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清洁生产的现在与未来_但卫华

阅读: 评论:0

第16卷第1期              皮 革 科 学 与 工 程              Vol 116,No 11
2006年2月LEAT H 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eb 12006
文章编号:1004-7964(2006)01-0046-05
收稿日期:2005-10-08
*本论文在四川省皮革学会第六届一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宣读,此次发表时有删减。
第一作者简介:但卫华,男,1956年7月生,博士,教授,博士
生导师。主要从事制革革清洁技术、生物医学材料以及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皮革清洁生产的现在与未来*
但卫华1
,曾睿2,3
预应力管桩,但年华1,3
林海1
,陈驰1
,曲健健1
,叶易春
1
(1.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5;
2.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3.成都迪澳胶原高技术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65)
摘 要:阐明了对皮革工业重新认识的新观点,介绍了传统制革生产模式及其弊端,概述了国内外皮革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明确指出:皮革清洁生产的未来就是皮革工业的无害化和生态化,并探讨了实现皮革清洁生产的目标和具体对策。
关键词:皮革工业;清洁生产;污染;生态环境中图分类号:TS 54    文献标识码:A
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C le aner Production of Leather Industry
DA N Wei -hua,ZEN G Rui 2,3,D AN N ian -hua 1,2,CH EN Chi 1
QU J ian -j ain 1,L I N H ai 1,YE Yi -chun 1
(1.K ey L aboratory of L eather Chemi stry and E 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
M inistry of E ducation,Chengdu 610065,China;
2.Chengdu Di -A o Collagen H igh T echnology L td.,Chengdu 610065,China;
3.Col leg e of L ight I ndustry and Tex ti le and Food Engineering ,
S 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China)
Abstract:T he new positions for leather industry w ere ex plained,and the tr aditional model of leather -making pro duction and its disadvantages w ere introduced.Based on abov e -mentioned,the developmental present situations and tendency of cleaner technolo gies of leather industry at hom e and abroad w er e described briefly.And then,it w as po inted out that future of the cleaner pro -ducti
on for leather -making w ill be harm less and ecolog ic,m oreover,the aims and co ncrete coun -term easures of r ealizing cleaner production of leather -making w ere discussed.
Key words:leather industry ;cleaner pro duction;pollution;eco logical env ir onm ent
1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皮革行业的污染仍然一直困扰着业界,困扰着皮革化学家、工艺学家和皮革企业家。皮革污染的问题不能解决,皮革清洁生产不能实现,皮革行业就不能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皮革
行业的/二次创业0只能是一句空话。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溪流,无以至江海。没有前人的研究积累,就没有今天皮化学与工程学科的繁荣和发展。同样地,如果我们现在不去寻求解决皮革污染问题的办法,也就不会有皮革清洁生产的未来,不会有未来的生态制革,甚至不会有未来的皮革工业。到那时,我们就将无颜以对子孙。有鉴于此,笔者仅就自己的所知范围,谈谈自己对皮革清洁生产的现在和未来的一点初步认识。111 重新认识皮革工业
首先,皮革工业是现代大农业的下游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
放,我国农业已经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现代农业向现代大农业转变。皮革工业的原料,来自于农村养殖业,是现代大农业的副产物。因而,皮革工业是现代大农业的下游产业,其中,制革工业是现代大农业和大皮革产业中的关键环节。
