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机是电子管机在港台地区的俗称,素以声音阴柔见长,晶体管机则以阳刚著称。晶体管机的长处在于大电流、宽频带,低频控制力、处理大场面时的分析力、层次感和明亮度等要比电子管机优越,但电子管机的高音较平滑,有足够的空气感,具有一种相当部分人所喜欢的声染,尽管声音细节和层次少了些,但那种柔和而稍带模糊的声音却是美丽的。
晶体管放大器的谐波能量的分布,直至十次谐波以上几乎是相等的量,其高次谐波量减少极小。电子管放大器的谐波能量的分布,则是二次谐波最强,三次谐波渐弱,四次谐波更弱,直至消失。可见,电子管放大器引起的主要是偶数的二次谐波,这种谐波成份非常讨人喜欢,恰如添加了丰富的泛音,美化了声音,而晶体管放大器产生的谐波中,奇次谐波份量相当大,这就会引起听感的不适。此外,当放大器处于过载状态,发生削波时,电子管的波形较和缓,而晶体管则是梯形的平顶状,造成声音严重恶化。所以电子管放大器的音一般比较甜美温暖,特别是中频段更是柔顺悦耳,这也是电子管放大器得以在70年代末东山再起,与晶体管放大器分庭抗礼的原因(当时,初期CD机的声音较冷硬,正需这种放大器作补偿)。但是晶体管也能制成线性度很高的放大器,它具有极高的指标,而且功率场效应管的传输特性极似电子管,制成的放大器失真特性与电子管相似,效率则更高。 电子管的内阻大,晶体管的内阻极小,故电子管放大器的阻尼系数远比晶体管放大器低,对扬声器的控
广谱抗菌素
糖炒栗子机制能力不利。此外,电子管放大器需用高压电源、效率低、热量大、抗震性差、体积大、成本高、瞬态反应慢、低频及高频上段较薄弱、寿命较短等都是它的致命弱点。sma天线
可见电子管虽有其特有优点,但它比晶体管优秀则是一种误解,更没有必要把它们对立起来。电子管机和晶体管机孰优孰劣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它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但真正性能好的“胆”机价格极其昂贵,远不是一般人士所能承受。当今世界上能雄踞一方的电子管放大器有Jadis、ARC、CT、VTL 等品牌。
款简单易制的TDA2822M功放
般的集成功放电路外围元件较多且需要较大的散热器。本文介绍的功放电路简单,自制方便。电路如图5-107所示。用一块TDA2822M功放集成电路接成BTL方式,外围元件只有一只电阻和两只电容,不用装散热器,放音效果也令人满意的。
集成电路TDA2822M为8脚双列直插式封装,如果买不到可用TDA2822代替,TDA2822的封装与TDA2822M相同,它们区别在于:TDA2822M从3V到15V均可工作,而TDA2822的最高工作电压只有8V。使用TDA2822必须把电压降到8V以下。R1的数值要求不拘,一般选用10k的碳膜电阻。C1可选用0.1uF 的涤纶电容,C2为100uF/160V的电解电容。图5-108是其印制电路板图。由于电路简单,印制板可用铲刻法制作用水磨砂纸或牛皮纸沾少量水擦亮,用水洗净擦干,涂上一层松香酒精溶液,干
后把元件直接焊在铜箔面即可。焊好后检查无误,然后先不接扬声器,接上电源,则正负输出端之间电压应小于0.1V。接上扬声器,用手触摸输入端,扬声器应发出较大的“嗡”声。这时即可输入信号试音。电路板不用钻孔,
捕鱼网具
使用时应注意:由于本功放为直接耦合,所以输入信号不能带直流成分。如果输入信号有直流成分则必须在输入端串接一只10uF左右的电容隔开,否则将有很大的直流电流流过扬声器,使之发热烧毁。在实践中,若对图5-107再进行适当的改制则效果更为理想。改进后的电路如图5-109所示。在使用中发现,音量开得最大时TDA2822M发热烫手,于是给TDA2822M制作了散热器,如图5-110所示。散
热器用厚lmm,长38mm,宽25mm的铝片制成。并在散热片上开5~6个长10mm,宽lmm的槽,再把做热片沿虚线折成“口”形。装散热器时先在TDA2822M上放点硅脂(硅脂可剖开3AX31或3AX81管壳中取)。按图5-111(a)用细线绑扎紧即可。应注意的是把TDA2822M的引脚数写在散热片的侧面,以免焊接时出错。加散热器后,音量开至最大散热器只暖一点,散热效果不错。此法也可用于其它小集成电路的散热。我们用两个功放电路做成随身听立体声功率接续器,来推动两个小音箱,效果很好。 其实哪里有你们复杂啊,我直接将管角连上,接上扬声器,音源,加上6~12V直流电一切OK了。不过换成不同的音源和扬声器,我发现2822还行。做起来简单,成本也低,比市场上买的那种便宜的有源音箱强多了。 什么叫有源音箱?
