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十章 达标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适宜喜温凉的青稞、豌豆等作物生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最能体现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A.冷湿 B.高寒 C.干旱 D.湿热
2.该地区的青稞、豌豆等作物主要分布在( )
C.柴达木盆地 D.藏北高原
3.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单产较高,下列原因与此无关的是( ) A.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 B.昼夜温差大,积累养分多
C.气温低,病虫害少 D.光热不足,生长速度慢
读图10-1,回答4~6题。
图10-1
4.图10-1中( )
A.A是西藏自治区,C是青藏铁路 B.B是西藏自治区,C是青藏铁路
C.B是青海省,D是塔里木河 饮料瓶提手D.A是青海省,D是雅鲁藏布江
5.沿C铁路线能看到的景观有( )
A.黄土深厚,许多地方沟壑纵横 B.地面崎岖不平,农田多为梯田
C.成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D.平坦广阔,有成的三河马
6.图10-1所示地区( )
A.D河谷绿洲农业发达
B.“三江源”地处A省区
D.B省区内的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读川藏铁路及沿线地形剖面图(图10-2),回答7~9题。
图10-2
7.川藏铁路沿线( )
A.地势起伏小 B.沙漠广布
C.风能最丰富 D.跨越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
8.图示区域( )
A.信仰伊斯兰教 B.蒙古族人口最多
C.西北部人口密度小 D.阿拉伯语为主
9.三江源地区( )
A.是黄河、长江、怒江的源区
B.雪山和冰川融水是江河最初水源
C.广泛种植青稞,放牧牦牛
D.全面退耕可以彻底遏制环境恶化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并流已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读图10-3,回答10~11题。 图10-3
10.下列描述中,反映三江源地区景观的是( )
A.沃野千里 开关型霍尔传感器 B.小桥流水 C.大漠孤烟 D.雪山连绵
11.下列河流中,发源于三江源地区,又流经三江并流地区,并从云南省流到的是( )
A.怒江 B.澜沧江 C.长江 D.黄河
青海可可西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1处世界遗产,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读图10-4,回答12~14题。
图10-4 可可西里核心保护区示意图
12.下列关于可可西里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地高天寒,湖泊星罗 B.树木常绿,山清水秀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手结构图.黄沙漫漫,荒漠广布
13.下列剪纸作品反映藏族民族风情的是( )
图10-5
14.到可可西里进行科考、旅游,考虑到高原环境,要准备的物品是( )
①太阳镜 ②沙滩鞋 ③泳衣 ④氧气袋
分度机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三江源国家公园于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读图10-6,回答15~16题。
图钻井泥浆泵10-6 三江源地区
15涡轮抽风机.“三江”源头在(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6.三江源公园成立的意义是( )
A.发展旅游 B.增加财政收入
C.解决就业 D.保护生态环境
经济合作组织(ECO)第十三届首脑峰会于2017年3月1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召开,此次峰会的主题是“联通促进区域繁荣”。正在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成为峰会讨论的焦点。读图回答17~18题。
图10-7
17.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经瓜达尔港运输到我国的重要战略物资是( )
A.石油资源 B.铁矿资源 C.木材 D.汽车
18.“联通促进区域繁荣”体现了( )
①南北对话 ②南南合作
③各国自成一体 ④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9.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塑战速决”,意在号召世界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敦促各国政府、工业界、社区和个人积极探索可持续替代品,减少一次性塑料的生产和过度使用,以避免其污染海洋、破坏海洋生态并威胁人类健康。下列日常行为中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