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代工业发展很迅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而燃煤锅炉烟气中由于含尘浓度高且含有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对燃煤锅炉烟气的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社会上运用的烟气除尘设备种类很多,包括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电除尘器、机械除尘器等。但这些单一除尘器对二氧化硫的去除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均需要另设脱硫设备,这增加了设备的投资与管理费用。本次设计采用的是CCJ/A-10冲激式除尘器,它是湿式除尘器的一种。由除尘器本体、通风机、溢流箱、排灰阀等部件组成。溢流箱解决了普通水箱无法达到均衡、自动控制水位的欠缺。该除尘装置具有净化粉尘的同时,又能有效的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特点,且占地面积小,设备投资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电厂输煤系统、锅炉采暖等领域中烟尘及粉尘的控制。 关键词:燃煤锅炉;湿式除尘器;CCJ/A-10冲激式;脱硫;烟囱;管道;水处理。
第1章 绪言
目前,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其中包括水污染、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这些污染在有形和无形中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影响。其中危害性最大、范围最广就是大气污染,他是潜移默化的,在人们不知不觉中使人们的健康受到影响,大气污染对人体的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对于植物而言,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则直接使叶脱落枯萎;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退绿,或则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受到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因此,社会对大气污染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在工业生产中,对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的除尘脱硫设备的需要与日俱增。本设计通过综合考虑各种设备与技术的特征与性能,以及对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综合费用的衡量,选用了CCJ/A冲激式脱硫除尘设备,其处理原理如下:含尘气体通过进风管道进入除尘器,首先
气流向下冲击水面,部分较大的尘粒落入水中。气流再以一定的速度通过“S”型通道时,激起大量的泡沫和水雾,使含尘、含硫气体与液体充分接触,粉尘被液滴捕获,通过冲激吸收和二次逆向喷淋吸收,取得较高的脱硫除尘效率,捕集的粉尘与液滴一起落回储液沉淀斗,沉淀至斗底,由排灰阀自动排出,以达到除尘脱硫的目的。处理原理如下:含尘气体通过进风管道进入除尘器,首先气流向下冲击水面,部分较大的尘粒落入水中。气流再以一定的速度通过“S”型通道时,激起大量的泡沫和水雾,使含尘、含硫气体与液体充分接触,粉尘被液滴捕获,通过冲激吸收和二次逆向喷淋吸收,取得较高的脱硫除尘效率,捕集的粉尘与液滴一起落回储液沉淀斗,沉淀至斗底,由排灰阀自动排出,以达到除尘脱硫的目的。
SO2的去除是采用碱性液体吸收法。将CaO或Ca(OH)2肛门塞配制成碱液,当气体进入除尘器时采用喷淋脱硫,烟气和碱液充分混合接触,SO2与液体中的碱性成分及水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SO2被去除,以Ca(OH)2为例反应式如下:
2Ca(OH)2+SO2=CaSO3·1/2H2O+1/2H2O
由于烟气中含有氧气,因此会发生如下氧化反应:
2CaSO3·1/2H2O+O2商户服务支持系统= 2CaSO4·1/2H2O
以上反应的生成物,随粉尘一起沉降至灰斗,同灰渣一起用除灰机排出,达到净化的目的。净化后的气体由气水分离器脱水后从除尘器出口经引风机排至大气。
第2章 工艺流程的参数设计
2.1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四台(2.8MWx4)
设计耗煤量:560kg/h(台)
排烟温度:tp= 158℃
烟气密度(标准状态下):1.35kg/m3
h1n7
空气过剩系数:@=1.3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5%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
当地大气压:97.86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tk = -1℃
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0.01293kg/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贝壳纸
煤的工业分析值:
CY =68% HY =4% Sy=1% Oy=5% Ny=1% Wy=6% Ay=15%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100 kg/m3
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标准状态下):600 kg/m3
净化装置场地如图所示的锅炉房北侧20m以内。
2.2设计计算
2.2.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量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1)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胎盘提取液
Qa‘ =4.76(1.867 CY +5.56 HY +0.7 Sy -0.7 Oy)(m3/kg)can总线电路
式中,CY , HY ,Sy, Oy ——分别是煤中各元素所含的质量分数。
Qa‘ =4.76x(1.867 x 0.68 +5.56 x 0.04 +0.7 x 0.01 -0.7 x 0.05)=6.966(m3/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