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对于同一个得分区间内的用户,为了区分其感知的不同,再利用线性插值算法,让离散的得分能连续化。5 用户感知评价体系方案
根据前文利用k-means 聚类算法确定的每项指标的子项得分,与对应的指标末端权值进行乘积运算,最终将9项指标的得分进行求和,从而得到单用户的感知得分。本文通过对全省1800万用户进行感知打分,根据用户得分的分布情况,定义1周内任意5d 感知得分均小于2.5分的用户为质差用户,从而得出全省26万质差用户,然后根据用户的话单信息对用户和小区进行相关关联,定位出2500多个感知差的问题小区,经过现场验证,问题小区命中率高达80.17%[2-3]。6 总结 本文主要是利用智能算法,对用户感知类的多维指标数据,进行了数据分析与挖掘。最终确立了一个客观完善
的用户感知情况综合评价体系。并进一步的,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将感知情况与小区KPI 指标进行了关联,出了造成用户感知情况差的关键KPI 指标,为现网优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参考文献】
[1]冯国玲,徐旭东.用户感知评估体系的设计与实现[J].河北工业科技,2009(3):190-192.
[2]陈德金,郑成林,吴智恺.LTE 移动用户感知模型研究[J].电信技术,2015,1(3):14-16.
[3]何晓林,解建平.基于用户感知的LTE应用层优化方法研究[J].电信快报,2015(11):24-28.
作者简介:赵雁航(1989- ),女,山东临沂,硕士,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智能算法,IT 开发,大数据挖掘。
1 引言
近些年国家大力推进垃圾分类的实行,垃圾分类被提上生活日程[1]。认识垃圾、识别垃圾、投放垃圾成了日常的生活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垃圾桶的作用凸现出来。2 垃圾桶的现状 垃圾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人们制造的垃圾都通过它来装载,进而再整合分类。制造一个体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同时又具有自主分类学习的垃圾桶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3.1 分类投放需求
以一桶多分为前提,在空间中进行分割,形成多个空间,满足对垃圾分类的需求,同时设置有自主分
类功能,为使用者进行分类识别,对应分类模块响应,打开对应的盖子,使用者只需要将垃圾放到识别摄像头前,识别后进行投放即可。
3.2 审美需求分析
外观设置为圆筒状,大幅降低占地面积。垃圾桶设置内外两层,内外桶壁形成单独的回收仓,运用套娃的思想对整体桶部结进行设计。
3.3 资源需求
针对国家的需求,提出功能的需求,减少垃圾桶的占地面积,提高桶内空间利用率。且提出相关设计方法,一桶多分,并可根据桶内各模块垃圾填充状态,进行自动调节桶内空间分配布局。
3.4 生理需求
针对使用人的需求,提出功能需求,准确识别快速分类。且提出相关设计方法,自动识别,自动打开,语音播报,危险辨识,实时信息反馈网端。
扁头螺丝
3.5 安全需求
针对环卫工人的需求,提出功能需求,易清洁夜晚可视。且提出相关设计方法,压环和钩子相配合,桶部可发光照明。
3.6 社会需求
针对制造商的需求,提出功能需求,易加工,可持续(回收率高)。提出相关设计方法,设计为拼装结构,易加工回收率高。
3.7 尊重需求
针对拾荒者的需求,提出功能需求,环境清洁,易拾取。且提出相关设计方法,设置单独回收瓶子箱子的模块,且设计的特殊模块易识别分辨,拾荒者不必再在所有垃圾中翻寻。
4 垃圾桶结构设计的新颖点
4.1 套娃思想的运用
整体空间由内外桶壁和桶盖包裹构成,分内外两个桶。内桶进行分隔设计,将圆形的内筒分隔成多个扇形格子,满足垃圾的分类需求,格子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我调整,最大分隔的格子数为6格,也就是可以分成6格扇形, 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垃圾桶结构设计
周 鑫,路 赛,王露露,付文凤
(郑州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64)
【摘要】采用三维构图软件Solidworks 设计了一种一桶多分式及可进行桶内空间自动调节的智能分类垃圾桶。通过图像识别实现垃圾分类,结合红外、温度等传感器以及舵机实现垃圾桶的异常报警和对于分类模块桶盖的开合,设计分桶叶片可根据桶内实时垃圾填充状态,结合传感器舵机进行桶内空间的分配调控,使垃圾桶更功能化、智能化。【关键词】智能分类;空间自动调节;一桶多分;套娃思想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21)03-0202-02
化工复合软管
羟基磷酸钙
203
同时也是6种分类,完全满足日常的分类需求。外桶则套在内桶外,内外筒壁构成圆环状单独回收仓。
4.2 分桶叶片的卡点以及角度移动设置[2]
