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脂配方和动物特点探讨高脂血症模型的进展

阅读: 评论:0

高脂配方和动物特点探讨高脂血症模型的进展
王点;郭媛媛;邓亚萍;哈丽米拉(综述);郭茂娟(审校)
【摘 要】A large number of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hyperlipidemia is a key risk factor of atherosclerosis.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choose a reasonable high-fat formula and suitable animal when building hyperlipidemia models.The high-fat diet is made up of cholesterol, bile salts, egg yolk pow-der,propylthiouracil,lard or peanut oil.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the components in high-fat diet will help researchers to choose appropriate high-fat formula based on its role in the formula.As for the hyperlipidemia animal models,it′s mainly based on the physiological anatomy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animals, which could help the researchers to choose an appropriate animal.Here provides a reference to choose appropriate diet and suitable animal to build hyperlipidemia model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igh-fat formula and fea-tures of different animals.%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构建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时,选用合理的高脂配方和合适的动物尤为关键。由胆固醇、胆盐、蛋黄粉、猪油或花生油、丙基硫氧嘧啶等成分
构成的高脂饲料配方,在不同实验中可能各成分所占整个饲料的比重有所不同,高脂饲料各成分之间的差异可能适合不同实验目的的需要;高脂模型的动物选择,主要基于各种动物自身生理解剖学特点,这将有助于研究者选择合适的动物。因此基于高脂配方和动物特点的分析,为高脂血症的动物模型选择提供了依据。
【期刊名称】mrow《医学综述》
旋转座椅【年(卷),期】2015(000)018
【总页数】3页(P3271-3273)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高脂饲料成分;高脂血症
【作 者】三合一打印机王点;郭媛媛;邓亚萍;哈丽米拉(综述);郭茂娟(审校)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天津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天津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天津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天津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天津300193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364.2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 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高脂血症是脂质代谢或运转异常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脑卒中、糖尿病等疾病的主要诱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以As病变为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其发生机制尤为复杂,血脂升高是其发生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大多数As动物模型建立在高脂血症基础上。无论是高脂血症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还是药物研究,其关键都是选择合适的高脂饲料配方和动物品种,建立理想的高脂血症模型。近年来,诸多学者采用各种高脂饲料配方结合各种动物进行研究,其所需时间各不相同,所得效果也有较大差异。现对各高脂饲料配方和各造模动物的特点进行综述,以期为高脂血症的研究提供依据。
1.1 胆固醇 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经代谢还能转化为胆汁酸、类固醇激素、7-脱氢胆固醇,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维生素D3。高脂饲料中加入胆固醇的目的是形成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是公认致As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可通过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诸多作用,促进As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胆固醇作为高脂黄粉虫筛选机
饲料的固有成分,广泛应用于各种高脂血症模型的建立。需要注意的是,其比例过高易导致腹泻造成动物死亡,比例过低不易在短时间内形成As病变。
1.2 胆盐 胆盐是由肝细胞分泌的胆酸与牛磺酸或甘氨酸结合而形成的钾盐或钠盐。它是胆汁中参与脂肪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成分。胆盐有很多生理作用,在高脂饲料中加入胆盐主要利用其促进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3为常用As造模因素)消化和吸收的作用[2]。常用比例为0.5%。
1.3 蛋黄粉 蛋黄粉是采用新鲜鸡蛋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制成的粉质。其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可分别高达60%、30%。在高脂饲料中加入蛋白粉主要是为实验动物提供充足的脂肪和蛋白质。研究表明[3],动物饲料中的蛋白质比例过低,会导致动物因蛋白质摄入不足发生体质量增长缓慢,严重者甚至停止增长。
