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垫与现浇混凝土复合隔声楼面施工技术

阅读: 评论:0

隔⾳垫与现浇混凝⼟复合隔声楼⾯施⼯技术
⽬前国内绝⼤多数建筑的楼⾯隔声效果差 ,⼈们在⽣活、⼯作中经常受到其他楼层所产⽣的各种噪声的⼲扰 ,严重的噪声⼲扰甚⾄导致种种纠纷和诉讼。民⽤建筑应尽可能提⾼防噪和降噪功能 ,以满⾜⼈们对享有宁静⽣活、⼯作空间和保护个⼈隐私的正常需求。本⽂以深圳红树西岸⼯程隔⾳垫与现浇混凝⼟复合隔声楼⾯应⽤为例 ,阐述楼⾯隔声系统施⼯技术。
1 ⼯程概况
红树西岸⼯程总占地⾯积 75 10118m2 ,总建筑⾯积334 069168m2 ,建筑总⾼度 10517m ,其中地下室 2 层 , 建筑⾯积82 95916m2 ,为车库和设备⽤房 ,地上分为 3 栋各 31 层折线形住宅 , 其中 : 1 号楼建筑⾯积 82 900m2 ,2 号楼建筑⾯积 86 405178m2 ,3 号楼建筑⾯积81 804m2 。排放因子
⼯程楼⾯采⽤宽扁反梁结构体系 ,均采⽤隔⾳垫与现浇混凝⼟复合隔声楼⾯作法 ,选⽤美国陶⽒化学
鞋材面料公司采⽤突破性的 Rapid released ⼯艺⽣产的挤塑聚⼄烯 ( EPE) 泡沫卷材 Ethafoam 艾思 22E 5mm 厚隔⾳垫及厚20mm 和 60mm 挤塑聚苯⼄烯泡沫塑料板 ( XPS) ,挤塑聚苯⼄烯泡沫塑料板上绑扎双向 <4 @150 冷拔钢丝⽹浇筑 C20细⽯混凝⼟ 40~60mm 保护层 ,上部预留空间作⼆次精装修 ,隔声楼⾯施⼯⾯积达 1613 万 m2 ,要求撞击声压试验符合国家规范《民⽤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288 ⼀级住宅的要求。
鞋套
本⼯程 2003 年 10 ⽉ 20 ⽇开⼯ , 2006 年 3 ⽉ 28 ⽇通过了深圳市质量监督总站、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联合竣⼯验收。
2 设计⽅案
采⽤传播途径控制的⽅法控制楼板隔声效果 ,通过在现浇楼⾯上铺设⼀道具有独特弹性闭孔结构的隔⾳垫层 ,并设置相应的⾼抗压强度挤塑板保护层、现浇混凝⼟⾯层及装修层 ,与钢筋混凝⼟结构层共同形成复合隔声楼⾯ , 降低楼板撞击声传播。其构造如图 1 所⽰。
图 1 复合隔声楼⾯⽰意
3 材料要求
羊毛鞋垫
PE 膜 ( 塑料薄膜) →挤塑板下料、铺设→绑扎钢筋⽹⽚或冷拔丝→冲筋贴灰饼→浇筑细⽯混凝⼟→养护→验收→精装饰⾯层。
412 施⼯要点
41211 基层要求
现浇结构板表⾯应原浆抹平压光 ,铺设前基层应⼲燥、平整光洁。凸出基层混凝⼟⾯有⽑刺以及混凝⼟表⾯存在⾼低差时 ,应在阳⾓部位将混凝⼟尖锐物⽤打磨机磨光 ,便于隔⾳垫在此处平缓铺设。
41212 测量放线
房间四周墙⾯上弹出楼⾯向上 500mm 的建筑标⾼控制线 ;计算出隔⾳垫向墙⾯上翻的⾼度 ,在墙⾯上弹出隔⾳垫上翻的控制线。
1) 发泡聚⼄烯 ( EPE) 隔⾳垫技术指标及相关要求 :
每卷宽 115m ,长 70m ,厚度 5mm ,密度 32kgΠm3 ; 拉伸强度 ≥0142MPa ; 断裂伸长率 ≥145 % ; 压缩强度 ≥918NΠ cm2 (70 ℃,22h) ;吸⽔性 ≤0106mgΠcm2 ;颜⾊为蓝⾊。隔⾳垫的主要物理性能指标如表 1 所⽰。
41213 铺设聚⼄烯隔⾳垫
1) 铺设之前应根据房间的具体尺⼨和隔⾳垫的铺垫要求下料 ,将整卷隔⾳垫展开依次铺设 ,铺设的隔⾳垫之间搭接
1) 铺设之前应根据房间的具体尺⼨和隔⾳垫的铺垫要求下料 ,将整卷隔⾳垫展开依次铺设 ,铺设的隔⾳垫之间搭接
