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作者简介:陈通(1978--),男,工程师,内舾装设计。 王可(1986--),男,工程师,轮机设计。
视频聚合
陈通
王可
(广船国际技术中心)
摘要:本文就Gotland 客滚船海上撤离系统,从系统组成、设计要求、设计配置、系统布置设计原则要求以及布置设计具体措施作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海上撤离系统组成;要求;配置;系统布置设计DOI :10.3969/j.issn.2095-4506.2020.01.001
0前言
真空吸砂机
水幕系统
海上撤离系统是一种将人员从船舶登乘甲板迅速转移到漂浮救生筏上的设备;它是高效的船舶逃生装置,可在极短时间内提供相当庞大的疏散容量,在船舶遭遇紧急状况时,乘客可利用此装置迅速进入海上的救生筏,等待救援。国际海事组织(IMO)要求客船、客滚船均要配置该系统。而我公司建造的Gotland 客滚船也不例外,按照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对“短途国际航行的客船”的要求进行设计和配置。 1海上撤离系统的组成海上撤离系统一般由控制单元、储存箱、滑道、救生平台、和救生筏组和绑扎件等组成;其中控制单元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启动设备;储存箱是作为收纳撤离设备的空间,一般包括跳台、滑道、救生平台等;滑道用来连接船舶和救生平台,存放在储存箱内;救生平台是紧急事件中使用的可漂浮船;而Gotland 客滚船的海上撤离系统,在救生筏组中选一救生筏兼作其救生平台使用。
2
Gotland 客滚船海上撤离系统设计
2.1
IMO 对海上撤离系统设计的要求
按照规格书的要求,本船定义为“短途国际航行的客船”。根据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第Ⅲ章第Ⅱ节第21条第1.2点的要求,海上撤离系统的总容量与救生艇总容量之和,应等于船上总人数的1.25倍。具体要求见如下:
从事短程国际航行的客船应配备:
(1)符合规则第4.5或4.6节要求的部分封闭或全封闭救生艇,其总容量应至少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的30%。救生艇应尽可能均等分布在船舶各舷。此外,符合规则第4.2或4.3节要求的气胀式或刚性救生筏的总容量,连同救生艇的总容量,应能容纳
船上人员总数。这些救生筏应使用均等分布在船舶每舷的降落设备;
彩油墨(2)此外,符合规则第4.2或4.3节要求的气胀式或刚性救生筏的总容量应至少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的25%。这些救生筏应使用每舷至少1台降落设备,该设备可以是按本条1.2.1要求装设的设备,或是能在两舷均可使用的等效认可设备。但是,这些救生筏的存放不必符合第13.5条的要求。
另外,公约还要求为船上人员总数弃船所需配备的所有救生艇筏在所有人员集合并穿妥救生衣后,应能在发出弃船信号后30min 内载足额定乘员及属具降落水面。
2.2海上撤离系统设计配置
按照本船规格书的定义,其额定乘员为1730人。根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要求,救生艇至少应容纳1730x 30%=519人,实际救生艇可载员600人(4艘150人救生艇,左右各二);故海上撤离系统的总容量应不小于1563人(1.25x 船上的总人数-救生艇总容量=1.25x1730-600=1563人);考虑到满足SOLAS 公约关于弃船时,30min 内载足额定乘员需撤离并降落至水面的要求和本船上各主竖区人员分布情况,其海上撤离系统在七甲板两舷主竖区2和3之间以及3和4之间分别配置了A 型、B 型海上撤离系统共4套(见图1),共可容纳1732人;其中A 型海上撤离系统配置了153人救生筏3个,可容纳459人;而B 型海上撤离系统配置了153人救生筏1个,101人救生筏2个,可容纳407人。本船海上撤离系统由控制单元、储存箱、滑道、救生筏组和绑扎件等组成,A 型、B 型海上撤离系统均从筏组中选用一个153人的救生筏作为母筏兼作救生平台,其两者的差异仅在救生筏组配置。
2.3海上撤离系统的布置设计dc-ac
2.3.1布置设计原则要求
海上撤离系统的布置是否合理,为确保其功能的实现,更好满足相关规范公约的要求,其布置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要求:喷粉流水线
(1)海上撤离系统应设在易于起居和工作区
陈通王可:Gotland 客滚船海上撤离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