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双膜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投资小、效益高的项目。近几年来,襄城县每年采用此项技术栽培西葫芦面积在66.67hm2以上,已经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栽培技术,使西葫芦比常规栽培提早30~40d上市,每667m2产嫩瓜5000~6000kg。
折叠耳机
一、选用良种
电子台历选用生长发育快,植株健壮,适应性强的京尊186。
二、培育壮苗
一般在大棚或日光温室内育苗。在距温室前1.5m处做南北宽1.2m的畦。长度根据栽培面积而定。育苗用的营养土优质粗肥40﹪,肥沃土60﹪,每立方米培养土中再加50kg腐熟鸡粪、2.5kg二铵和1kg 磷酸二氢钾充分拌匀后,装到直径14cm的营养钵内,摆在挖好的畦内,在种子播种前浇1次透水,准备播种。播种期适时安排在12月中下旬。播种前先将种子放在太阳下晒1~2d,再用1﹪的福尔马淋溶液浸泡1h,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湿布包好,放在恒温箱内在25~27℃的温度下催芽,当芽长0.3cm时停止催芽,在9~12℃的温度下停放1夜,次日每个恒温箱内播种1粒饱满的种芽,盖细土2cm,播后盖地膜。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30℃,夜间13℃。若遇阴天夜温较低再加盖小拱棚。齐苗后去掉小拱棚和地膜。白天气 温保持在20℃左右,夜间7℃以上。当第2片真叶展开后,喷1次磷酸二氢钾溶液,到4叶1心时,叶浓绿,叶柄较短,无病虫害和畸形,茎粗壮,
根多发达,叶腋间已显小花蕾,这时正是西葫芦定制适期。
双立柱卧式带锯床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晒地,整地作畦,畦面宽25~30cm,畦高20~25cm,畦中按40cm距离挖穴,每穴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腐熟菜子饼60~70kg,二铵30kg硫酸钾复合肥50kg,施后盖土5~7cm 厚,定植前7d在畦面上盖地膜。1月底2月初,瓜苗长到4叶1心时定植。定植时用一钵器打孔,然后瓜苗带土栽入,用细土封严定植孔,盖上塑料小拱棚,棚高50cm左右即可。
四、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以升温为主,白天棚温保持在25~27℃之间,夜间12~14℃。以高温促缓苗,定植7d后浇1次小水。缓苗后适时通风,白天保持20℃左右,夜间10℃左右,达到促根控秧的目的。若遇霜冻天,应在小拱棚上加盖草帘保温防寒。前期水量宜小,以防降低地温,以后盛瓜期,逐渐加大浇水量。
五、结瓜期管理
根据西葫芦养分独占的特点,应进行前期疏导,后期根据情况灵活掌握。结瓜初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22℃之间,夜间10~12℃。在3月上中旬,每天上午8~10点,要掀开天膜,用30mg/kg,2.4-D加1‰速克灵溶液涂抹开放的雌蕊柱头。当全田有60﹪根瓜坐住时,开始浇催瓜水,随水每667m2追施二铵10kg、磷酸二氢钾2kg。浇水后当气温升到30℃时打开通风口,通风排湿。当根瓜长到300g左右时,及时采摘。原则是偏弱秧子早摘瓜,去瓜促秧,旺秧晚摘瓜,以瓜控
秧。
六、盛瓜期管理
当单株采瓜1~2个以后,进入盛瓜期。4~5d浇1水,每2水追1次肥,每667m2随水追施尿素10kg,白天温度25℃以上开始通风,保持在20~22℃,并坚持用30mg/kg,2,4-D沾花。及时清除病花、病果。雌花过多要蔬花去杈,以防养分流失,引起化瓜。要及时疏去下部老叶,增加通透性,减少病虫害及烂瓜。
七、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
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等病害。灰霉病可用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50%速蚝排>气压顶杆
克灵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白粉病可用85%疫霜灵可湿性粉剂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二)虫害灌浆剂
主要是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6000倍液或25%辟蚜雾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