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原理 一.原电池 1.能量转化: 原电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装置。 (2)电解质溶液 (3)电极、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3.结构:内电路——电解质溶液、电极 导电微粒:自由移动离子(阳离子往正极移动,阴离子往负极移动) 外电路——电极(与导线) 导电微粒:自由移动电子(电子由负极经过导线流向正极,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电极:根据活泼性的不同,分为 负极(金属活泼性强) 正极(金属活泼性弱)。正极和负极 正极:通常是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电子流____(填“出”或“入”)的一极,电极上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负极:通常是活泼性较强的金属,电子流_____(填“出”或“入”)的一极,电极被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电极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反应特点: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5.工作原理:负极失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形成电流,内电路自由移动的离子定向运动传递电荷 【例题】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C.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D.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 【练习题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性比氢要强, 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pH变大 B.a是正极,b是负极 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流从a极到b极 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练习题2】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它在放电时的电极反 应为:Zn + 2OH– –2e–=ZnO + H2O Ag2O + H2O + 2e–=2Ag + 2OH–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B ) A.负极,并被氧化 B.正极,并被还原 C.负极,并被还原 D.正极,并被氧化 二.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1)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材料(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 (2)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定向移动,传递电荷,接通内电路。 (3)构成闭合电路(用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 【例题】下列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 BC ) 【练习题】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H2SO4,在Cu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的是( A ) 例如:Fe——C(NaCl溶液) 电极反应为: (-)Fe—2e—=Fe2+ (+)O2+2H2O+4e—=4OH— 电池总反应式:2Fe+O2+2H2O=2Fe(OH)2 在这里Fe并没有和溶液中溶质NaCl发生反应,而是和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见在原电池中只要有能释放能量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就可以产生电流。 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活泼金属(负极)——失电子——氧化反应——电子流出 不活泼金属(或石墨)(正极)——得电子——还原反应——电子流入 在这里要求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式,能由电极反应写出电池反应式,能由电池反应式写出电极反应,会判断电极符号、溶液pH及浓度的变化等。 例如:电子表所用钮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Zn和Ag2O,电解质溶液为KOH。 放电时锌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 Ag2O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Ag2O+H2O+2e—=2Ag+2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是负极,Ag2O是正极 B.锌发生还原反应,Ag2O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 D.随着电极反应的不断进行,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四.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一)做电源 要了解常见的一些电池,由所给条件判断两极符号、电极反应、电池反应、电解质溶液浓度、pH变化等。 常见的化学电源 1.普通锌锰电池——干电池 负极(锌筒):Zn-2e- = Zn2+ 正极(石墨):2NH4+ + 2e-= 2NH3 + H2 电池总反应式为:Zn + 2NH4+ = Zn2+ + 2NH3 + H2 2.铅蓄电池(可充电电池) 负极:Pb + SO42- -2e -====== PbSO4 正极:PbO2 + 4H+ + SO42- + 2e- ====== PbSO4 + 2H2O 充电 放电 电池总反应式为:Pb + PbO2 + 2H2SO4 2PbSO4 + 2H2O 3.银锌电池(钮扣电池) 负极:Zn+2OH--2e- =ZnO+H2O 正极:Ag2O+H2O+2e_ =2Ag+2OH- 电池总反应式为:Ag2O + Zn = 2Ag + ZnO 4.锂电池(有多种) 5.海水电池 1991年,我国首创以铝-空气-海水为材料组成的新型电池,用作航海标志灯。 负极:4Al-12e-= 4Al3+ 正极:3O2 + 6H2O+12e-=12OH- 电池总反应式为:4Al+3O2 + 6H2O= 4Al(OH)3 6.燃料电池(如氢氧燃料电池) 电池总反应式为:2H2 + O2 = 2H2O (二)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单质失电子被氧化成金属阳离子的过程,M—ne—=Mn+
2. 金属的防护 (1)加保护层:刷漆、电镀等。 (2)改变结构:制成合金。 (3)电化学方法 ①牺牲负极保护法: Fe与Zn相连,牺牲Zn保护Fe。 ②阴极保护法: 将被保护的金属连在直流电源的负极(阴极),电源负极提供电子,阻止了金属失电子。 (三)加快反应速率 例如:纯锌与稀H2SO4反应速率较慢,当加入CuSO4溶液以后,反应速率加快,因为Zn+Cu2+=Cu+Zn2+析出的Cu与Zn接触,在稀H2SO4中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四)判断金属活动性 根据活泼金属为负极,不活泼金属为正极,可通过组成原电池判断金属活动性。 经典例题 【例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B.由铜、锌作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C.马口铁(镀锡铁)破损时与电解质溶液接触锡先被腐蚀。 D.铜锌原电池工作时,若有13克锌被溶解,电路中就有0.4mol电子通过。 【例2】把A、B、C、D四块金属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抛光磨头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极减轻;B、D相连,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 A.A>B>C>D B.A>C>B>D C.A>C>D>B D.B>D>C>A 【例3】电子计算机所用钮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是: Zn + 2 OH- -2e=ZnO + H2O Ag2O +H2O + 2e=2Ag +2 OH-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B.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 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减小。 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增大。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装置中,电流计G中有电流通过的是( ) 2.