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池塘养殖技术

阅读: 评论:0

泥鳅是一种分布广泛、适应性强、对环境要求不高的小型淡水鱼类,在我国大部分的河流、池塘、稻田等都有分布。泥鳅养殖周期短、效益高,5~8cm 幼苗,4~5个月可长至15~20cm ,重量可达15~20g [1]。1年可投放2次,获利润45万元/hm 2以上。现将泥鳅的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养殖条件
虽然泥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但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对鳅池环境的选择仍很重要。要求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最好能做到自流自排)、通风向阳、光照充足、电力供应有保障的地方[2]。土质以中性或微酸性的黏质土壤为佳;大小池塘都可,一般面积200~500m 2的较多,池深80~120cm ,水深50~70cm ,淤泥厚度15~20cm 。2池塘清整
养殖池以水泥池或三合土池为好,水泥池底部以铺有厚度为15~20cm 的壤土为佳,土池底质不宜为砂质土,池塘四周用水泥或塑料板围造,池壁高80~100cm ,进出口用
铁丝网或尼龙筛绢围住,筛绢网目0.15mm ,选择面积200~667m 2的池塘。食场上方需搭遮荫棚。
泥鳅苗下塘前10~15d ,应进行清塘消毒,先将池水抽
干,检查有无漏洞,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池水深7~10cm 时,撒生石灰1125~2250kg/hm 2。如果池水无法排干,用20
mg/L 漂白粉进行清塘。清塘后7d 注入新水,注入的新水要过滤。注水后施基肥,培育水质,即在池的红外双鉴
四角堆放鸡粪、猪粪等有机肥2250~3000kg/hm 2,施肥5~7d 后可以放养泥鳅。3放养
泥鳅、大鳞泥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比较适宜的养殖对象,因而养殖户最好选择这2种品种进行养殖[3]。放养时间一般在9—10月或3—4月,养殖时间为8~9个月,放养规格3~6cm ,要求大小整齐,行动活泼,体质强壮,无病、无畸形。放养前用盐水消毒,在水温适宜时,浸洗30min 左右。放养密度150~500尾/m 2。鳅种放养前用5mg/kg 硫酸铜或4%~5%食盐水消毒,水温10~15℃时,浸洗20~30min 。4饲养
氨基酸洗发水配方
除用施肥的方法增加天然饵料外,还应投喂如鱼粉、鱼浆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及谷物、米糠、大豆粉、麦丕、蔬菜、豆腐渣等植物性饲料,以促进泥鳅生长。但若投喂过多饲料,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大量投喂,或暴雨过后投喂部分未经浸泡的硬颗粒饲料时,泥鳅会出现胀气。这时应全池泼洒盐水,内服消食利胃散、大蒜素及食盐,100kg 饲料添加消
食利胃散500g 、大蒜素200g 、食盐300~400g ,连喂5~7d 。拌饲料时尽可能使用黏合剂或面粉,使药粘在饲料上,当泥鳅食药后才能发挥药效。投喂时间分上午、下午2次投喂,上午投喂量占日投饵量的30%,下午投喂量占日投饵量的70%。除此之外,应还做好巡塘工作,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密切注意池水的水变化和泥鳅的活动情况。如天气闷热、气压低或连日阴雨时,应注意观察泥鳅是否浮头,若浮头严重,应及时采用换水及化学增氧方法[4]。
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在养殖过程中既需要利用肥水培育天然饵料,又需要进行人工投饵。泥鳅下塘后,要根据水质肥瘦及时追肥,一般每隔30~40d 追肥1次,每次900~1125kg/hm 2,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cm ,水以黄绿为宜。及时人工投喂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投饵做到“四定”,即定点、定时、定质、定量。鱼种阶段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5%~8%,成鱼阶段为5%左右,水温高于30℃和低于10℃时应减少投喂。开始时每天傍晚喂1次,以后驯化改为白天投饲,上、下午各投饲1次,高温季
节应在食台上搭遮荫棚。5日常管理
