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B.铁用于制作炒锅
C.熟石灰用于鉴别钾肥和铵态氮肥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水管温度传感器取用固体
C.稀释浓硫酸 D.加热液体
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活性炭可以除去河水中的素
C.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过滤可以除去河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4.大锅菜又名熬菜,是郑州人喜欢的一道传统名菜,下列相关食材中富含糖类的是( )
A.豆腐 B.猪肉 C.宽粉条 D.大白菜
5.汽油燃烧产生的以下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含铅化合物 B.氮的氧化物 C.烟尘 D.二氧化碳
6.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混合物、有机物顺序排列的是( )
A.干冰、空气、乙醇 B.、石油、煤
C.水、汽水、纯碱 D.生石灰、熟石灰、甲醛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为气体的是( )
A.镁条 B.红磷 C.铁丝 D.硫
8.溶液在生产、生活及实验室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9.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成功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白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C.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氮气
D.量筒中的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
10.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示意图中,所有物质均为化合物
B.变化Ⅰ属于物理变化,变化Ⅱ属于化学变化
C.变化Ⅰ分子种类不变,变化Ⅱ原子种类不变
D.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未发生改变
11.下列物质不能用于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是( )
A.稀硫酸 B.氢氧化钙溶液
C.氯化钙溶液 D.二氧化碳
12.欲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得到精盐,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
A.碳酸钠溶液 B.氢氧化钾溶液 防过敏皮带
C.稀盐酸 D.氢氧化钡溶液
13.室温下,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用数字化仪器测得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B.若向a点所示溶液中加入氧化铁,则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黄
C.b点表示等质量的HCl与NaOH恰好反应
D.c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14.等质量的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分别与足量的氧气反应,消耗氧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甲烷、氢气 B.氢气、甲烷、一氧化碳
C.甲烷、氢气、一氧化碳 D.氢气、一氧化碳、甲烷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2分)几种原子的构成如下表所示:
原子种类 | 质子数 | 中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氕 | 1 | 0 | 喷香器1毛纺织品 |
蚊帐 不锈钢 落地氘 | 1 | 1 | 1 |
氚 | 1 | 2 | 1 |
| | | |
(1)这些原子可用元素符号 表示。
(2)由此你对原子和元素之间关系的理解是 。
16.(2分)火灾发生时我们要正确使用灭火器。二氧化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的失火,使用时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目的是防止 ,其灭火原理是 。
17.(3分)康康在实验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Na2CO3溶液。
(1)配制上述溶液的步骤可简单归纳为四步,依次是 。
(2)20℃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1.5g,请判断:康康所配制的溶液 (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
(3)若量水时仰视刻度,则所配制液的质量分数 (填“>”“<”或“=”)16%。
18.(4分)从硝酸钾和氯化钠(少量)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硝酸钾的一系列操作包括“加热蒸发浓缩、再冷却到一定温度、过滤”等步骤。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硝酸钾溶解度/g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 | | | | |
(1)请利用上表给出的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在坐标图中绘制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2)“加热蒸发浓缩”操作时所用到的仪器除铁架台、石棉网、坩埚钳外,还需要 。
(3)“冷却到一定温度”能获得较纯净的硝酸钾晶体的原因是 。
(4)3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为 。
19.(2分)二氧化氯(ClO2)和75%的酒精溶液都是常用的消毒剂。
(1)制取ClO2的反应为Cl2+2NaClO2═2NaCl+2ClO2,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所含氯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 。
(2)存放75%酒精的容器要远离火源,是为了防止发生 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3分)甲、乙、丙和碳酸钠是四种均含有氧元素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 ,乙→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丙一种用途是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请设计实验区分软水和硬水。(简要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22.(2分)按如图所示装置,在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Y溶液的脱脂棉,先加入物质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能观察到喷有Y溶液的脱肪棉变红。
(1)请写出一组X、Y所对应的物质。
(2)为保证实验的成功,物质X在性质方面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23.(3分)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方程式。(各写1个)
(1)置换反应 ;
(2)分解反应 嵌件;
(3)复分解反应 。
24.(3分)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以做多个实验,请填写下列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