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是我国传统的一味名贵中药,它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1]。研究发现,灵芝还具有防癌、抗癌和保肝的作用。灵芝的传统生产方法为阔叶椴木栽培[2],目前杂木屑、 棉子壳、桑枝、麸皮都可用于灵芝生产,节约了大量的椴木资源,有效地保护了原生林[3]。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灵芝的生产必然要转向代料栽培为主导[3]。研究表明,硬质阔叶树木屑代料栽培灵芝较为理想[4-5],而枇杷树是常绿阔叶乔木,适合代料栽培灵芝。
福建省是全国最大枇杷主产区之一,主要分布在福清、漳州、莆田等地区,每年都产生大量的废弃枇杷枝,为了开发新的灵芝栽培原料,实现可持续发展,笔者于2012年以来连续多年开展以枇杷枝屑为主培养料进行代料栽培灵芝研究[6],并获得了成功,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菌种选择与制作
1.1菌种选择
可选择经笔者试验筛选出来的圆芝8号、大红芝等菌株[6]。1.2母种制作
各培养基配方如下:①PDA 培养基:马铃薯(去皮)200
灌粉机
g 、葡萄糖20g 、琼脂18~23g ;②改良PDA 培养基:PDA 培养基+蛋白胨2g ;③改良PDA 培养基Ⅱ:PDA 培养基+蛋白胨1g 、硫酸镁0.5g 、磷酸二氢钾1g 。各配方均用水1000mL ,
pH 值自然。
按常规方法配制,马铃薯煮汁过滤,琼脂溶化,其他物
品溶解,趁热分装到18mm×180mm 玻璃试管,塞上棉花塞(或硅胶试管塞),采用高压灭菌,在0.11MPa (121℃)下灭菌30min ,自然冷却后趁热摆斜面,斜面凝固后进行无菌检验。在超净工作台中按无菌操作规范接种,取灵芝母种5mm 2左右的菌块,接入培养基斜面中央,然后放置于20~25℃的培养箱中培养(走菌初期温度控制在20℃左右,待走菌一段时间后,可将温度调高并控制在25℃左右,下同),菌丝10~15d 可布满整个试管。1.3原种制作
配方:①棉籽壳78%、麸皮20%;②枇杷枝屑78%、麸皮
20%;③枇杷枝屑58%、棉籽壳20%、麸皮20%。各配方辅
料:石灰1%、红糖0.5%、过钙0.5%,料水比=1∶1.2,含水量
60.0%左右。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无虫蛀的枇杷枝,粉碎备用(下同)。
棉籽壳在混合前拌水预湿,料全部混合搅拌好后装瓶。选用750mL 玻璃瓶,装料至瓶肩(每瓶干料重150g 左右),料面压实、压平,瓶壁上的培养料用清水洗净。中间打孔,以棉花塞封口。采用卧式高压灭菌锅灭菌,0.11MPa 压力(121℃)下灭菌2h ,自然冷却。压力指示降至零后,微开门,让余热烘干棉塞[7]。出锅冷却至25℃以下方可接种,移入接种箱,用气雾消毒剂熏蒸消毒30min ,然后按无菌操
作规范接种,每支母种可接3~5瓶。培养室温度一般为20~25℃,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菌丝20~25d 可布满整个菌瓶。制作好的原种直接用于接种栽培袋。2栽培袋制作2.1装袋和灭菌
配方:①枇杷枝屑88%,麸皮10%;②枇杷枝屑70%、玉米芯18%、麸皮10%;③枇杷枝屑50%、棉籽壳20%、玉米芯18%、麸皮10%。各配方辅料:石灰1%、红糖0.5%、过钙
0.5%,料水比=1∶1.5,含水量65.0%左右。
玉米芯用石灰水浸泡12~14h ,棉籽壳在混合前拌水预
湿,搅拌好后进行装袋,采用17.5cm×40cm×0.005cm 聚丙烯塑料袋装料,把料装入袋内,插上圆形木棒,沿棒四周将袋内料压紧,装料高15cm (每袋干料重400g 左右),旋出木棒,以套环和棉花塞封口。采用高压灭菌时,压力达到0.11MPa 时保持2h ,采用常压灭菌时,要求3h 内温度升至100℃,保持10h 后停火焖3h ,温度降至60℃后出炉,自然
冷却。
2.2接种和培养
待料温降至25℃以下,按无菌操作规范接种,一般每箱2~3瓶原种,可接64袋。接种后的栽培袋移入
培养室培养,培养室温度一般为20~25℃,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要求暗光培养,适当通风换气,25~35d 菌丝便可长满
栽培袋或栽培袋料面长出原基。3出芝管理
