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名词解释(纸条)

阅读: 评论:0

第三部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2、什么是党性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
3、什么是正面宣传?
“正面宣传”就是要着力宣传能鼓舞和推动人们分法向前的各种光辉业绩。
4、什么是舆论导向?
指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向。
5、新闻舆论监督:
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
6、舆论监督:
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众监督,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施的监督。本质是人民众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而进行的监督活动。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舆论监督是人民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舆论监督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舆论监督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力武器。
7、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产生新闻的根源,是构成新闻的根本因素。
8、“三贴近”原则
贴近实际、生活、众。
9、文艺上的“二为”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10、双百方针是指什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由在《论十大关系》中最早提出。
11、当前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12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什么?
答: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的监督。
13水泥浆比重检测、新形势下政治家办报办台的要求?(五个根底)
1)、打好理论路线根底;(2)、打好政策法律根底;(3)、打好众观点根底;(4)、打好知识根底;(5)、打好新闻业务根底。
14新闻真实性的内涵:
就是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其本质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
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15、本质真实:
exosip是指新闻报道要反映出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
16客观报道:
客观报道是指运用客观叙述的方式表达意见的一种新闻手段。
17、新闻手段:
是指消息、通讯、评论、新闻图片及编排和传播形式的总称,是新闻机构用以报道和评论事实、宣传一定的思想和政策的重要形式,其核心是报道事实,用事实说话。它所表达的,常常是一种无形的意见。
18、新闻工作的任务: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1994124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中指出的。
19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文艺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
20、“五个必须”
第一,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第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第三,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
第五,必须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接线端子压接机
防攀爬网
21、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是什么?
1)、能够及时、敏锐地反映社会和时局的变化;(2)、以全社会为服务对象,加强同人民众的联系;(3)、要具有较强的政治信念;(4)、具有权威性;(5)、一种创造性的活动;(6)、具有浮光掠影的弱点。
22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
社会责任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是新闻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对事实、对受众的社会应尽的责任使命和任务,也是社会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3、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2)、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24、广播电视节目
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行驶。它是按时间段划分、按现行传播的方式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25、广播、电视节目存在着多种分类:
一套节目、一个节目、一次节目。
按内容性质分: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
按内容结构分:综合节目、专题节目、杂志型节目;
按播出方式分:直播、录播。
按播出时间分:定期节目、特别节目、插播节目。
按播出次数与内容的关系分:首播节目、重播节目、滚动节目。
