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脚手架施工技术交底

阅读: 评论:0

完整版)脚手架施工技术交底
连墙件应设置在每层脚手架的两端,且应符合以下要求
1)连墙件设置的位置应在立杆的对称轴线上;
2)连墙件的长度应不小于脚手架的净跨度;
3)连墙件的连接应采用直角扣件连接,连接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4)连墙件的设置应满足安全、牢固、稳定的要求。
本文为一份施工技术交底单,主要介绍了在脚手架搭设工程中的材料准备及材质要求、搭设及拆除要求、立杆、小横杆、大横杆以及连墙件的搭设要求。钢管的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要求,表面除锈、去污后刷上橘黄油漆。外架搭设高度于主体一层,立杆横距0.8m,纵距1.5m,脚手架步距1.8m,连墙件应设置在每层脚手架的两端。在搭设过程中,要求立杆底端之上200mm内遍设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表面200mm内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同时,本文还介绍了连墙件的设置位置、长度、连接方式等要求。
1) 连墙杆采用Φ48×3.5钢管,与脚手架和建筑物的连接采用双扣件连接。
2) 连墙件呈梅花形均匀布置,靠近主节点设置,距离不超过300mm。
煎蛋锅3) 连墙件从底步第一根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
4) 连墙杆要求水平并垂直于墙面设置,无法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下斜连接,不能上斜连接。
5) 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
6) 当脚手架施工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二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上一层连墙件搭设完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fto导电玻璃
剪刀撑搭设要求:
1) 剪刀撑沿脚手架两端和转角处起从底到顶,整个墙面满设剪刀撑。每道剪刀撑宽度为7.5m(5跨),与水平杆的交角在45°~60°之间。
2) 剪刀撑采用搭接,搭接长度大于1m,采用2个以上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大于等于100mm。
横向斜撑搭设要求:
1) 横向斜撑在拐角和中间必须设置。
2) 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
3) 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小于150mm。
扣件安装要求:
1) 螺栓拧紧扭力矩大于40N·m,且小于65 N·m。
2) 对接扣件开口朝上或朝内。
3)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小于100mm。
脚手板搭设要求:
1) 钢筋网片脚手板要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用直径1.2mm内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2) 脚手架与建筑物外墙之间的间隙每3层用胶合板封闭一次,胶合板应与横杆可靠连接。
3) 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须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挡脚板的搭设要求:
1) 栏杆和挡脚手板均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梁延淼2) 栏杆上皮高度为1.0m。
3) 挡脚板为180mm宽的胶合板制作。
型钢搭设方法:
1) 型钢采用[16槽钢。
2) 型钢水平间距1.5m。长度为3~4.5m(凸窗处为4m,其余部分为3m,阳台处应根据阳台挑出具体宽度来定)。
3) 型钢外端用钢丝绳与上一层预埋拉环连接,详细连接构造详见附图。
4) 伸入建筑物的一端同预埋钢环固定。具体连接方法详见附图。vb连接sql数据库
防护棚及上料平台搭设要求:无明显问题,不需改写。
在建筑物的第一层和第三层、第十层处,需要搭设钢管和钢丝绳组成的悬挑防护棚,以保护建筑物外墙。这些防护棚需要与预留在剪力墙和梁上的洞口相连,钢管的纵向和横向间距为1.5×0.8米。
2)2、在建筑物的屋顶上设置钢管和钢丝绳组成的安全网,网格尺寸为1.5×1.5m,网的边缘应固定在钢管上,并与预埋在混凝土中的螺栓连接。
10658154需要在建筑物的屋顶上设置一层安全网,使用钢管和钢丝绳组成。网格的尺寸为1.5×1.5米,网的边缘需要固定在钢管上,并与预埋在混凝土中的螺栓连接。
3)4、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牌,标志牌应设置在施工现场的显著位置,并应包括有关施工现场安全的警示信息。
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牌,这些标志牌应该设置在显著的位置,并包括有关施工现场安全的警示信息。
4)5、在施工现场设置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火栓、喷淋系统等,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进行灭火。

本文发布于:2023-06-13 13:42: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365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连接   设置   要求   搭设   扣件   脚手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