其次,皮革工业是再生资源产业。大家都知道,皮革工业的原料)))动物皮是动物生物质,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质资源,同时也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皮革工业又是再生资源产业。我国是生皮资源大国:年产猪皮9000万张、牛皮6000万张(黄牛皮4000万张、水牛皮1500万张、牦牛皮500万张)、羊皮17000万张(其中山羊皮9000万张、绵羊皮8000万张)。
第三,皮革行业是外向性经济行业,出口依存度比较大。连续6年来,皮革行业的出口创汇居轻工行业第一位。发展皮革工业,可以为国家多创汇。海关总署的统计资料表明,皮革工业出口创汇不断增长:1990年为19亿美元,1991年2314亿美元,1992年47亿美元,而到2004年达到273亿美元,创我国皮革工业出口创汇的最高纪录!由于皮革行业的出口依存度大,因此,世界经济状况如何,直接影响整个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这种对出口的较大的依存度也反映了我国皮革及其制品的内销市场尚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第四,皮革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皮革工业,符合我国国情。因为我国、我省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口多。人口多,就业问题大,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对解决就业问题是
大有好处的。此外,皮革工业与人们的日常消费密切相关,人口多,消费量大,又为皮革工业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发展皮革产业,可以促进内需,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五,皮革工业是污染行业。皮革工业的污染,从何而来?现已初步查明,制革工业的70%以上的污染是来自外源性化学物质。如果将这些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外源性的化学物质用绿皮革化学品替代,则制革工业就可以成为少污染行业了。
由上可见,皮革工业是以动物生物质为原料的再生资源产业,是现代大农业的下游产业,属于基础产业链的延伸,因而,具有无限的生命力[1]。同时,皮革工业又是一个污染行业,其污染主要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工材料。发展皮革工业意义重大,但要发展皮革工业,首先必须解决制革污染问
题,必须实现制革清洁生产。
112
传统的制革生产模式及其弊端
传统的制革生产不考虑或者较少考虑制革的污染问题,更多考虑的是生产成本与产品质量问题。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传统制革生产的一些基本观念、理论与方法与清洁生产格格不入。
图1是传统的制革生产投入产出的基本情况[2-5]。可以看出:
(1)资源的高消耗、低产出在传统的制革生产
过程中,投入生皮1000kg,耗水量80~110m 3
,仅能得到100~200kg 头层革和120Kg 左右的二层革,生皮转变为成革的比率仅30%~50%。
(2)环境污染严重在传统的制革生产过程中,投入生皮1000kg,将会产生80~110m 3废水,其中,含有CODc r 235~250kg 、BOD 5100kg 、悬浮物150kg 、铬5~6kg 以及硫化物10g 。这些有害物质的排放,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
(3)生产周期长按照传统制革生产模式,生产工序繁多,生产周期较长,一般20~40d 不等,而且,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十分复杂。因而,导致成革质量难以控制,易于出现波动。
(4)劳动强度大传统制革生产模式是建立在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基础之上的,成革质量的好坏优劣,全凭手上的/功夫0,即所谓/手艺0。因此,制革生产的劳动强度大。
正是因为传统制革生产模式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制革工业被打上/落后0的印记。
图1传统制革生产模式下1000k g 生皮的投入产出示意图
Fig.1The traditional making -leather process with 1000kg skin one
time
2 国内外皮革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
211
国外
国外已经发展了一些皮革清洁生产的单元技术[7],主要有:
(1)减少盐污染的原料皮防腐保藏技术。主要
47
第1期              但卫华,等:皮革清洁生产的现在与未来
蜂鸣器电路
有:冷冻保藏、少盐保藏以及辐射法。这些方法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实际应用不多。
关于鲜皮直接投产的工艺技术也有工业化的报道,但由于绝大多数情况下,制革企业与屠宰场地相距甚远,而妨碍了其实施。另一方面,制革企业的均衡生产与屠宰场的非均衡生产的矛盾往往无法解决。因而,鲜皮直接投产缺乏现实的可能性。
(2)清洁化脱毛技术[2]。代表性的有:酶法脱毛、氧化脱毛、保毛脱毛以及有机硫化物脱毛等。应用较多的是酶法脱毛和保毛脱毛。
(3)无铵脱灰技术[2]。主要有:采用非铵盐脱灰剂脱灰、CO2脱灰等。
(4)白湿皮加工技术[3-6]。采用这一技术的好处是,可以节约大量的铬鞣剂,皮屑的经济价值高,较易实现资源化。目前,国外的白湿皮技术主要有:①铝鞣白湿皮的加工方法;②聚丙烯酸酯)铝盐鞣法)罗门哈斯公司方法;③硝酸铝+山梨醇鞣法)法国皮革技术中心(CTC)方法;④硅酸(铝)盐法;⑤Feliderm w鞣剂鞣法;⑥有机鞣剂鞣法(包括醛类、多酚化合物及合成鞣剂鞣法)。