生物三节律1.4 猪油或花生油 猪油,属动物油,是一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为外形黄、半透明、液体状的食用油。花生油,属植物油,含有80%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脂肪是动物热能的主要来源,在饲料中加入脂肪成分能为动物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必需脂肪酸,也可用于溶解脂溶性维生素。研究表明[4],各种高脂饲料中,应注意油含量过高饲料不易成形,且
易产生消化不良。花生油常用浓度为6%。
1.5 丙基硫氧嘧啶 丙基硫氧嘧啶属抗甲状腺药物,在高脂饲料中加入丙基硫氧嘧啶是为了对动物(特别是大鼠)甲状腺功能进行抑制,促进其对脂类物质的利用,提高脂肪组织对三酰甘油的摄取能力。有研究通过试验得出丙基硫氧嘧啶易造成实验动物死亡,少用或不用为好的结论[5]。吴楠等[6]采用灌胃的方式加入丙基硫氧嘧啶,能有效避免实验动物死亡。丙基硫氧嘧啶常用浓度为0.2%。
1.6 白糖 血糖代谢异常与As关系十分密切。高糖作用于内皮细胞,可通过抑制其增殖、加速衰老和凋亡导致其受损,而分泌各种生物活性物质促进As的形成[7]。白糖常用浓度为5%。林征等[4]为探讨合适的饲料配方,采用8种饲料饲喂雄性SD大鼠, 并用析因设计方差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高脂饲料成分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所得结论为胆固醇及胆盐含量主要影响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其中胆固醇作用更大,其改变还可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不同,猪油含量改变会影响三酰甘油水平。
2.1 兔 常见兔的高脂饲料基本组成主要为胆固醇+猪油+蛋黄粉+基础饲料。高脂饮食兔的As模型在一定时期内稳定(停止喂养后15周内尚未恢复正常),故常采用高脂饮食建立模型。
单纯高脂饮食造模,最短造模时间4周,最长造模时间26周。以新西兰兔和日本大耳白兔较常用。兔与人类有相似的脂蛋白代谢,对胆固醇吸收能力较强(75%~90%),高脂喂养,高胆固醇血症可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且不同饮食方式可形成不同类型的As斑块[8]。
圣·托马斯兔和渡边兔是用于研究As和高脂血症的两个常用自发品种。圣·托马斯兔因肝脏具有较强的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功能,用普通饲料喂养就可使血浆低密度、极低密度及中间密度脂蛋白均升高。渡边兔[9]是通过单基因隐性突变而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陷,用普通饲料喂养就能形成高脂血症和As。其可直接用于研究高脂血症与As的关系。豚鼠的病理变化、脂代谢特点与由高脂饮食引起的高脂血症不同,更符合人类高脂血症的特点[10]。
2.2 大鼠和小鼠 常见的适用于大鼠的高脂饲料基本组成主要为胆固醇+猪油+胆盐+丙基硫氧嘧啶+基础饲料。大鼠由于无胆囊,对脂质吸收较少且具有成本低廉[11]、易于饲养管理、抵抗力强等优势, 成为国内外研究高脂血症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模型动物。实验研究较常用的大鼠品种主要是SD和Wistar大鼠。其具有较强的抗自发性及实验性As形成的特性。而正常血压性动脉粥样硬化症大鼠(normotensiveatherogenic rats,NAR)(系从ALR中杂交选择,
培育成的正常血压性动脉硬化症大鼠)和易发动脉脂肪沉着易发症大鼠(arterolipidosis-sprone rat,ALR)(该鼠属于SHR培育的亚型,在自发高血压同时伴有动脉脂肪沉积)均是可自发形成As模型的大鼠品种,其中NAR大鼠在正常血压时就可发生As,而ALR大鼠易发生动脉脂肪沉着和高血脂症,NAR和ALR大鼠均可用于As早期的研究。
常见的适用于小鼠高脂饲料基本组成主要为胆固醇+猪油+胆盐+基础饲料。小鼠由于缺乏胆固醇酯转移蛋白,建立As模型时,仅部分获得成功,而且用含胆固醇的饲料喂养后,其病死率也较高。究其原因:小鼠的体形较小,动脉过细,其病变相对不恒定,且与人类差异较大,故小鼠较大鼠等动物应用少。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制备的小鼠品种,其在普通饮食下不仅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可比正常小鼠高出5~8倍,而且能自发形成As模型,较为常用。但其脂蛋白谱与人类差异较大,且属人为造成的基因缺失动物,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人类As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此类基因工程鼠常被用于As早期可逆阶段的研究[12]。
2.3 豚鼠 常见的适用于豚鼠的高脂饲料基本组成主要成分为胆固醇+猪油+基础饲料。国外学者对豚鼠的脂代谢生理病理进行研究,发现豚鼠在血浆脂蛋白构成、胆固醇代谢、药
物反应性等方面与人类有很多相似之处[13-14]。但豚鼠在国内多用于免疫研究,极少有对其脂代谢方面的研究报道。罗漪[15]将豚鼠、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对照组基础饲料饲养,模型组高脂饲料饲养,30 d后与SD大鼠模型组相比,豚鼠体质量显著增高,血脂水平明显升高,动脉硬化指数升高明显,其主动脉内膜能形成As。综上所述,与抗As形成的大鼠相比,豚鼠高脂饮食易形成As病变,深入进行豚鼠As模型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与探索有重要意义。
2.4 金黄地鼠 金黄地鼠的来源较广,且其对胆固醇的吸收较快,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高脂血症。其在脂质合成与代谢方面与人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例如雄性地鼠内源性胆固醇的肝外合成率约85%,人类约90%。但用金黄地鼠制作模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采血困难、性情不太温顺等。郭金英等[16]以组成为72.6%基础饲料、2%胆固醇、5%猪油、10%鸡蛋黄、10.4%草粉的高脂饲料喂养金黄地鼠15 d后,成功建立理想的地鼠高脂血症模型。钟民涛等[17]建立长爪沙鼠速发型高脂血症模型,以1%胆固醇高脂饲料喂养,1周后出现较稳定的高脂血症。该高脂血症模型的建立采用高脂饮食的方式诱导接近人类的饮食习惯,符合人高脂血症的形成过程。

本文发布于:2023-06-09 08:39: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318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饲料   高脂   胆固醇   高脂血症   动物   模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