100mm ,并⽤ 60mm 宽透明胶带纸封闭粘贴固定 ,以防⽌隔⾳垫施⼯期间因⽤⼒不均匀材料发⽣移位 ,也防⽌不同分层之间施⼯操作发⽣蠕动。搭接构造如图 2 所⽰。
图 2 搭接构造⽰意
2) 挤塑聚苯⼄烯泡沫塑料板 ( XPS) 技术指标及相关要求 :挤塑聚苯⼄烯泡沫塑料板使⽤标准产品 ,长度偏差 ±715mm ;宽度偏差 ±5mm ; 厚度偏差 ±2mm 且 ≤ 110 % ;密度 35~45kgΠm3 。其它技术指标参考《绝热⽤挤塑聚苯⼄烯泡沫塑料》GBΠT108011222002 。
3) 聚氨酯 ( PE) 薄膜选择 011mm 厚的增韧性塑料薄膜 ,材料不得破损。
4) 60mm 宽透明胶带。
地锚机
5) 细⽯混凝⼟ C20 细⽯混凝⼟ ,⽯⼦最⼤粒径不应⼤于⾯层厚度的 2Π3 ,且粒径不应⼤于 15mm。
6) 钢丝⽹ <4 冷拔钢丝⽹。
4 施⼯技术
411 ⼯艺流程
施⼯准备→混凝⼟基层 ( 原浆收光⾯) 清理、补→墙体四周弹⽔平控制线→隔⾳垫下料、铺设→铺设
2) 铺设时在地⾯与墙⾯结合的阴⾓处 ,应根据楼⾯精装饰层的设计厚度留出⾜够的隔⾳垫端头长度 , 留出长度宜超出楼⾯精装饰完成⾯ 20mm 以上 , 以保证楼⾯精装饰时隔⾳垫边缘被压在踢脚线中间部位 , 以防⽌形成声桥。墙⾓预留出的隔⾳垫端头应预防破坏采⽤双⾯胶带固定。
3) 当地⾯上遇到竖向管道 ,隔⾳垫应包裹管道四周 ,⾼度同卷向墙⾯⾼度 ,在根部的交接部位 ,应通过合理的切割 ,使隔⾳垫能够顺利的铺贴 ,多余的部分要切掉 ,⽽不⾜的要填补 ,竖向管道根部隔⾳垫搭接位置⼀般留在距管道根部 200mm 处。
41214 铺设聚氨酯 ( PE) 薄膜
1) 铺设两条 PE 膜之间搭接不少于 100mm ,且搭接处应错开隔⾳垫层搭接处 100mm 以上 , 搭接处⽤宽 60mm 透明胶带封闭贴好 ,以确保在浇筑混凝⼟时防⽌⽔泥浆流⼊隔⾳垫层内 ,从⽽形成声桥。为避免浇筑混凝⼟时⽔泥浆流⼊隔⾳垫层内形成声桥 ,铺设 PE 膜时同时应注意避免⼈为破坏 PE 膜。
2) 在隔⾳垫截断处 ( 如墙⾓处) ,塑料薄膜应长出隔⾳垫边缘 100mm ,并⽤透明胶带固定。
铝合金穿线盒
41215 铺设挤塑板
1) 挤塑板下料时 ,⽤直尺靠在切割位置 ,⽤美⼯⼑划出 10mm 深缝 ,⽤⼒扳动即可。切割应准确 ,保证误差在 ±210mm。
2) 采⽤错缝铺设 ,两块板之间采⽤拼接 ,要注意板缝间的位置必须相互错开不少于 500mm。铺设时要保证拼缝平整 ,接缝严密 ,拼缝误差控制在 2mm 以内 ,然后⽤ 60mm 宽透明胶带粘贴封闭 , 以免浇筑混凝⼟时⽔泥浆流⼊下层内。
3) 反梁楼⾯存在⾼低差 ,应采⽤不同厚度的挤塑板进⾏填充调节 , 局部厚板处可采⽤隔⾳垫加 PE 膜 ( 单层或多层) 取消挤塑板保护层。
41216 绑扎冷拔丝
1) 冷拔丝表⾯应洁净、⽆损伤 ,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前清除⼲净。
2) 绑扎时要间距均匀 ,交叉点应采⽤满扎绑扎 ,冷拔丝下⾯垫垫块 ,其间距 ≤500mm ,其⾼度以确保钢筋⽹⽚或冷拔丝在混凝⼟中上部为宜。
混凝⼟中上部为宜。
3) 绑扎时在分格缝处将冷拔丝断开 ,冷拔丝绑扎应注意铁丝头、扎丝头向上 ,避免铁丝头刺破 PE 膜和隔⾳垫 ,以免形成声桥 ,降低隔声效果。
41217 冲筋贴灰饼
测量放线 ,突出分格线和标⾼控制点 ,根据房间墙⾯四周弹出的楼⾯向上 500mm 的建筑标⾼控制线 ,在挤塑板 ( PE 膜)上做出灰饼 ( 间距 ≤1 500mm) , ⽤于控制混凝⼟⾯层的标⾼和平整度 ,灰饼均采⽤同强度等级及同配合⽐的细⽯混凝⼟制作。
