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场所/环节/ 部位 | 风险辨识容积式热水炉 | 风险分级/ 风险标识 | 可能导致的 事故类型 | 主要防范措施 | 责任部门/ 责任人 |
1 | 进入厂区及作业现场 | 个人防护用品穿戴不齐,未戴安全帽 | D/蓝 | 高空落物砸伤 | 进入工作岗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 | 运行车间/ 水泵工 |
在厂区内追逐、打闹 | 拌倒致伤、碰撞致伤 | 按车间规章制度,在厂区内严禁打闹 | ||||
进入噪声大于或等于85分贝区域未戴耳塞 | 耳聋听力损伤 | 进入噪声大于或等于85分贝区域必须戴耳塞 | ||||
个人身体状况不佳,不合适继续工作而坚持工作 | 拌倒致伤、碰撞致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对人的确认 | ||||
不按规定路线或安全通道行走 | 拌倒致伤、碰撞致伤 | 按规定道路行走,行走安全通道 | ||||
检查水泵控制箱有无过热、焦味 | 配电柜前未铺设绝缘胶垫 | 触电 | 铺设绝缘胶垫 | |||
用手触摸电器元件或电器元件漏点 | 触电 | 戴好绝缘用品 | ||||
检查循环水池水位 | 水池人孔未装篦子 | 掉入池中淹溺 | 汽车尾气抽排系统 安装篦子 | |||
检查循环水泵电机轴温、振动、声音 | 地沟盖板未盖 | 跌倒致伤 | 盖好地沟盖板 | |||
接近传动部位,袖口、衣摆未收紧, | 被夹住、卷进传动轴而绞伤 | 规范穿戴劳保 | ||||
用手直接触摸电机、电缆、接地线或湿手触摸机旁开关 | 触电 | 操作室配电柜前必须设有绝缘板,板下不得潮湿,保持绝缘良好 | ||||
水泵漏水造成地面积水,且进入区域前未清理 | 滑倒致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检查水泵周围杂物 | 水泵周围有无杂物 | 拌倒致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检查水泵压力、温度 | 地沟盖板未盖好 | 摔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2 | 确认现场作业环境 | 未对现场作业环境进行确认,作业点附近有杂物、地面湿滑等 | D/蓝 | 拌倒致伤、碰撞致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运行车间/ 水泵工 |
检查循环水泵电机联轴器防护罩周围有无杂物 | 未安装防护罩,启动后靠近运转部位工作 | 被夹住、卷进传动轴而拧绞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未检查,传动轴上沾粘杂物,启动后杂物卷入后弹出 | 飞溅碰撞致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盘车2-3圈 | 用力不当,或传动轴上有油污 | 碰撞致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3 | 确认现场作业环境 | 未对现场作业环境进行确认,作业点附近有杂物、地面湿滑等 角钉 | D/蓝 | 拌倒致伤、碰撞致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检查循环水泵电机联轴器防护罩周围有无杂物 | 未安装防护罩,启动后靠近运转部位工作 | 被夹住、卷进传动轴而拧绞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未检查,传动轴上沾粘杂物,启动后杂物卷入后弹出 | 飞溅碰撞致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盘车2-3圈 | 用力不当,或传动轴上有油污 | 碰撞致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启动或停止风扇运转 | 未按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 碰撞致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4 | 确认现场作业环境 | 未对现场作业环境进行确认,作业点附近有杂物、地面湿滑等 | D/蓝 | 拌倒致伤、碰撞致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运输药品 | 药品溅到皮肤上 | 转轴腐蚀 | 劳保穿戴齐全 | |||
往水池加药 | 药品溅到皮肤上 | 腐蚀 | 劳保穿戴齐全 | |||
现场清理 | 现场设备、工具摆放无序 | 摔伤 | 物品定制管理 | |||
搬运重物时直接用手搬动 | 砸伤、挤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未及时将易燃物清理出现场 | 火灾 | 安全操作规程第6条 | ||||
消防器材未恢复原位 | 火灾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安全标志等安全设施未恢复原状态 | 各类事故 | 车间定置管理标准第4款第5条 | ||||
5 | 做卫生 | 地面有积水 | D/蓝 | 跌倒致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地沟盖板为盖好 | 摔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擦玻璃 | 未系安全带 | 坠落 | 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 |||
