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介绍了海水淡化的原理和多级闪蒸、反渗透种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并且简要回顾了我国海水淡化的研究和技术应用情况。
关键词 海水淡化 多级闪蒸 反渗透
水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总储量的0.77%。随着淡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日趋严峻,人们寄希望于新的淡水资源的开发。海水淡化作为开发新的淡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重视。 1 海水淡化的原理
海洋水占全球水总储量的96.5%,而人类有近七成居住在距大海不到10公里的地方,因此海水淡化成为新水源开发的必然趋势。海水淡化就是将海水脱除盐分变为淡水的过程。
1.1 海水的水质特点[1]
avalon总线海水水质的主要特点是:1)含盐量高,一般在35 g/左右;)腐蚀性大;3)海水中动、植物多;
光盘封套
电动车电池制作4)海水中各种离子组成比例比较稳定(见表1);(5)pH变化小,海水表层pH在8.1~8.3范围内,而在深层pH则为7.8左右。向初
1. 海水淡化方法分类及其原理
根据分离过程,海水淡化主要包括蒸馏法、膜法、冷冻法和溶剂萃取法等。蒸馏法海水淡化是将海水加热蒸发,再使蒸气冷凝得到淡水的过程,又可分为多级闪蒸、多效蒸发和压气蒸馏。膜法海水淡化是以外界能量或化学势差为推动力,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
薄膜将海水溶液中盐分和水分离的方法,由推动力的来源可分为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冷冻法海水淡化是将海水冷却结晶,再使不含盐的碎冰晶体分离出并融化得到淡水的过程[3]。溶剂萃取法海水淡化是指利用一种只溶解水而不溶解盐的溶剂从海水中把水溶解出来,然后把水和溶剂分开从而得到淡水的过程[3]。
海水淡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当时的水手用海绵吸收海水蒸发出的水蒸气,然后将凝结的淡水挤出以供旅途之需。海水淡化真正实现装机应用是在18世纪后期。最早的海水淡化处理厂于1881年在地中海马耳他岛上建成,岛上的饮用水大部分来源于海水淡化处理[4]。现代海水淡化方法的早期研究开发中,蒸馏法特别是多级闪蒸法应用最为广泛。近二十年来反渗透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在海水淡化领域的总容量已经接近多级闪蒸的容量份额。冷凝水回收装置
氮气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