加强日常管理,池水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当水为茶褐、黑褐或水中溶氧量为2mg/L 以下时,要及时注入新水,养泥鳅的水要求“肥、爽、活”,定期泼洒5~10mg/L 生石灰,经常使用有益维生物制剂。溶解氧要求3mg/L 以上,pH 值7.5左右,鳅苗培育期间,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第1次巡塘应在凌晨,如发现鳅苗集,这是池塘中缺氧的表现,应立即加注新水或开增氧机。午后的巡塘工作主要是查看鳅苗活动的情况,勤除池埂杂草;傍晚检查水质,并作记录。日常要勤观察,发现水发黑或过浓时要及时加注新水,一般情况下,7d 加水1~2次,每次换水30~40cm ,注意定期采用漂白粉对食场消毒,每次用药125g 。此外,还应注意随时消灭池中有害昆虫和蛙,经常检查有无鱼病。6疾病防治
泥鳅适应能力很强,只要管理得当,避免鳅体机械损伤,一般很少发病。平时应注意预防,以预防为主,综合,严格控制水质,对水体进行消毒,抓好“三消”,即鱼体消毒、池塘消毒、饲料台消毒。若发现病死的泥鳅应及时捞出,以防止感染其他泥鳅,并及时。6.1水霉病
在泥鳅苗的孵化中,秋、冬季水温较低时容易发生水霉病,特别是泥鳅受伤时更容易发病。水霉病症状为体表有白
(下转第319页)
摘要介绍泥鳅池塘高产养殖技术,包括养殖条件、池塘清整、放养、饲养、日常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养殖户提供参考。关键词泥鳅;池塘养殖;管理中图分类号S966.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1)12-0315-01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
李乃荣
38ggg刘善臣
(江苏省赣榆县青口镇农技中心,江苏赣榆222100)
收稿日期2011-04-18
动物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2期.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接第315页)
绒毛状的水霉丛生。防治方法:鳅卵防治用1m3水放食盐400g加小苏打400g的溶液洗浴1h;病泥鳅可用3%食盐水浸洗5~10min,发病严重者可用0.5mg/kg水霉净浸洗5~ 15min。
6.2赤鳍病
此病对泥鳅的危害很大,拉网损伤、长途运输、水质恶化等都可引起发病。症状为泥鳅的鳍、腹部皮肤与肛门周围充血,有时肠道也出血,在鳍条腐烂处容易感染水霉。常与烂鳃、肠炎并发。防治方法:外用1mg/kg漂白粉泼洒;苗种放养前应用4%食盐水浴洗消毒;内服药饵,用达克菌、氟哌酸等制成药饵投喂。
6.3寄生虫病
泥鳅苗阶段的常见寄生虫主要是车轮虫、三代虫、舌杯虫等。症状为被寄生的泥鳅苗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镜检可发现寄生虫。防治方法:用0.5~0.7mg/kg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或0.5mg/kg晶体泼洒。
6.4打印病
病灶一般呈椭圆形、圆形,浮肿有红斑。患处主要在尾柄基部。流行于7—8月。防治方法:可用1g/m3漂白粉或2~
4g/m3五倍子进行全池泼洒。
6.5其他敌害防治
养殖泥鳅的池塘,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注、排水口应设密网拦滤,严防有害的鱼类、水生昆虫、蛇、蛙等进入池塘危害鳅苗种或成鳅。若发现池中有水蜈蚣,应用5g/m390%晶体全池泼洒杀灭。
7参考文献
[1]黄浦东.池塘泥鳅高效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272-275.
[2]邱凌云.泥鳅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23): 189-193.
[3]纪红艳,纪庆军.泥鳅的池塘养殖技术[J].黑龙江水产,2007(6):4-8.
[4]李才根.池塘网箱养殖泥鳅技术[J].科学种养,2011(3):41.
(上接第316页)
7适时捕捞
罗氏沼虾活虾的上市时间一般在9月底至11月上旬,上市时间比较集中,市场价格相对较低。如果通过早放苗、放大苗等方法,使虾在9月上旬,甚至在8月底提前达到上市规格,既可提早活虾的上市时间,又能使早上市的虾价格提高20%以上。有网捕、干塘等捕捞方法,捕捞工具有地笼、抄网、拖网等。8参考文献
[1]徐世泽.池塘青虾养殖高产关键技术[J].中国水产,2010(7):38-39.