当分类模块的其中之一,因垃圾填充过度达到传感器反馈范围,进而作用于舵机控制分桶叶片在内桶的移动,达到根据实时填充状态,进行桶内空间自动调控功能。
4.3 桶底空间设计
在桶的底部用来放制垃圾桶的中枢即智能控制装置,它就像人的脑壳一样保护着脑子内的一切,即使不小心碰倒也不必担心会因高度造成的硬件损伤,因为它的高度仅几厘米。
4.4 桶盖设计
桶盖分内桶盖和外桶盖两部分,内桶盖和桶盖骨架是一体,外桶盖采用拼接的方式放到桶盖骨架上,并环绕在内桶盖周围。内桶盖上有与的分类模块对应的桶口,当垃圾桶处于休眠时是闭合的,工作时唤醒,对应的垃圾口打开。针对改变桶内垃圾分格后,桶口和相应垃圾分类模块对应的问题,设置在垃圾桶上的主控面板进行人工调节。外桶盖的滑轨只有180°的空间是可以随意移动的,当对应的空间装满后,外桶盖滑轨骨架会调整180°方向。
4.5 外观设计
外观上采用圆柱体的外形,在侧面加上一个控制面板,用液晶的显示屏。底部加上四个轮子,平时可以进行固定,需要移动时可以方便移动。
4.6 整体结构设计
整体上采用拼接的设计,由多个部分拼接而成,这样避免安装和远距离移动带来的装卸以及运输困难,随时能拆卸,提高了报废后的利用率,降低了厂家制造的难度。
4.7 风光互补辅助设计
增加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的辅助设计,使它不需要人工充电也能长久工作,不占用城镇生活公共能源。5 各结构选材
内、外桶材料选择,户外或者城镇马路上采用不锈钢材质或者玻璃钢,可以防止在户外被腐蚀,同时也不易变形。不锈钢的选型:常规的304不锈钢即可,使用年限长久,
满足城镇的变化需求。室内的放置则根据地区的不同选用304、201或者塑料材质。
扇叶采用玻璃钢或镀锌板进行加工,硬度相对高也不易变形,工作温度能满足需求。底座、桶盖可以通过3D 打印技术进行打印。
其余部分均可采用标准件进行组装。6 设计路线
6.1 实用性为前提
扭力弹簧
加入智能化的功能使得设计的本身更符合现代生活进步的需求。通过图像识别进行分类,以STM32为主控,运用NB-IOT 物联网技术构建一个智能化的设备。结构上通过套娃思想的一桶多分式,配置可调节桶内分类模块的空间的分桶叶片,进行空间分配调控。
6.2 空间利用为主要目的
将内桶进行划分,加入空间“均衡”分配功能,增大空间利用率,能够自动调整。7 总结
生活中垃圾分类是不得不重视的一部分,减轻垃圾分类的负担,做好垃圾的回收与处理已经是必不可少的课题研究。智能垃圾桶的出现能做到识别-分类-投放-回收,最后人工进行特殊处理。只有识别与分类做好,后面的步骤才能更加方便[3]。【参考文献】
[1]陈日晖,王桂琴,张丽.北京市环境卫生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9,12(3):26-28.
[2]龙令.五轴短电弧加工专用数控系统开发[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6.
[3]黄国维.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垃圾桶智能分类研究[D].淮南:安徽理工大学,2019.
基金项目:2020年度郑州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校园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研究与实现》(校级项目编号:DC202014;省级项目编号:S202012746014)。
新型建筑模板1 引言
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是将智能化技术融入到图书馆建设之中,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通过传感技术利用有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建立书与书、书与人、人与人之间的无缝连接
的大感知系统,使得图书馆能够随时随地为一切用户提供即时及时、多样化的任何方式可用的智慧化服务空间[1]
。
基于智慧管理平台的高校图书馆岗位模式构建研究
姚咏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 北京 102617)
【摘要】智慧图书馆是未来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它通过信息技术和装备来实现智慧化的高效、便捷的服务和管理,其“无人或少人”的操作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于目前高校图书馆人员数量不足是一个有力的补充。本文立足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智慧图书馆智能平台的基本建设框架和岗位设
置的措施,总结其运行三年来的经验和措施,探讨如何合理设置岗位助力智慧管理平台有效运行的路径。【关键词】智慧图书馆;岗位设置模式;运行管理
复合挤塑聚苯板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21)03-0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