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高氯酸钾(KClO4钙粉加工生产线)曾用作固体火箭推进剂材料之一,下列有关高氯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
C.氯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D.钾、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9∶64
2.2019年4月以来,为防控非洲猪瘟使用二氯异氰脲酸钠(化学式为C3Cl2N3O3Na)杀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为219
B.二氯异氰脲酸钠中C、Cl、N、O、Na的元素的质量比为3:2:3:3:1
C.每个二氯异氰脲酸钠分子中共有11个原子
D.二氯异氰脲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挂包钩
3.为预防骨质疏松,应给人体补充的元素是
A.钙 B.铁 C.锌 D.碘
4.下列关于X, Y, Z, W四种元素相对应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X在化合物中常显+1价 B.Y带2个单位正电荷
C.Z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D.W化学性质稳定
5.汞是一种有害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有80个电子
B.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 g
C.汞有毒,是非金属元素
D.图中Y代表的是Ag
6.实验室中可以用于加热但必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燃烧匙
7.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20 | 2 | 1 | 37 |
反应后质量/g | 15 | 32 | 1 | 未知 |
| | | | |
A.物质Y一定是单质
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
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9:4
D.物质Z一定的该反应的催化剂
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向某固体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活泼金属
B.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C.化学反应前后由于原子种类不变,所以元素种类不变
D.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也一定是氧化物
9.走进化学实验室,同学们能够学会最基本的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称量固体 D. 过滤
10.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档案资料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C.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D.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11.在化学反应MnO2+4HClMnCl2+2H2O+Cl2↑中,四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降低的是
A.Mn
B.O
C.H
D.Cl
12.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2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由臭氧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 )
A.单质 B.混合物 C.化合物 D.氧化物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我们已经学习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和思路,请根据下图仪器和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②的名称_______;用途______(写一种)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小雪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了仪器①⑤⑧,她还需选择上图仪器中的____(填序号, 下同) ;小慧同学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来制取氧气,她选择的仪器除了⑤⑥之外,还需要是______, 小红同学认为小慧的实验装置还可用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请写出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14.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采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采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需满足什么要求______?
(3)写出采用C装置(气体由a口进入)收集门槛记O2的验满方法______。
15.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若用F收集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_____(填“a”或“b”)端导入。
(3)实验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该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请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若在F装置的集气瓶中放入用紫石蕊浸泡过的纸花并通入二氧化碳后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1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2)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1)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仪器认识: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装置连接:
为达到实验目的盲区监测(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a→________→d.
问题分析:
(1)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
(2)本实验中,试管口要比试管底略低的原因是________.
(3)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未见铁丝燃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维生素C(化学式:电磁铁开关C6H8O6)对人体皮肤和牙龈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维生素C中氢、氧元素质量比是 ;
(2)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18.某实长小组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与1g二氧化锰混合,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 | t1 | t2 | t3 | t4 |
剩余固体质量(g) | 3.20 | 2.88 | 2.49 | 2.49 |
| | | | |
试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g。
(2)原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总质量是多少?风能路灯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低碳生活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倡导低碳生活的目的是控制温室效应的加剧,而近几十年来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能吸收CO2的森林不断减少和_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绿植物利用叶绿体和光照的条件能把CO2和水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减少CO2排放的措施__________。
(4)有科学家设想采用“封存技术”将二氧化碳“封存”在深海中.大量二氧化碳能被封存在深海中的理由是________;
(5)但又有人担心,CO2会使海水酸度增加,破坏生态,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6)新鲜的空气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小冲想通过实验证明教室里空气和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所差别,请你帮助设计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方案(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详解】A、根据高氯酸钾(KClO4)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