[2]叶军强,顾德平.罗氏沼虾的养殖技术[J].水产科技情报,1999,26 (4):185-186.
[3]金萍,邱波.罗氏沼虾池塘双茬养殖技术[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1 (1):54.
[4]王新叶.罗氏沼虾生态养殖技术要点[J].河北渔业,2010(9):18,52.
[5]王新叶.北方罗氏沼虾生态养殖技术要点[J].水产养殖,2010(10): 15-16.
[6]王磊.罗氏沼虾养殖常见疾病防治技术[J].水产养殖,2011(2):48-50.
(上接第317页)
法,也可对其进行RT-PCR扩增MDRV特异性片段的临床快速诊断。
喷射装置
(3)植物血凝素是一种从红芸豆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广谱抗病毒药,可有效刺激机体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效应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前者可分泌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如干扰素)可杀伤病毒,后者(细胞毒性T细胞)也可直接杀伤病毒。即植物血凝素是一种干扰素诱导剂,不仅可刺激机体产生白细胞介素和干扰素,还可以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抗体,既能杀灭病毒,又能提高免疫鸭的机体免疫力,可有效呼肠孤病毒病[2]。
(4)黄芪多糖对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氟苯尼考有利于预防继发感染。因此,在该病上除采用植物血凝素加头孢塞呋钠肌注外,建议另加黄芪多糖和氟苯尼考粉剂饮水加强疗效。
7参考文献
[1]曾强,张济培,陈武活,等.雏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防治试验[J].中国
兽医杂志,2008,44(8):36-37.
[2]陈序传.几种药物疑似雏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效果观察[J].福建
畜牧兽医,2010(4):8-9.
[3]杨建远.番鸭病毒性疾病———花肝病[J].四川畜牧兽医,2005,32(12): 51.
[4]杨建远.番鸭的一种新病毒性疾病———花肝病[J].中国家禽,2005,27 (21):18-19.
免猪瘟脾淋苗及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1头份。在生长肥育期肌注2次口踢疫苗。
(2)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6月龄始注射猪瘟高效细胞苗或脾淋苗。5~7d后注射细小病毒灭活苗,再过5~7d注射伪狂犬灭活苗,再过5~7d注射乙脑活疫苗。再过5~7d 注射蓝耳病灭活疫苗。再过5~7d二免细小病毒灭活疫苗。
(3)经产母猪免疫程序和保健。妊娠60d注射蓝耳病灭活苗1头份。产前40d注射伪狂犬灭活苗,每隔4个月注射1次。产前35d注射萎缩性鼻炎灭活苗。产前30d注射大肠杆菌六价二联灭活疫苗。产前20d
注射通拉灭。产后20d 注射猪瘟高效细胞苗或脾淋苗。另外,每年4月中旬前免疫乙脑活疫苗、细小疫苗二胎跟胎免疫1次。
(4)公猪的免疫程序。每半年肌注蓝耳病灭活苗1次。每年免疫3次伪狂犬疫苗。每半年注射猪瘟高效细胞苗1头份或脾淋苗1头份。每年4月中旬前免疫乙脑活疫苗1头份。每半年肌注1次细小病苗。
双面粘合衬
8参考文献
[1]张雁宾.提高种猪体生产力的综合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 (3):108-109.
[2]逄增春,逢增华,单长生,等.猪在免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J].吉林畜
带隙基准牧兽医,2011,32(2):21,24.
[3]王美君,侯艳红,倪娇,等.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其防制对策[J].中
国畜牧兽医,2011,38(2):217-219.
[4]冯中青.猪免疫接种存在的几方面问题[J].养殖技术顾问,2011(1):163.
[5]黄卫忠.猪场免疫接种需要考虑的问题[J].饲料博览,2010(9):47-48.
[6]严红,黄俊杰.生猪免疫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8):175-176.
周学勇:猪场免疫接种规程.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08:56: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332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泥鳅   养殖   池塘   免疫   消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