当菌丝长满栽培袋或栽培袋料面长出原基时,移入栽培室出芝。拔掉棉花塞,将套环下压至料面,竖直摆放在培养架上,袋与袋之间留3cm 左右。出芝期只给水,不使用任何添加剂,不使用农药,病虫害完全采取综合防治,以环境的预处理和卫生维护为主[8]。出芝期间,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量,以利于原基的形成与分化和子实体生
(下转第106页)
摘要从菌种选择、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袋制作、出芝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枇杷枝屑代料栽培灵芝技术,以期对以枇杷枝屑为主要培养料进行代料栽培灵芝的推广应用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灵芝;枇杷枝屑;代料栽培;出芝管理中图分类号S567.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5)22-0099-01
枇杷枝屑代料栽培灵芝技术
赖腾强
吴伯文谢娜
张平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19)
基金项目福建省农科院导师制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3DQA-8);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14-ZZ-02、2015JS005);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G-121)。
作者简介赖腾强(1982-),男,福建南靖人,实验师。研究方向:食药
用菌育种及栽培。
收稿日期2015-11-03
99
.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接第99页)
长,需做如下控制。
3.1温度控制
温度要保持在25~28℃。若低于20℃,则原基会变黄、僵化,不能正常分化;25℃左右子实体生长较慢,质地较密,皮壳层发育较好,有光泽;30℃子实体发育快,个体发育周期短,质地不很紧密而且盖薄,泽也较差[7]。
3.2湿度控制
要求有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为80%~90%。湿度低,子实体不易形成,形成的子实体生长也慢,甚至会僵化。可向地板洒水或向空间喷雾状水,尽量保持湿度在85%左右。
3.3光照
需要给以一定的散射光,全黑暗条件下不会形成子实体。需要的光照度为200lx左右,相当于日光灯下的光照,光线要均匀,不要改变光照的方向,因为灵芝有趋光性,改变光照的方向,菌盖会畸形。
3.4通风换气
应适当通风换气,以利于菌盖正常展开。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将抑制菌盖展开,常出现鹿角状的畸形芝[7]。可通过开门窗来调节室内空气。
4采收
在适宜的栽培条件下,通常灵芝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成熟需25~30d,但子实体成熟后还需继续培养7~10d,使子实体更坚厚,并让其充分散发孢子粉[9]。
阻焊油墨子实体生长初期为白,后变为浅黄,然后渐变为褐。当菌盖边缘的白边变为褐时即可采收[10]。采收时,可用果树修剪刀在位于套环上方剪下灵芝,按商品要求剪去过长的菌柄,盖面朝上,菌柄朝下,及时晒干或烘干(温度不超过60℃),否则腹面菌孔会变成黑,降低品质。若管理得当,7~10d后可从刀口处重新出芝。如要收集孢子粉,可采用套纸套的办法收集孢子。
叶轮加工5参考文献
[1]叶向花,杨勇岐.灵芝栽培新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46.
[2]陈秀炳,刘叶高,杨斌.灵芝短原木熟料栽培优良菌株选育研究[J].食
用菌学报,1999,6(2):20-24.
[3]林忠宁,韩海东,刘润东,等.茶枝屑代料栽培灵芝试验[J].福建农业
科技,2008(2):41-42.
[4]张洛新,李灿,杨建学,等.灵芝代料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4 (3):31-32.
[5]任德珠,罗国庆,吴剑安,等.桑枝高产栽培灵芝技术[J].广东蚕业, 2002,36(2):39-43.橙子去皮机
[6]张平,赖腾强,谢娜,等.枇杷枝屑代料栽培灵芝的优势菌株筛选[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4):79-83.
