芳//激光杂志.―2007,28(1).―1213
对芯层为负折射率介质,包层为普通介质的光纤的导模进行了研究,并对T M模中出现的TM00模进行了分析。此模可能存在具有相同的纵向相移常数和不同的横向相移常数T的两支特殊的简并模式。此外,对出现这种特殊简并模式的条件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此特殊模式的散特性。图4参5(严寒)
TN252007043532光子晶体光纤中速度失配对脉冲俘获的影响=Influence of group velocity mismatch on pulse trapping in photonic cr ystal fiber[刊,中]/姚敏(湖南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湖南,长沙()),文双春激光杂志―, ()―55
基于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研究了超短脉冲在光子晶体光纤中传输时的俘获特性,得到了速度失配的大小对脉冲俘获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速度失配量值的减小,俘获率将逐渐增大,速度失配量值在10-6~ 10-7(fs/nm)数量级之间时,俘获率变化较快,但当速度失配减小到10-8(fs/nm)数量级后,俘获率变化缓慢,并趋近于最大俘获率值。图3参13(王淑平)
T N252007043533改进的全矢量有效折射率方法分析光子晶体光纤的散特性=Dispersion analysis of photonic cr ystal fiber using im pr oved full vector ial effective index met hod[刊,中]/赵兴涛(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红外光纤与传感研究所.河北,秦皇岛(066004)),侯蓝田//物理学报.―2007,56(4).―22752280
燃料棒
得到了全矢量有效折射率方法中归一化等效纤芯半径(p/)随归一化空气孔直径(d/)和归一化频率(/)的变化关系,修正了p/固定值的不合理取法,得到了改进的全矢量有效折射率方法(IF VEIM)。用IFVEIM计算的基模有效折射率和总散等模式特性与多极法的结果和试验值相比较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基模有效折射率的误差减小了2~3个数量级。图9表1参16(于晓光)
T N252007043534正常散平坦光纤中皮秒抽运脉冲超连续谱的形成研究=Investigat ion of supercontinuum gener ation in normal disper sion flat tened fiber by picosecond seed pulses[刊,中]/夏舸(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4)),黄德修//物理学报.―2007,56(4).―22122217
研究了皮秒抽运脉冲在正常散平坦光纤中超连续谱的形成过程,分析了脉冲演化过程中光波分裂的产生及其所显示的四波混频对超连续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初期光谱展宽由自相位调制效应主导,此后由于光谱中心区域能量在散作用下不断向旁瓣转移,自相位调制效应逐渐减弱而四波混频作用增强,光谱会再度显著展宽。超连续谱的噪声特性与光谱演化状态密切相关,是光谱特征结构对抽运脉冲强度噪声响应的动态表征。图7参16(于晓光)
T N25!TN2412007043535初始啁啾对双曲正割光脉冲线性传输特性的影响=Effect of initial frequency chir p on linear pr opagation char acteris tics of hyperbolic secant optica l pulse[刊,中]/郑宏军(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湖北,武汉(430074),刘山亮//物理学报.―2007,56(4).―22862293
氢氧化钙生产
采用分步傅里叶方法数值研究了初始线性啁啾和非线性啁啾双曲正割光脉冲在单模光纤反常散区的线性传输特性,并与啁啾高斯脉冲的线性传输特性做了比较。给出了双曲正割光脉冲频谱宽度和时间带宽积随初始线性啁啾变化的表达式。结果表明,双曲正割脉冲在线性啁啾|C|>0.1时随传输距离的增加逐渐演化成近高斯型,在0|C|0.1时最后将演化为近双曲正割脉冲。|C|越小,脉冲时域波形越趋近双曲正割曲线。图7参18(于晓光)
光纤器件
T N2532007043536双功能弯曲光纤探针的制作=Fabricat ion of two function bent opt ical fiber pr obe[刊,中]/张仁(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近场光学与纳米技术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潘石//电子显微学报.―2006,25(6).―494497提出了一种采用普通单模光纤制作在原子力和光子扫描隧道组合显微镜(AF/PSTM)上使用的弯曲光纤探针的方法。通过合理地选择实验参数,经过热拉伸与化学腐蚀两个过程,得到弯曲部分的角度为~#,锥角约6 ~#的弯曲光纤探针。经扫描电镜观察,光纤探针的尖端直径<。此种方法加工光纤探针的成品率约%
5
410082//.200728
医院新风系统2.891101200
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80
100mm7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