41218 浇筑细⽯混凝⼟
1) 浇筑混凝⼟时要搭设挑板 ,禁⽌运送混凝⼟的⼩推车直接在挤塑板上⾏⾛ ,以免引起挤塑板、PE 膜、隔⾳垫破坏。
2) 混凝⼟保护层随铺随刮随滚压拍实 ,采⽤ 30kg 滚筒来回交叉滚压 3 遍。刮平后第 1 次滚压 ,以⼀滚压半滚⽅法进⾏ ,纵横⽅向来回滚压 ,滚⾄出浆后⽤铁板第 1 次压光 ,以上⼯作必须在混凝⼟初凝时间 tΠ2 内完成 ,在混凝⼟初凝前进⾏第
2 次滚压收光 ,以增强混凝⼟与钢筋之间的握裹⼒ , 待混凝⼟终凝前进⾏第
3 次压光 ,闭合混凝⼟表⾯裂纹。
3) 在浇筑混凝⼟时 ,墙⾯与楼⾯交接处应注意勿让混凝⼟进⼊ PE 膜和墙体之间 ,以防⽌隔⾳垫受到⽔泥砂浆污染⽽降低隔声效果。
41219 养护
混凝⼟终凝后即可⽤⿇袋覆盖并洒⽔养护 ,洒⽔次数应以确保覆盖物湿润和混凝⼟表⾯潮湿为宜 ,养护 15d 。不得采⽤蓄⽔养护 ,避免⽔由节点处渗⼊隔声层 ,以形成声桥降低隔声效果。
5 效果检测
在施⼯过程中 ,每道⼯序严格把关 ,隔声楼⾯分项施⼯结束后 , 模拟该系统进⾏了声学撞击声压测试。结果表明 : 未作隔声处理的光裸楼板撞击声压级为Lpn , W = 77dB ,低于《民⽤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288 三级标准 ( ≤75dB) ,采⽤本隔声系统施⼯后的楼板标准计权撞击声声压级下降到 Lpn , W = 54dB ,楼板撞击声改善量达到 23dB ,撞击声压实测值⼩于 65dB ,符合国家规范《民⽤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288 ⼀级住宅的要求。
6 结语
1) 对隔声效果影响最⼤的是隔⾳垫 ,材料进场时除了提供原⼚家⽣产证明、原⼚检测报告和原⼚达标证明外 ,还要按规定在施⼯现场见证取样送检 ,检测报告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 ,合格后⽅可使⽤。
2) 地坪⾯层混凝⼟应少掺粉煤灰 ,细⽯混凝⼟强度等级不低于 C20 ,施⼯时要确保钢筋⽹⽚位置位
于混凝⼟中上部 ,⽹⽚间距宜 ≤200mm ,⽽且要保证混凝⼟表⾯的硬度、耐磨度和确保不起砂的要求。
3) 根据房间⾯积⼤⼩设置宽 10mm、深 20mm 的分格缝 ,缝内填⼊耐候硅酮胶等环保型柔性材料 ,分格⾯积以 36m2 为宜 ,但在⾛道和客厅之间、门⼝处等截⾯突变部位必须设置 ,能有效防⽌混凝⼟⾯层开裂。
4) 室内楼⾯施⼯精装⾯层时 ,应对复合隔声楼⾯细⽯混凝⼟⾯层加以保护 ,避免破坏从⽽影响楼⾯隔声效果 ,如设计精装为⽊地板时 ,楼⾯应采⽤冲击⼒弱的电钻钻孔采⽤螺丝固定 ,钻孔深度不应⼤于细⽯混凝⼟⾯层厚度的 1Π2 ,严禁采⽤铁钉乱钉固定。
5) 隔⾳垫及保护层⾃重轻 ,结构附加荷载⼩ ,与现浇混凝⼟相结合 ,可显著降低楼板撞击传声量 ,保证隔声效果的实现 ,在施⼯中规范细部构造及规范施⼯⼯艺 ,避免声桥的形成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03:50: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329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混凝   隔声   铺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