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装修电气部分设计技术要求

阅读: 评论:0

实验室装修电气部分
1.技术标准
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1.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尾排
1.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
1.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2007
1.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1.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
1.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GJ32/J96-2010
1.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
1.10《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
1.1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2. 低压配电要求
2.1本工程低压配电电压为380/220V,三相四线制。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C-S系统,电缆入户处设隔离开关箱,做总等电位联接及重复接地,自入户隔离开关柜起,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分开不再合并,即户内采用TNS系统。
渗透印章2.2照明及一般用电设备采用放射式、树干式或两者相结合的配电方式。大容量及重要的负荷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
2.3低压配电线路装设短路、过载、接地故障保护。
2.4配电线路采用阻燃型电缆/电线。穿管敷设的一般配电分支线路采用普通型电缆/电线。阻燃型电缆/电线的阻燃等级不低于B1级。
除注明外,低压电缆额定电压为0.6/1.0kV。
除注明外,绝缘导线额定电压为0.45/0.75kV 。
2.5漏电断路器:单相漏电断路器均采用两极,三相漏电断路器均采用四极。
3. 线路敷设
3.1凡图中未注明导线根数的线路均为三根,其中:                     
照明线路为ZRBV-3x2.5mm2
插座线路为ZRBV-3x2.5mm2 .
上述线路如在线槽内敷设时,改用ZRBV-4 mm2 
单相照明线路中性线不共用,图中标示的根数含一根ZRBV-1x2.5mm2用作保护线。
正常照明线路与应急照明线路不得共管敷设。导线应按国标要求的颜采购。
3.2 除注明外,建筑物内一律采用金属管、金属线槽、桥架布线。
±0.00以下室内、外线路的保护管采用TC管,又称镀锌钢管。
±0.00以上室内线路的保护管采用MT管,又称双面镀锌电线管。
未标注的电气管线应视情况在地板、顶板、顶棚或墙内暗敷设。
3.3导线穿管管径选择表:
04DX101-1,P6-24~P6-27
导线超过8根应分管平行敷设。
线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按照(GB50054-95)中第5.2.14条执行。
3.4电气竖井(层配电间)内由桥架引至楼层配电箱的电缆穿普利卡可挠金属软管沿墙明敷设。其它设备安装采用的软管长度:照明不超过1.2m,动力不超过0.8m。
3.5封闭式母线的安装参见国标图《封闭式母线安装》91D372。钢制电缆桥架直线段超过30m时应设伸缩节。跨越建筑变形缝处应设置补偿装置。金属电缆桥架首、尾端均应接地。
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采用不小于4mm的铜芯导线跨接。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应有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电缆桥架位于变电所的一端应稍高于另一端。电缆桥架的安装参见国标图《电缆桥架安装》04D701-3。
3.6 一般设备的配电线路明敷时,应穿金属管保护或在电缆桥架内敷设;穿金属管保护暗敷在顶板、地坪、墙内时应有不小于15mm厚的保护层。
3.7电缆桥架穿过墙或楼板的留洞后应用防火堵料进行封堵。穿越不同的防火分区时亦应做防火封堵。从室外引入室内的管线应作好防水处理。室外管线应作防腐处理。
3.8本工程中所设计的电缆桥架、线槽及封闭式母线等需经供货商现场勘测确认,提供全套主、附件设备。
4.建筑设备监控
一个度导航非消防电源的切除是通过空气断路器的分励脱扣器来实现。
5. 设备安装
5.1 除注明外,各设备安装作如下规定:
5.1.1落地式配电箱安装时应高出地坪0.15m。
5.1.2嵌墙或挂墙的照明、动力配电箱下沿距地1.5m安装。
5.1.3组合式插座箱下沿距地0.3m安装。
5.1.4未标注安装高度的插座下沿距地0.3m安装。降温剂
5.1.5墙壁开关下沿距地1.3m安装,距门框0.2m安装。
5.1.6天棚上的灯具嵌顶或吸顶安装,详见图例表中说明。
5.1.7设备及灯具安装参见国标图《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安装》04D702-1、国标图《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及灯具安装》96D702-2及国标图《特殊灯具安装》03D702-3。
6. 接地与安全
6.1等电位联结
6.1.1本工程总等电位联结摄于本工程以外。通过总等电位端子板(MEB)将配电箱的PE母排、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结构等互相连通,并与基础接地网可靠连结。做法详见《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2第11~15页。
6.2保护接地
6.2.1为防止人身触电的危险,本工程设置专用接地保护线(PE线),凡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绝缘破坏时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穿线金属管、金属线槽和桥架、电缆外皮、支架等均应可靠与接地系统连接。