(5)新型铬鞣技术。这类技术是在传统的铬鞣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主要有:以提高铬的吸收为目的的高吸收铬鞣技术[6]、以消除或削减中性盐用量为目的的无盐浸酸技术、不浸酸铬鞣技术、以回收铬鞣剂为目的的废液循环利用技术以及少铬鞣制技术等。这些制革清洁生产技术,大都已被工业生产所采用。
(6)无铬鞣革技术。是用其他鞣剂代替铬鞣剂鞣革的技术,主要有:植-铝结合鞣革技术、植醛结合鞣革技术等。其中,植铝结合鞣革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一种无铬鞣革技术。
(7)水基涂饰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利用新的合成技术,合成水基的涂饰材料,消除有机溶剂和游离甲醛,减少整饰过程中的大气污染。
212国内
总体来看,国内近些年来所发展的制革清洁生产的单元技术已与国外水平相当,个别的已经超过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制革清洁生产的单元技术主要有:
(1)基于酶制剂的制革生物技术[7-20]。这一单元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运用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现代分离纯化方法等科学方法获取目标功能酶产生菌,制备出具有专一性强的高效专用酶制剂。这种酶制剂还可以根据需要与已有的酶制剂进行复配,得到能够应用于制革全过程的系列专用酶
制剂,以替代或部分替代制革过程中的污染物,实现制革清洁生产。在这一单元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国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出专一性强、纯度高、催化效率高的系列专用酶制剂;第二,革新工艺技术,优化工艺条件,全面应用系列专用酶制剂。
(2)废液循环利用技术。按照现在的观点,制革废液的循环利用符合节约型、循环型经济的要求,也符合绿化学的要求。四川大学张铭让,潘君等人[21]通过对工艺过程及材料等的优化,建立了一套稳定的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封闭式浸灰废液循环体系。但卫华研究了灰碱脱毛法,开发出变型少浴灰碱脱毛法[22]。经大生产验证,按此优化工艺生产的猪正面服装革,松面率低于115%,可节约硫化钠5%~40%,减轻了硫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3)铬鞣技术。围绕减少三价铬的使用量和排放量,制革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已经开发出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的系列清洁化单元技术,比较典型的有:高吸收铬鞣技术[23,24]、无盐浸酸技术[25,26]、不浸酸技术[27,28]、少铬鞣法[29-31]、无铬鞣法[32,33]、白湿皮加工技术[34-38]以及稀土-植物鞣剂结合鞣制皮革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与生态铬鞣技术配套的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已经开发出系列配套材料。
4国内外制革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
(1)引入生态设计,建立从设计、制造到使用的皮革产品的生命全过程的环境保证体系;
(2)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先进的制革新技术结合,开发制革生物技术,从源头治理制革污染;
(3)从研制绿皮革化学品入手,解决外源性化学物质带来污染的问题;
(4)重视制革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及其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构建新的产业链,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5制革清洁生产的未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业生产包括制革生产,将必然走向无害化和生态化。
511四大目标
在未来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制革清洁生
插销螺母48皮革科学与工程第16卷
产应达到以下目标:
(1)研究开发出资源节约型的工艺技术
在工艺开发方面,主要应该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缩短生产周期;第二,节约资源。原料皮的利用率要争取由现在的不到30%,提高到80%以上;第三,应用新设备、新材料对工艺进行革新。
(2)实现清洁、生态的制革生产过程
要尽快建立制革清洁生产基本模式,这种模式应是一系列成熟度高、可靠性好的清洁生产技术的单元技术的集成和创新。目前已有的技术也许还不能构建出比较理想的制革清洁生产模式,但可以将自主研究开发与技术集成创新结合起来,逐步推进。
(3)制造出符合生态要求的皮革及其制品
未来的制革清洁生产的皮革产品必须是生态皮革。生态皮革也是一个阶段性的概念,在目前阶段,生态皮革就是符合欧美规定的生态指标要求的皮革。今后,可能应该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皮革。
(4)全面建设循环型经济的/大皮革0产业