最简单的音响系统包括3个环节:音源、功率放大器和音箱。
投票箱制作音源指声音播放设备如收音机、卡座、CD机、VCD、DVD、Mp3等。对于电脑而言,光驱和声卡都属音源设备。一般音源设备的输出信号较小,大约在数百毫伏到两伏之间,如果直接接音箱可能声音很小甚至根本无声。而且由于音箱的阻抗一般很低,绝大多数在4-8欧之间,一些设计比较特殊的音箱在某些频段的阻抗甚至不到两欧,接近短路,极易使音源设备过载,严重时甚至可能造成音源设备的
损坏。因此,必须在音源和音箱之间加一级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将音源输出的微弱信号放大到足够的功率去推动音箱,使音箱发出足够的音量。同时功放具有较高的输入阻抗(一般几十千欧)和较低的输出阻抗(零点几欧),可以在音源和音箱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既不会使音源设备过载,又能轻易推动音箱。
一般HI-FI音响的的各个环节都是相对独立的,通过各种连线(如信号线、喇叭线、光纤线等)的连接即可构成完整的音响系统。在市场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音响设备,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的产品都可以互相连接组成系统。一些更高级的设备往往独立得更为彻底,下图就是一套更高级的数字化音响系统的示意图:
数字化音响系统
音源分体,功放也不甘落后,高级的功放系统也被分为前置放大器和后级放大器。前置放大器主要负责信号的电压放大、音量控制、多路音源的切换、音调调整以及阻抗匹配等功能,而后级则专司功率放大。
所谓有源音箱就是指将功放做在音箱内部并与音箱结为一个整体,无需外部功放推动就可直接与音源连接并正常工作的音箱。一些有源音箱不仅将功放集成到音箱内,还将解码器也集成到音箱内部,可以直接接受数字信号,这种音箱目前在市场上俗称“数字有源音箱”。
虽然从字面上看,有源音箱可以认为是必须插电源的音箱,但严格地说这个“源”应理解为功放,而不是指电源,因为有不少需要插电源却仍需外部功放推动的音箱,这些音箱显然不属于有源音箱。
有源音箱的特点
由于有源音箱内置功放,因此相对普通音箱有其自身的特点。
1:成本低,价格极易被接受。
相信这一点是有源音箱能够在电脑市场中迅速普及的最主要原因。由于有源音箱的功放设置在音箱内部,比独立的外置功放要少一套机壳。在这个追求时尚和品味的时代,机壳既要造型美观,又要结构合理,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并有良好的屏蔽特性,对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有着很高的要求,成本不低,一些制造精良的机壳其成本往往达到总成本的15%-20%。有源音箱因为省掉了这一块,成本得以大幅降低。
在功放电路方面,外置功放一般采用分立元件构成电路,音质较好但成本较高,且安装调试复杂,生
产难度较大。而有源音箱一般采用功率集成电路,价格低,设计简单,一般无须调试,而且保护功能齐全,容易大批量生产,成本很低。功率集成电路的成本一般只有同功率分立元件电路的几分之一,使有源音箱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在线材方面,有源音箱只需一跟喇叭线,而普通音箱至少需要一对,这也使成本降低不少。发烧友都知道线材的重要性,优质音响线材的价格是相当昂贵的,而如今的发烧友对于高级线材动辄数千甚至数万元的价格早已见怪不怪了。
采用分立元件电路的Hi-Fi功放
集成功放IC-TDA1521
著名的集成功放LM1875
2:连接简单,使用方便
有源音箱大幅简化了音响系统的环节,因此连接简单,操作容易。只需一个随身听和一对有源音箱即可构成最简单的音响系统,连线只有两根。由于普通电脑用户多数缺乏音响经验,因此使用上的简便也是有源音箱能在PC音频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电热手套3:省去搭配的烦恼
发烧友都知道音响器材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功放和音箱的搭配。生产音响器材的厂家众多,风格各异,有的音温暖浓郁,有的则冷艳清丽;有的音柔和,有的音生硬。这就产生了一个搭配的问题,若搭配得当,各器材间的风格能够互补,从而发出令人满意的声音。若搭配不当,则不是硬得刺耳就是软如稀泥。要搭配出一套适合的音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求买家有丰富的经验和阅历,熟知众多厂家和器材的风格特点。而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是非常困难的,很多时候甚至要凭运气。有源音箱则不存在这一问题,因功放和音箱由同一厂家生产,有时甚至是同一人设计,只要厂家或设计师有一定功底,出厂前就可将搭配的问题解决,替用户省去了搭配的烦恼。但遗憾的是,有这种功底的厂家不多,用户在选购时仍须注意选择。
著名的丹拿音箱,音质虽好,但搭配功放不易,连发烧友都头疼
有源音箱的组成
惠威M200音箱,音质优秀,虽推出多年但至今仍是千元级音箱音质的标准
讲完有源音箱的特点,下面以著名的惠威M200音箱为例谈谈有源音箱的构成。如前所述,有源音箱是内置功放的音箱,因此其构成可分为有源部分(功放)和无源部分(扬声器、分频器、箱体等)。
有源部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功放组件和电源变压器。功放组件用来对音乐信号进行放大并实现各种操控功能,而电源变压器则为功放组件提供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