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第一章题目(可编辑修改word版)

阅读: 评论:0

一、填空。

第一章    绪论

1、 监测目的的分类重结晶碳化硅,环境监测可分为  常规监测    特例监测    监测    三类。
2、    按监测介质对象对象分类环境监测可分  水质                                  空气                                  土壤    固体废物检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检测、卫生监测等。
3、    环境监测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    动        动    动       
卡片打印

4、    污染因素的四个综合作用分别 单独作         拮抗   


_ 相加 _    

5、 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排放强度随    时间    而改变。
6、    环境监测的三个特点:    综合性        连续性    追 溯性   
7、    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成分分析及其状态与结构的分析目前多采用    分析    方法和  仪器分析    方法。
8、    环境污染物测试技术包括物理化学技术和  生物技术    ,其中物理化方法包括  化学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法   
9、        仪器分析    是以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10、 在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中,包括  13  个化学类别共_ 68 _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占_ 58 _种。
11、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目的是为了  保障人健康    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留有一定安全余量,对环境中    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12、 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分为“三级六类”。 三级是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六类是  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环境基础标准 铝合金箱体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葡萄架势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13、 中国环境标准体系中地方标准 严于 (严于/松于)国家标准。
14、 由公认机构批准,供通用或反复使用,为产品或相关加工和生产方法规定规则、指南或特性的非强制执行文件称之为 标准 漂浮大陆。
1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中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16、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适用地表水 II 类水体标准、游泳区适用地表水  III  类水体标准、工业用水区适用地表水 IV 类水体标准
17、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基本项目标准限值,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水域的溶解氧分别大于或等于 7.5、6、5、3、2
18、 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适用于 I 水体。
19、 各类地表水环境化学需氧量(COD)的标准值为:I 类: ≤15 ;II 类:
≤15 ;III 类: ≤20 ;IV 类: ≤30 ;V 类: ≤40 。PH 值为:
  6~9 wifi文件传输
20、 地表水水质标准比五类水更低的称为 劣五类

本文发布于:2023-06-12 00:14: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353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监测   标准   地表水   环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