生物体中细胞膜内的葡萄糖,细胞膜外的富氧液体及细胞膜构成微型的生物原电池,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正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2+2H2O+4e—=4OH— B.负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2+2H2O+4e—=4OH— C.负极的反应主要是C6H12O6(葡萄糖)生成CO2或HCO3— D.正极的反应主要是C6H12O6(葡萄糖)生成CO2或HCO3— 3.如图: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M极变粗,N极变细符合这种情况的是( ) A.M是铜,N是锌,R是硫酸溶液 B.M是锌,N是铜,R是硫酸铜溶液 C.M是银,N是锌,R是硝酸银溶液 D.M是铁,N是铜,R是硝酸铜溶液 4.电子表中电源常用银—锌微型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反应分别为 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总反应式:Ag2O+Zn=2Ag+ZnO,根据上述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Zn为正极,Ag2O为负极 B.工作时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增大 C.工作时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 D.Zn为负极,Ag2O为正极 6.把铁棒和锌棒用导线连接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当电路中有0.2mol电子通过时,负极的质量变化是( ) A.增加6.5克 B.减少6.5克 C.减少5.6克 D.增加6.4克 7.某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NO3为电解质溶液 B.锌为该原电池的负极 C.铁极质量不变 D.铜为该原电池的正极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铁因含杂质而容易发生电化腐蚀,所以合金都不耐腐蚀 B.原电池反应是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故不能用来减缓金属的腐蚀 C.钢铁电化学腐蚀的两种类型主要区别在于水膜的pH不同,引起负极反应不同 D.无论哪种类型的腐蚀,其实质都是金属被氧化 9.根据下列实验事实: (1)X+Y2+=X2++Y (2)Z+2H2OZ(OH)蚊帐 圆顶2+H2↑ (3)Z2+离子的氧化性比X2+弱 (4)由Y、W作电极组成的原电池反应为:Y—2e—=Y2+ 由此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W B.Y>X>W>Z 高压智能环网柜C.Z>X>Y>W D.Z>Y>X>W 10.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式为:2H2+O2=2H2O,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保持在一定温度下,使生成H2O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2为正极,O2为负极 B.电极反应(正极):O2+2H2O+4e—=4OH— 电极反应(负极):2H2+4OH——4e—=4H2O C.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D.工作中电解质溶液pH值不断增大 11.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如H2、CO、CH4等)跟氧气或空气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的燃料电池说法中正确的为( ) A.负极反应:O2+2H2O+4e—=4OH— B.负极反应:CH4+10OH——8e—=CO32—+7H2O C.随着放电进行,溶液的pH值增大 D.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移动 13.将金属A和金属B分别放入稀Hrake接收机2SO4中有氢气生成。若将金属A和金属B相连后投入稀H2SO4中发现A被腐蚀,B未被腐蚀。关于A、B的叙述是( ) A.金属活动性A>B B.还原性B>A C.在后者装置中金属A发生还原反应,金属B发生氧化反应 D.金属B的表面有明显气泡产生,金属A表面无明显现象 14.把铁钉和碳棒用铜线连接后,浸入0.1mol/L的NaCl溶液中,可能发生的现象为( ) A.碳棒上放出 B.碳棒附近产生OH— C.碳棒上放出O2 D.铁钉上放出H2 15.下列事实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 ) A.埋在地下的铁管比在地面上的更易被腐蚀 B.为保护海船的螺旋浆和船壳,往往在螺旋浆和船壳上镶入锌块 C.在空气中金属银的表面生成一层黑物质 D.镀银的铁制品,镀层部分受损后,露出的铁表面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更易腐蚀 16.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 B.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NO3)3 C.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 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CuSO4 二、填空题 18.铅蓄电池是化学电池,其电极材料是Pb和PbO2,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工作时该电池的总反应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根据上述情况判断: (1)蓄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 _____; (2)蓄电池的正极是___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 ____。 本次课总结 1、 原电池电极名称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电极材料的性质确定 金属—金属电极,活泼金属是负极,不活泼金属是正极;金属—非金属电极,金属是负极,非金属是正极;金属—化合物电极,金属是负极,化合物是正极。 (2)根据电极反应的本身确定 失电子的反应—氧化反应—负极;得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正极 2、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关键 (1)明确电池的负极反应物是电极本身还是其他物质、反应产物及化合价的变化; (2)确定电池的正极反应物是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还是其他物质(如溶有或通入的氧气); (3)判断是否存在特定的条件(如介质中的微粒H+、OH- 非放电物质参加反应),进而推断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的变化; (4)总的反应式是否满足质量守衡、得失电子守衡、电荷守衡。(O2 + 4H+ + 4e-=2H2O;2H2 + 4OH -- 4e- = 4H2O) 练习 2.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 ) A.原电池中电解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B.有两根导线将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连接 C.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为电子 D.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电子转移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的两极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形成原电池后,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 4.实验室用锌片、铜片和AgNO3溶液组成了原电池,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 A.2H+ + 2e-==H2↑ B.Zn -2e-==Zn2+ C.2H2O + O2 + 4e-==4OH- D.Ag+ + e-==Ag 5.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 + Cu2+== Zn2+ + Cu,该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 )
6. 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可以实现上述反应的原电池是( A )
7.在外界提供相同电量的条件下,Cu2+和Ag+分别按 Cu2+ +2e-==Cu 和Ag+ + e-==Ag 在电极上放电,若析出铜的质量为1.92g,则析出银的质量为 ( ) A.1.62g B.3.24g C.6.48g D.12.96g | |||||||||||||||||||||||||||||||||||||||||||||||||||||||||||||
本文发布于:2023-06-29 01:16: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564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