大皮革产业,就是在现有的皮革产业的基础上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纵向延伸是指延伸皮革产业的产业链,上游向生态养殖方面发展,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发展特种原料皮的生产,搞好已有家畜品种的改良;下游向皮胶原的深加工发展,向回收废弃皮革制品的综合利用发展。横向扩展,主要是
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开拓皮革的新用途以引导消费。512三个转变
要实现未来制革清洁生产的/四大目标0,就必须在指导思想上实现/三个转变0,即:
(1)变环境的局部改良为包括生态设计在内的全员环境管理
由于制革清洁生产技术还不够系统化,所以,尽管制革清洁生产的单元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局部地、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制革行业的污染状况,但是,还没有达到制革清洁生产的要求。今后,应该在行业内部倡导引入生态设计的方法,在企业内部推行全员的环境管理。
(2)变制革废水的终端控制为过程控制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制革废水经过终端处理而达标排放,不能算是清洁生产。要实现清洁生产就必须将制革工业废水的终端控制转变为过程控制,在制革生产过程中,不用或尽量少用有毒有害的皮革化学品,尽量减少皮革化学品的用量,降低废水用量,降低制革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不断提高工序达标率。
(3)变资源的有效利用为节约、洁净和有效的利用
过去,制革工业所使用的原材料、皮革化学品,主要侧重于有效,而对是否节约、是否洁净(就是没有污染)不很关心。要实现清洁生产就必须将资源的有效利用转变为节约、洁净和有效的利用。
6结束语
回顾过去,皮革行业的空前发展,留下了污染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的遗憾;纵观现在,皮革清洁生产的呼声日渐高涨,皮革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断取得进展,但仍有诸多难题未能根本解决,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展望未来,皮革产业必将借助于高科技的神力,实现皮革清洁生产。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皮革行业必将跻身于绿工业行列,皮革行业前程似锦。
参考文献:
[1]但卫华,张铭让,王坤余.我国皮革工业的发展及其对农
林牧副渔业的依赖性[J].中国皮革.1998,27(8):3)  6. [2]张铭让,林炜.绿化学和技术与皮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J].中国皮革,2001,30(1):5-8.
[3]张宗才,张铭让.制革清洁生产技术与工业生态环境[J].
北京皮革,2000,3:57-63.
[4]唐丽玲,张铭让.绿化学在制革中的应用[J].皮革化
工,1999,16(1):22-24.
[5]但卫华.制革工业的清洁化生产途径[J].中国皮革,
1998,27,(6):3-6.
[6]石碧,陆忠兵.制革清洁生产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4.
[7]李志强.酶法脱毛机理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0.
[8]但卫华,张铭让,单志华,等.猪服装革酶法脱毛工艺板
块的研究[J].中国皮革,2001,30(3):4)7.
[9]但卫华,张铭让,单志华,等.猪服装革酶法脱毛工艺板
块的研究(续)[J].中国皮革,2001,30(7):13-14. [10]李彦春,张铭让,李天铎,等.酸性酶软化法的研究[J].
中国皮革,2000,29(5):29)31.
[11]汪建根,张中玉,陈超莹,等.少硫化钠酶脱毛工艺的研
究[J].中国皮革,2001,30(5):29)32.
[12]余凤湄,李志强,程海明,等.蓝湿革的酶软化研究[J].
皮革科学与工程,2003,13(1):37)40.
硅片清洗[13]但卫华,曾睿,但年华,等.基于酶制剂的猪皮前处理技
术(I))))猪皮前处理工艺板块的设计与优化[J].中国皮革,2004,33(21):1)  4.
(下转第70页)
49
第1期但卫华,等:皮革清洁生产的现在与未来
增收2819万元,提高了山羊皮革附加值,经济效益显著。
312社会效益
山羊皮家具革新产品开发成功,并实现了产业化,为山羊皮增加了新的品种,为面积大、残次山羊的皮到了出路,缓解了牛皮沙发革供应紧张现状,扩大了山羊皮革内外销市场,企业增收,国家增汇、增税。
4结论
1)山羊皮家具革项目开发研究是成功的。山羊皮家具革开发成功,并实现产业化,产品质量符合GB/T16799-1997家具用皮革(猪、牛皮)国家标准。
2)当今真皮中高档沙发国内外十分流行,其革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
3)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4)山羊皮家具新产品生产,一般制革厂不需要增添制革专用设备或少量增加机器设备,容易推广应用。
5建议
现行家具用皮革国家标准,范围是猪、牛皮家具革,尚无山羊皮家具革国家标准,建议有关标准化主管部门立项,制订相应的山羊皮家具革(沙发革)地方标准或国家标准,以填补该领域的空白。
参考文献:
[1]成都科技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制革化学及工艺学(上、
下册)[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2.