未戴安全帽 | 碰撞 | 设备运转过程中严禁加油、擦拭和检修,不得跨越、接触运转部位 | ||||
玻璃损坏 | 划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擦设备 | 接近传动部位,袖口、衣摆未收紧, | 被夹住、卷进传动轴而拧绞 | 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 |||
擦电机 | 手上有水 | 触电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接近传动部位,袖口、衣摆未收紧, | 被夹住、卷进传动轴而拧绞 | 严禁靠近运转部位 | ||||
棉布有水 | 触电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序号 | 场所/环节/ 部位 | 风险辨识 | 风险分级/ 风险标识 | 可能导致的 事故类型 | 主要防范措施 | 责任部门/ 责任人 |
1 | 进入厂区及作业现场 | 个人防护用品穿戴不齐,未戴安全帽 | D/蓝 | 高空落物砸伤 | 进入工作岗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 | 运行车间/ 空分工 |
在厂区内追逐、打闹 | 拌倒致伤、碰撞致伤 | 按车间规章制度,在厂区内严禁打闹 | ||||
进入噪声大于或等于85分贝区域未戴耳塞 | 耳聋;听力损伤 | 进入噪声大于或等于85分贝区域必须戴耳塞 | ||||
个人身体状况不佳,不合适继续工作而坚持工作 | 拌倒致伤、碰撞致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对人的确认 | ||||
不按规定路线或安全通道行走 | 拌倒致伤、碰撞致伤 | 按规定道路行走,行走安全通道 | ||||
检查膨胀机油泵运转声音、振动情况 | 用手直接触摸电机、电缆、接地线或湿手触摸机旁开关 | 触电 | 禁止用手直接触摸电机、电缆、接地线或湿手触摸机旁开关 | |||
检查膨胀机运转声音 | 地面有积水,且进入区域前未清理 | 滑倒致伤 | 保持作业现场清洁 | |||
检查液氧储罐方数及压力 | 超压 | 爆炸 | 严格控制工艺指标,禁止超压运转 | |||
检查氧氮气管道有无振动 | 管道爆裂 | 人员伤害 | 坚持巡点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 |||
检查空分塔周围有无杂物 | 周围有杂物影响操作 | 拌倒致伤 | 坚持巡点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 |||
检查管道、阀门、仪表 | 地沟盖板未盖好 | 摔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2 | 进入操作室及室内活动 | 防静电地板损坏,地面塌陷,未及时修复 | D/蓝 | 拌倒致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运行车间/ 空分工 |
拖完地地面未干即走动且注意力不集中 | 滑倒致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坐姿不规范或精神萎靡,触碰到操作开关 | 生产中断 | 安全管理确认制;对人的确认 | ||||
开关阀门操作 | 注意力不集中,开关阀门错误 | 超压爆炸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物的确认 | |||
电极扁钢 液氧储罐、主冷液氧爆炸物控制 | 乙炔含量超标大于1PPM或碳氢化合物超标大于100PPM | B/橙 | 爆炸 | 随时注意并严格控制液氧中爆炸物的含量,定期分析,碳氢化合物含量超过100×10-6时排放液氧,乙炔含量超过0.1×10-6时应按规程排放部分液氧 |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其它操作 | 注意力不集中,压力、液位、流量、等监控点变化时未得到及时调整 | D/蓝 | 生产中断、设备损坏、气体泄漏等各类事故 | 能够准确迅速判断、处理本系统设备发生的各类突发、紧急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汇报 | 运行车间/ 空分工 | |
3 | 确认现场作业环境 | 未对现场作业环境进行确认,作业点附近有杂物、地面湿滑等 | 拌倒致伤、碰撞致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现场清理 | 现场设备、工具摆放无序 | 摔伤 | 车间定置管理标准第4款第2条 | |||
搬运重物时直接用手搬动 | 砸伤、挤伤 | 安全管理确认制度;对现场环境的确认 | ||||
未及时将易燃物清理出现场 | 火灾 | 保持作业现场清洁 | ||||
消防器材未恢复原位 | 火灾 | 物品定制管理 | ||||
安全标志等安全设施未恢复原状态 | 各类事故 | 物品定制管理 | ||||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12:45: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544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