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马铃薯多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阅读: 评论:0

滕州马铃薯多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汽车安全带卡扣作者:杜泽湘
来源:《吉林蔬菜》 2012年第10期
    杜泽湘
制作智能卡    (山东省滕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77500)
    滕州市作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二季作栽培地区,利用三膜/两膜多层覆盖进行早春保护地栽培,可提前至4月下旬收获上市,价格高,销路好,平均亩产量达到3 500千克,亩产值6 000元,经济效益较高。
    1 选择地块,施足底肥
    种植马铃薯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旱能灌、涝能排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块。结合整地,每亩施优质有机肥5~7立方米、硫酸钾复合肥100千克作为基肥,以供给马铃薯充足的养分。
    2 早建拱棚,提高地温
    三膜覆盖是指大拱棚加地膜覆盖,两膜覆盖是指中拱棚加地膜覆盖。不论采用哪种覆盖方式,大、中拱棚均应在马铃薯播种前15~20天建造完毕并扣上棚膜,以利于土壤化冻,提高地温。大拱棚的建造标准是:高度1.8米以上,跨度8米以上,每隔1米建一根拱架;中拱棚的建造标准是:高度1.2~1.8米,跨度4~6米,每隔1米建一根拱架;小拱棚的建造标准是:高度1米左右,跨度1~3米,每隔80厘米插一根竹劈拱架。
    3 选择优良脱种
    早春多层覆盖栽培马铃薯,应选用休眠期短、早熟、品质好、结薯集中的品种。一般使用高产优质脱种鲁引一号、克新系列。
    4 切块浸种催芽
    种薯切块浸种催芽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可打破休眠,使出苗提早7~10天,增产15%左右。一般催芽时间比定植时间提前15~20天。
    切块前先晒种2~3天,剔除病残薯,切刀要用酒精消毒。每个切块重20~25克,切块应带有1~2个芽眼。切好的薯块放在“920”水溶液中浸种10~15分钟。浸种后稍晾干即可在日光温室、暖炕或室内催芽。催芽方法是先在地面铺一层5厘米混合均匀的潮湿沙土或细沙,然后放一层薯
块,再盖一层5厘米厚的沙土,如此排放,最多排三层薯块,顶部及四周沙土厚度10厘米。催芽昼夜温度20~22℃,一般10~15天,当芽长1厘米左右时,即可扒出薯块,在散射光下摊开晾芽,使其粗壮。
    5 及时播种,合理密植
跳线帽    早春保护地栽培要获得高产,除选择早熟品种及优质脱毒种薯外,还应及时播种,合理密植,才能达早熟高产的目的。三膜覆盖一般在1月中旬播种,双膜覆盖的一般在2月上旬播种。播种方式有两种:一是单垄双行播种,垄距80厘米,小行距20厘米,大行距60厘米,株距25厘米,起垄后覆盖90厘米宽的地膜,每亩种6 500株左右。二是单垄单行播种,垄距、行距均为60厘米,株距18~20厘米,起垄后盖70厘米宽的地膜,每亩种6 000株左右。播种时先开10厘米深的沟,浇足水,水下渗后芽向上播种,然后盖土封沟,起垄覆土高度为8~10厘米,即薯块至垄顶18~20厘米,垄顶耥平后覆盖地膜,再加盖大、小拱棚。
沙漏灯    6 田间管理
    6.1 破膜引苗:播种至出苗前不通风,以提高地温,利于幼苗出土。播种后20~30天,待出苗率在50%以上时,及时破膜引苗。
    6.2 光照、温度控制:出苗后,三膜覆盖的小拱棚内白天温度达到15℃时再将小拱棚盖上。当天气转暖,早晨7点大棚内温度能稳定在15℃以上时,可撤去小棚膜。如生长季节遇到寒流天气,应在大棚外侧围上草苫子,在马铃薯生长前中期,白天棚内温度控制16~22℃,夜间12℃左右。在马铃薯生长中后期,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2~28℃。夜间16~18℃,达到28℃时要及时放风降温。超过33℃时间较长容易灼烧叶片,影响光合作用。
    6.3 肥水管理:定植前结合整地,每亩施有机肥2 000千克,硫酸钾50千克。生长期间不用追肥。生长前期一般不需要浇水,生长后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从初花期到末花期,根据土壤墒情浇水2~3次。浇水时切忌大水漫灌,浇水后要及时划锄,以免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块茎膨大。对露出地面的个别土豆,要及时覆土,块茎膨大期一般在20~25天,防止露头青,影响品质。膨大最适宜的温度15~25℃,昼夜温差越大膨大越快。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以利于收获贮藏。
二维力传感器
    6.4 病虫害防治:马铃薯早春保护地栽培病虫害较少、较轻,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疫病、环腐病、青枯病、蚜虫等。
      防治方法是:病毒病主要靠推广脱毒种薯种植;其次是发病初期喷病毒A、病毒清等。疫病防治,大棚马铃薯防治早、晚疫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发现疫病就不容易防治了,防治时可在发病初期用克露、甲霜灵等喷雾防治。环腐病、青枯病在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可杀得喷雾或灌根防治。虫害可用功夫、辛硫磷等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
    6.5 中耕培土:播种较浅的或起垄较窄的,在马铃薯封行前要进行中耕培土一次,主要是防止块茎膨大后见光变绿严重影响其品质和商品性。
    6.6 应用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现蕾开花期需磷、钾肥较多时,此期可喷0.1%的磷酸二氢钾。如植株有徒长现象,高度达60厘米以上时,可用多效唑抑制植株的营养生长,一般能增产10%左右。硅棒
    7 适时收获
    早熟品种一般出苗60天即可收获,收获时可以采取一次性全收。大面积收获时,薯快要在原地晾晒一天,以增强薯皮的木栓化程度,减少皮伤,提高商品性。收获时应避免强光暴晒,影响品质,贮藏时要放置低温阴暗处,并用细沙覆盖。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15:41: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336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马铃薯   防治   播种   生长   覆盖   拱棚   收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