[2]张家长,戴红.皮革清洁技术与环境[J].皮革科学与工
程,1997,7(1):24-28.
[3]周华龙.皮革化工材料[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149-150.
[4]蒋维祺.皮革成品理化检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1999.123-134.
(上接第49页)
[14]彭必雨,于志淼.酶在制革中的应用[J].中国皮革,
1999,28(23):19)22.
[15]魏世林.实用制革工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461)462.
[16]杨国泉.酶制剂应用综述[J].中国皮革,1992,21(8):
35)38.
[17]但卫华,曾睿.猪皮臀部处理工艺技术的研究[J].中国
皮革,1996,25(3):15-17.
[18]吴琪.生物技术和清洁化生产)))酶在制革生产中的新
观念[J].中国皮革,2000,29(9):3-4.
[19]尹岳涛,杨承杰,俞志洪,等.采用新型酶制剂脱毛生产
耐水洗、耐干洗猪反绒服装革[J].中国皮革,2001,30跨越障碍物
(11):19-23.
[20]刘彦.制革用酶制剂研究新探索[J].皮革科学与工程,
1998,8(1):11-14.
[21]潘君.清洁化制革工艺)))毁毛废液、复灰废液、铬鞣废
液的循环利用[D].四川大学,1998.
[22]但卫华.猪皮灰碱法脱毛[J].中国皮革.1998,27(11):
14)16.
[23]李国英,罗怡,张铭让.高吸收铬鞣机理及其工艺技术
(I))))高吸收铬鞣机理探讨[J].中国皮革,2000,29
(1):20-22.
[24]李国英,罗怡,张铭让.高吸收铬鞣机理及其工艺技术
(II))))高pH值铬鞣工艺研究[J].中国皮革,2000,29
(19):20-22.
[25]单志华,王智.无盐浸酸及助剂的研究[J].中国皮革,
1998,27(10):5-7.
[26]王智,单志华,尤剑蓉.无盐浸酸与铬鞣[J].皮革科学
与工程,2000,10(3):13-17.
[27]陈占光,陈武勇.不浸酸铬鞣机理探讨[J].中国皮革.
2002,31(11):19-22.
[28]陈占光,陈武勇.不浸酸铬鞣剂的研制及性能表征[J].
中国皮革,2001,30(23):6-10.
[29]曾少余,石碧,何有节,等.无铬少铬鞣法生产山羊服装
革[J].中国皮革,1997,26(5):3-5.
[30]但卫华,曾建平,孙景红,等.少污染绵羊服装革的研制
[J].中国皮革,2002,31(9):25-29,32.
[31]吕欣.少铬污染铬鞣新工艺[C].第四届亚洲国际皮革
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中国北京.1998.
[32]王远亮,何先祺.植-铝结合鞣机理研究[J].中国皮革,
1995,24(9):4-9.
[33]石碧,范浩军,何有节,等.有机鞣法生产高湿热稳定性
轻革[J].中国皮革,1996,25(6):3-9.
[34]王全杰.研究推广剖白湿皮工艺提高猪牛皮革质量档次
[J].中国皮革,2000,29(3):14-17.
[35]王秀荣,王嘉图,胡新华.白湿皮系统制革综述[J].四川
皮革,1996,18(5):22-27.
电弧螺柱焊机[36]张廷有,陈华林,张团社,等.铝预鞣白湿皮研究[J].中
国皮革,1997,26(4):29-31.
[37]张廷有,刘芳,张茂辉,等.铝预鞣白湿皮工艺的成革面
积得率[J].皮革科学与工程,1998,8(4):22-25. [38]程海明.白湿皮鞣制技术进展[J].西部皮革,2002,22
(2):49-52.
70皮革科学与工程第16卷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4:50: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290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皮鞋皮的种类
标签:皮革   生产   制革   技术   工业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