26、广播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2)、听众广泛,覆盖面大;(3)、声情并茂,有亲和力;(4)、转瞬即逝,不易保存;(5)、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27、电视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1)、视听兼备、信息量大;(2)、长于再现,重构时空,现场感强烈;(3)、时效性腔;(4)、转瞬即逝、不易保存、选择性差。
28、广播的传播符号
各种声音按不同的特性:(语言、音乐,音响)。
广播语言是指传播者在节目中进行播报、解释、说明等内容的单纯语言表达,是广播运载信息最基本的符号系统。
声音符号---有声语言(新闻播音语言、新闻报道语言、实况语言)
       ---音响(事物的声音、实况音响、音响效果)
      ---音乐(音乐节目、节目音乐、实况音乐)
29、图像在形式上大致可分为:
文字、示意图与图表、照片与图片、影像。
30、画面文字:
是指摄录的影像内存在的文字。
31、“屏幕文字”:
字幕——是指根据节目信息传达的需要,在后期制作或播出时加在影像、屏幕上的文字。
32、新闻播音语言:
是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机构承担向受众露头传播语言信息(即“播音”)工作的人在播讲稿件时使用的语言,其特点规范。
33、新闻播报语言:
是指新闻传播机构种承担信息采集、编辑报道工作的人(记者、编辑)为报道新闻而播讲
报道词、解说词时使用的语言,它比播音语言更自然。
34、实况语言:
是新闻事件及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发生的语言交流,具有原始的真实性,在三者中最为自然。
虚拟影像重建技术35、广播音响:报道解说语言和音乐节目、节目音乐以外的声音。
36、实况音响:
客观物质运动声波的再现,具有现实还原的特点。
37、音响效果:
信息传播者制造出来的或转借来的声音,它与实况音响的区别在于,实况音响具有客观真实性,而音响效果仅具有真实感,不具有客观真实性。
    38、蒙太奇的三层含义:
a、作为影像表达反映现实的独特的思维方式;b、作为影像作品基本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方式;c、镜头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
39、中波:载波频率在526.5-1605.5千赫兹频段(MF)的广播。传统的中波广播采用(调幅制)。中波广播以(地波)覆盖为主。
40、短波:载波频率在2.3-26.2千赫兹频段(MF)的广播。传统的短波广播采用(调幅制)。中波广播以(天波)覆盖为主。
41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
无线广播:通过地面发射机发射携带有声音或其他信息的无线电波,在无线电波可以的达到的一定范围内使用相应接收装置接受的业务。
根据是使用频率变化携带信息还是使用幅度变化携带信息分为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
42、模拟广播与数字广播:
根据是携带式模拟信息还是数字信息的无线电广播分为模拟广播与数字广播。
43地面电视:
电视信号传输到用户的方式主要有3种:最早都是通过地面发射的方式,称为地面电视。
44有线电视:
通过光缆和电缆将电视信号传送到家的方法称为有线电视。
45、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
如果在一个设备或传输系统中使用或处理的模拟电视信号则称该设备或系统为模拟电视设备或模拟电视系统。模拟实际的物理参数变化。
如果在一个设备或传输系统中使用或处理的数字电视信号则称该设备或系统为数字电视设备或数字电视系统。用二进制数字表示。
46高清晰度电视:
是一种新的电视业务,国际电联给高清晰度电视下的定义是:高清晰电视应是一个透明系
统,一个视力正常的观众在距该系统显示屏高度的三倍距离上所看到的图像质量应是具有观看原始景物或表演时所得到的印象。
47、图文电视:
在模拟电视系统中,电视屏幕每秒钟显示25帧电视信号,每帧625行,实际显示在电视机屏幕上的只有575行。
在接收端观众使用专用的图文电视解码器可以在电视屏幕上收看到所传送的信息。
48交互式电视:
在数字电视系统中,可以有多种节目选择方法和相关的信息服务,用户选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用户与电视机或机顶盒或电视发送端有更多的额互动,——交互电视业务。
分类:储放式交互方式和直接交互方式。
49移动多媒体广播:
是指通过过、卫星或地面无线电波方式,供7寸一下小屏幕、小尺寸、移动便携的手持终端如手机、PDAMP3覆盖膜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接收设备,随时随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服务等业务的系统。
50、网络视听业务:
指制作、编辑、集成并通过互联网协议所构成的网络向公众提供视音频节目,以及为他人提供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的活动。
51、卫星通信与卫星广播:
国际电联定义了卫星广播业务和卫星固定业务,前者通常叫卫星广播,后者通常叫卫星通信。
52、广播电视覆盖方式:
无线、有线、卫星。
53、广播电视传输方式:
发射台、有线电视前端——上行站——无线电波发射或光缆传输分配。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是将电台电视台制作的节目传输到无线电发射台、有线电视前端和卫星地球上行站,通过无线电波的发射、光缆/同轴电缆的传输分配,实现对用户的覆盖。同时实况转播现场信号及地方电视台节目的回传信号,也可以通过卫星、光缆、微波及电缆等各种传输手段回到电台、电视台。
54无线广播:通过地面发射机携带有声音或其他信息的无线电波,在无线电波可以达到的一定范围内使用相应接收装置接收的业务。并根据使用频变化还是幅度变化携带信息分为调频广播和调幅广播。

本文发布于:2023-06-12 03:51: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356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新闻   节目   广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