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三甘醇脱水装置操作规程

阅读: 评论:0

甘醇脱水装置操作规程
               
文件编码:GC/HBYT 07-010-2014              修改次数:0
发行版本:D                                页    码:1/4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规程规定了三甘醇脱水装置操作、检查维护的内容和要求。
规程适用于山西煤层气分公司处理中心三甘醇脱水装置操作岗位。
金属圆锯片
岗位职责
2.1  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作业,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
2.2  熟悉本岗位存在的风险和应急保护逃生知识,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按应急计划要求进
电磁炒货机行迅速撤离或是投入救急工作。
2.3  发现事故隐患或发生事故及时报告。
2.4  负责三甘醇脱水装置的启停操作及正常操作工作。
2.5 负责三甘醇脱水装置的巡回检查及故障处理工作。
2.6  负责《设备运转记录》的及时填写工作。
自动排焊机3  操作、检查、维护内容及要求
3.1  操作
3.1.1  装置运行调节
装置运行时需经常检查,观察并且必要时调节
3.1.1.1  吸收塔运行压力
吸收塔压力设定由中控室DCS上设定,设定值根据运行情况确定。
3.1.1.2  闪蒸罐液位
调节液位控制器(LIC102)将闪蒸罐内三甘醇液位调节至液位计的三之二处。
3.1.1.3  富液精馏柱顶回流量
调节法兰角式截止阀(阀5)开度以调节冷富液经过柱顶冷却盘管的流通量,从而调节柱顶回流量。柱顶回流量调节时,同时调节了闪蒸罐内的闪蒸温度。一般闪蒸罐内三甘醇温度控制在40℃~60℃左右。
3.1.1.4  三甘醇重沸温度
三甘醇重沸温度通过调节高温切断器(TC103)控制在198℃,当三甘醇温升至198℃时,主火熄灭。温度下降后主火重新自动点燃。
3.1.1.5  贫液进KIMRAY泵温度该温度应低于93℃。
3.1.1.6  燃料气缓冲罐压力
电梯轿厢空调
燃料气缓冲罐压力压力通过调节自力式调节阀(阀88),控制燃料气缓冲罐内压力为0.3~0.4MPa。
3.1.1.7  闪蒸罐发散压力
当主火熄灭时间较长,KIMRAY泵运转时,闪蒸罐内气压不升高,应在达到0.6MPa时通过阀82向外释放,否则需要整定。
3.1.1.8  仪表风缓冲罐压力
通过调节自力式调节阀(阀89)控制仪表风缓冲罐压力为0.3MPa。
3.1.1.9  滤布过滤器及活性炭过滤器滤芯前后压差
该压差最大允许值为0.1MPa,大于0.1MPa即需更换滤芯。
3.1.1.10  外输煤层气的水露点
装置运行过程中要定期测试脱水后外输煤层气的水露点。能确保外输水露点在最低输气温度下≤-15℃。
彩油泥
3.1.1.11  三甘醇循环量
三甘醇循环量的确定,取决于被处理煤层气中的含水量。处理的煤层气量越大,吸收塔操作压力越低,进塔煤层气的温度越高,煤层气中含水量就越大。则三甘醇的循环量就需要增大。反之,煤层气处理量越小,吸收塔操作压力越高,进塔煤层气温度越低,煤层气中含水量就越小。则所需三甘醇循环量就越少。三甘醇循环量通过调节KIMRAY进出液手动调节阀,调节三甘醇泵运行的泵次数进行调节。
3.1.1.12  汽提气量
异频
在贫液汽提柱内用干煤层气对贫液汽提,以提高三甘醇的浓度,使煤层气达到预定的水露点。
3.1.1.13  贫、富三甘醇的重量百分比浓度及PH值
装置运行时要定期测定贫、富三甘醇的重量百分比浓度。贫、富液浓度差与三甘醇循环量的乘积,即为装置单位时间的脱水量。所以贫富液浓度的检测用以判装置脱水及三甘醇再生过程是否正常。装置运行时三甘醇的PH应在7.2~8之间。PH值低于7时,三甘醇会对设
备产生腐蚀,并会加速三甘醇在高温下的分解。加入一乙醇胺、三乙醇胺、硼、疏基苯并噻唑钠等弱碱物质来调整三甘醇的PH值。这些物质的加入应少量,缓慢、逐渐地加入。当三甘醇的PH值大于8.5后,三甘醇会与溶解在其中的烃类物质发生皂化反应,引起运行过程中三甘醇发泡。所以必须注意将三甘醇PH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3.1.1.14  再生釜富液精馏柱顶气体排放
再生釜富液精馏柱顶排放的气体主要是三甘醇中再生出来的水蒸汽,但同时含有微量甲烷及CO2、N2等,根据实测及众多装置运行经验,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编写单位:设备管理中心
编 写 人:高德占 郑令悦
审 核 人:李铁生
审 批 人:梅永贵

本文发布于:2023-06-08 14:35: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308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甘醇   装置   调节   煤层气   运行   脱水   压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