[7]黄毅.食用菌栽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4.
[8]杨桂珍.赤灵芝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9):142,144.
[9]任德珠,罗国庆,物剑安,等.桑枝高产栽培灵芝技术[J].广东桑蚕, 2002,32(2):39-43.
[10]王庆武,兰玉菲,安秀荣,等.灵芝品种对比试验[J].食用菌,2010
(5):25-27.
朝仓花椒一致。3个无刺花椒品种叶芽萌动期主要集中在2月下旬,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初花期,4月中、下旬为盛花期,果实膨大期5月上、中旬,果实成熟期7月中旬至8月中旬。落叶期9月下旬至11月上旬。 车辆定位系统
2.4生物学特性
2.4.1朝仓花椒。枝条密集,成抱头状生长,新梢上部绿下部为棕;树皮光滑,基本无刺;叶片长宽均值为20.66 mm/9.62mm,叶缘为锯齿状,向内卷曲,小叶数多为11~15枚;果实圆形,果实纵横径均值为4.85mm/4.46mm,脐部有一小突起,有残留花柱,果皮鲜红,果实成熟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
2.4.2葡萄山椒。枝条较疏张,生长势较弱;有皮刺;新梢上部绿下部为棕;叶片长宽均值为24.66mm/12.28mm,叶缘为锯齿状,向内卷曲,小叶数多为9~17枚;果实较大,果实纵横径均值为6.45mm/5.07mm,脐部有一小突起,有残留花柱,果皮鲜红,果实成熟期在7月下旬。
2.4.3琉璟花椒。树姿较舒张,生长势较强;无刺;新梢上部绿下部为棕;叶片长宽均值为21.27mm/10.17mm,叶缘为锯齿状,叶片平整,小叶数多为9~15枚;果实较大,圆形,纵横径均值为5.94mm/5.01mm,脐部有一小突起,有残留花柱,果皮鲜红,果实成熟期在8月中下旬。
2.4.4无刺花椒雄株。树势强,枝条粗壮;叶片长宽均值为25.67mm/12.26mm,叶缘为锯齿状,向内卷曲,小叶数多为13~15枚;成花容易且花粉量极大,是比较理想的授粉品种。
2.5病虫害
无刺花椒抗病性较强,经过2009—2015年持续观察,主要的病虫害为红蜘蛛、黄蜘蛛、花椒蚜虫、花椒叶锈病。主要危害花椒叶片,导致叶片脱落,影响无刺花椒生长势,一旦发现感病需及时防治。尚未发现感染四川花椒产区比较严重的花椒根腐病、花椒流胶病、花椒介壳虫病、花椒天牛病等病虫害。
3结语
无刺花椒无刺或少刺,果粒大,果实鲜红,极具生产栽培价值。无刺花椒在本地区引种栽培成活率高,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好,可推广种植。
4参考文献
[1]赵京献,毕君,王春荣,等.日本无刺花椒新品种引种观察[J].山西果
树,2006(6):36-37.
[2]朱健.花椒[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95-96.
[3]薛志峰,曹维红.无刺花椒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 2006(5):89-90.
fe光模块[4]赵京献,毕君,王春荣,等.无刺花椒园的建立及栽培管理[J].山西果
树,2001(4):40-41.
[5]周庆椿,薛有锋.九叶青花椒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J].植物医生, 2009(4):26-27.
[6]王春荣,王鹏飞,王超,等.涉县花椒主要品种资源调查[J].河北林业
科技,2006(2):28-29.
品种萌动期初花期盛花期果实膨大期果实着期果实成熟期落叶期
朝仓花椒02-20—03-5003-22—04-6004-16—04-2605-05—05-2006-20—07-1007-26—08-1510-25—11-10
葡萄山椒02-10—02-2503-16—03-2604-10—04-1704-26—05-2006-10—06-2007-18—0809-20—10-05
琉璟花椒02-16—02-2503-20—04-6004-10—04-1704-26—05-2007-15—0808-10—08-2710-08—10-20
雄株02-20—03-50-----10-25—11-10
表22010要2015年物候期调查结果
106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