6.2.2本工程采用TN-S接地型式,保护接地线(即PE线)的截面规定为:
6.2.2.1当相线截面≤16mm2 时,PE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
6.2.2.2当相线截面为16~35 mm2 时,PE线截面为16 mm2
6.2.2.3当相线截面为35~400 mm2 时,PE线截面为相线截面的一半;
6.2.2.4当相线截面为400~800 mm2 时,PE线截面为200 mm2
6.2.2.5当相线截面>800 mm2 时,PE线截面为相线截面的四分之一。
6.2.3不应使用蛇皮管、保温管的金属网、薄壁钢管或外皮作接地线或保护线。在强电竖井内用40x4镀锌扁钢各敷设一条PE干线,并在地下室内与MEB连接。
6.3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6.3.1所有插座回路均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保护线上不应设保护电器及隔离电器。
7. 照明
7.1本工程设置正常照明(一般照明及局部照明)和应急照明(疏散照明及备用照明)。
7.2 照度及照明功率密度值如下表:
房间或场所
照度值lx
功率密度值W/㎡
办公、会议室
300±10%
9
走道
75±10%
5
消防控制室、网络机房双向节流阀
芯片生产
300±10%
9
配电间、弱电间
200±10%
7
水暖设备机房
100±10%
4
汽车库
75±10%
4
7.3光源与灯具
7.3.1灯具与光源选型详见图例及设备材料表。 
7.3.2照明光源采用三基直管荧光灯、环管荧光灯、节能灯为主,局部采用金属卤化物灯。
7.3.3本工程所采用的照明光源的显指数Ra不应低于80。一般照明的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7。统一眩光值应控制在19以下。
7.3.4有吊顶的场所采用嵌入式灯具,没吊顶的场所采用吸顶或杆吊式灯具。
7.3.5荧光灯灯具的效率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
灯具出光口形式
开敞式
保护罩(玻璃或塑料)
透明
磨砂、棱镜
灯具效率
75%
65%
55%
7.3.6高强气体放电灯灯具的效率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
灯具出光口形式
开敞式
灯具效率
75%
7.3.7潮湿场所应采用防护等级IP54以上的防水型灯具或带防水灯头的开敞式灯具;有腐蚀性气体或蒸汽的场所宜采用防腐蚀密闭式灯具;高温场所宜采用散热性能好、耐高温的灯具;有尘埃的场所应采用防护等级IP65以上的防尘灯具;有爆炸或火灾危险场所应采用防爆型灯具;有洁净要求的场所应采用不易积尘、易于擦拭的洁净灯具;需防紫外线照射的场所应采用隔紫灯具或无紫外光源。
7.3.8开关、插座、照明器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保护措施;卤钨灯和超过100W的白炽灯泡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的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矿棉等不燃材料作隔热保护;白炽灯、卤钨灯、荧光高压汞灯、镇流器等不应直接设置在可燃装修材料或可燃构件上;可燃物品库房不应设置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
7.3.9自镇流荧光灯应配用电子镇流器;直管形荧光灯应配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金属卤化物灯应配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镇流器应符合该产品的国家能效标准。高强气体放电灯的触发器与光源的安装距离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7.3.10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等气体放电灯灯具内应带补偿电容器,功率因数应补偿到0.9以上。
7.4 一般场所的照明灯由现场配电箱及就地安装的墙壁开关控制,尽可能采取单灯控制或分组控制。多功能厅等处采用带调光的智能灯控装置。
7.5 经接线盒、线槽等引至灯具的线路应加普利卡可挠金属管保护。
8.网络布设
8.1基本要求
8.1.1网络布设应符合《建筑与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2-2000)要求,机房实行网线顶布;网络结点网线经由统一的管道铺设,埋放于墙壁内,由墙壁上网络接线盒引出。
8.1.2机房应配备空调及除湿机,满足网络设备对温度、湿度的要求。铺设防滑水磨石地板,或者铺设防静电地板并安装接地铜带。配备适当的消防器材。
8.2供电要求
8.2.1机房设备供电和空调照明供电分为两个独立回路。设备供电另行从大楼总电柜布设专
线直接接入机房。配备应急照明设备。
8.3线材要求
8.3.1网络机房及各楼层均实施内、外双网络综合布线,分别采用不同颜网线予以区分。其中,机房各设备间、从机房中心交换机至各楼层交换机均采用六类非屏蔽线,千兆速率;各楼层交换机至各房间网络结点采用超五类非屏蔽线,百兆速率。
实验室洁净部分
1.技术指标及采用的标准、规范和规定
1.1《建筑制图标准》                          GB/T 50104-2001
1.2《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 50037-96
1.3《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                GB 50046-95
1.4《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92

本文发布于:2023-06-16 03:26: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399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采用   电缆   灯具   安装   桥架   设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