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管理

阅读: 评论:0

手机背光电力科技
2017年1期︱229︱
探究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管理
王珍珍  傅  林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宿州供电公司,安徽 宿州 234000疲劳驾驶预警系统
摘要:基于线损为衡量电力企业运营效率,以及能够协助管理者明确企业综合管理质量这一实况,文章主要对基于用电信息系统的线损管理方式进行探究。具体是结合现阶段配网构造、配网技术以及设施运行模式等多样化因素与台区线损相关联这一事实,提出了完善管理体制、科学借用用电信息系统时效性以及落实台区售电量统计工作等优化对策,希望在协助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提升管理工作质量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线损管理;优化对策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1-0229-01
新时期下,电力体制处于不断改革与调整的模式中,线损电力企业运行质量与线损管理工作效率息息相关,同时线损管理工作又与国家节能政策的推行与落实之间存在关联性[1]
。现阶段人们对降低用电信息系统线损率方面提出的标准越来越高,所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线损率成为电力企业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此,文章在概述相关概念,解析有关问题的基础上,对相关对策进行探究。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线损管理的概念描述 1.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用电信息的采集系统最大的功能在于管控电力系统运行的电荷,在电量数据信息的采集上体现出自动化,从而为低压抄表与监测配电目标顺利实现奠定基础,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窃电事件出现的概率,协助电网管理者定期的统协助电力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投入量,线损监测工作体现出动态性,为线损管理基础工的顺利运行奠定基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由多样化模块组建而成的,同时将电力系统原设模块科学应用,构建出以下新型模块:一是对配变计量具有监测功能的模块;二是对电荷进行管控的模块;三是将变电站电能量整体采集的模块。在该系统的协助下,电力企业对用电和电费结算的构建了一体化管理模式,并能够对电力系统内线损实况进行整体掌握。 1.2 线损管理 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提及的功电能损失实质上就是电荷在运输过程中,因为线路破损造成的有功或无功电能以及电压的损耗率。基于电能在经由发电机后向终端进行运送环节中会流经多个带有电阻或电抗的元件这一实况,所以可以推测的是有部分电流会被损耗这一结论[2]
。并且电磁在转换的过程中时也会产生励磁功率,从而使部分电能损耗,当然,电力设施出现满漏现
象,以及管理计量设施没有被科学应用或者管理过程中技术操作存在一定偏差,均会增大电能的损失率。 2 阐述SG186系统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下,城市化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的速率不断提升,此时居民住宅小区的建设数量也以惊人的比例增长,市区内新老城区混杂发展的局面衍生出来,在“城中村”数量不断攀增的局势中,配电网特别是低压网供电台区线路交叉供电现象屡见不鲜。过去,用户在开展报装建档工作时,电力企业因为没有给予台区信息一定的重视,致使营销SG186系统内部分老台区客户与隶属台变之间存在一定的悬殊性。并且在营配体机制调整后,营配信息在互通环节上存在较大难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基础台与现场差异性问题出现额概率。另外,对台区线损构成负面影响的因素还有台区抄表时间不统一等。在对台区实际管理工作中,因为管理主体多样化以及管理环境的无序性,使台区线损统计的精确性与分析的深入性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基于一个微小的问题就有很大的可能增加台区线损数据的统计及管理工作难度系数这一实况,那么由于目前各类报表内台区线损数据与实际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使线损管理工作效率长期得不到提升。 3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线损股三里可以采用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电力企业管理者参照企业自体运行模式,编制有效的考评标准与管理规划,其在降低线损率方面发挥出一定的实效性。责任体制的推行,使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化,并且信息化机制的应用,电力设施命名体现出标准性,在该体制的协助下不同之间共享互通目标得以实现[3]nand闪存
。管理体制的建设健全,确保了电力企业基础工作质量,例如在替换废旧线缆的过程,替换的程序清
晰化,此时线缆信息彰显出一致化特征;另外,在对基础台账编制环节中,在相关管理体制的约束下,工作人员及时而深入的对反窃电工作性质进行解析,做好线损普查工作,对可管控的客观性因素进行规整,从而为降低线损率标准出可行的整治对策,将安全隐患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
3.2 借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时效性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最强大的作用在于在于能在同一时间段内把集中器内的虚拟总表与采集器分表内电量整体化的统合在一起,并体现出及时性与实效性,继而再SG186营销系统内带有数据信息共
吸音降噪
享功能的线损管理模块,达到准确记录线损率这一目标。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率计算与统计工作体现出实时性,在用电信息系统的协助下,计算程序更具规范性,并且其能够对线损信息采集流程发挥一定的约束作用,此时线损率计算与统计工作的质量将会进一步被强化。基于用电信息系统的线损管理工作,工作人员日常统计工作量将会被大幅度的压缩,此时台区线损率计算的精确性将会得到更大的保障,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在对数据信息深度分析的基础下,能够编制出行之有效的整治方案,由此可见用电信息系统的应用为线损管理后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3.3 确保台区售电量统计的精准性 电力企业在对台区线损管理工作进程中,解决户台对应问题是重点。如果要想使台区的低压客户与配变信息完全匹配, 务必要对台
黄秋葵软胶囊区用户开展全面性普查工作。对与每一块表、一条线路运行的信息,有一个全面性的掌握,进而实现提高电力系统线损管理工作效率这一
终极目标[4]
。为了达到精确统计台区售电量这一目的,供电公司可以将现场核对应用进户台关系核查进程中,将SG186营销系统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对于那些存在较大工作难度系数的台
区,基于用电信息系统下售电量核查方法可以应用以24h 为一个运行周期,从而构建出规模性抄表模式。末期借助对所得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的方式,及时的对错住台区客户采取剔除或调度举措,此外,供电公司借助抄表模式可以是顺利的搜寻到违规用电客户。
3.4 建立健全跟踪降损机制 面对那些频繁产生问题的线损异常台区,有关部门应该对其及时的施以整治策略。同时对上述台区每日电线破损情况重复检查,反复巡检的目的大体上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一是通过查看经巡检处理后的台区线损值是否已经处于正常区间内,从而达到确定线损问题成因以及处理要点的目标:二是借助对线损值再次巡查的方式达到预防线路损坏事件再次发生的目标,特别是对那些由于窃电而致使线损产生的高损台区,此时重复巡检工作的开展,能够协助电力企业及时的掌握电量被盗取的实况,真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那么可见基于电力信息系统下的电线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电量流失现象出现的概率。 4 结束语 由全文论述的内容,对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管理工作程序有一个系统化的了解。为了协助电力企业强化线路管理质量,强化线损率这一技术指标是极为有效的对策。尽管线损管理工作难度与强度均很大,但其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依据电能损失特征
相应的对策,最终会使电力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常冲,唐森木,华玲燕.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精益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10). [2]林浚源.电力四分线损统计分析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4).
[3]徐轩,杨康,黄刚,张坤,徐志文.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研究[J].化工管理,2016(33). [4]乔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四分线损统计分析中的应用[J].东方电机,2014(02).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18:20: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337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信息   台区   用电   管理   系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