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 2252)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泵与风机是将原动机的 的机械。( )
A .机械能转换成流体能量
B .热能转换成流体能量
C .机械能转换成流体内能
D .机械能转换成流体动能
2. 按工作原理,叶片式泵与风机一般为轴流式、混流式和( )。 A.滑片式
B.螺杆式
C.往复式
D.离心式
3. 某台泵的转速由3000r/min 上升到3500r/min ,其比转速( ) A .增加
B .降低
C .不变
D .有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不可能不变
4. 中、高比转速离心式泵与风机在推导车削定律时,对车削前后的参数关系作了如下假设( )
A .2
'22'22'
2D D b b ,b b == B .e 2,'e 2,2
'22'2,D D b b ββ==,出口速度三角形相似 C .,b b 2'
2=e
2,'e 2,ββ=,出口速度三角形相似 D .叶轮在车削前后仍保持几何相似
5. 低比转速离心式泵与风机在推导车削定律时,对车削前后的参数关系作了如下假设( )
A .2'22'22'2
D D b b ,b b == B .e 2,'e 2,2
'
22'2,D D b b ββ==,出口速度三角形相似 C .,b b 2'
2=e
2,'e 2,ββ=,出口速度三角形相似 D .叶轮在车削前后仍保持几何相似
6. 下述哪一种蜗舌多用于高比转速、效率曲线较平坦、噪声较低的风机 ( )
A.平舌
B.短舌
C.深舌
D.尖舌
7. 某双吸风机,若进气密度ρ=1.2kg/m 3,计算该风机比转速的公式为( ) A.43
v
y p q n n = B.43v y )p 2.1(2q n n =
C.43v y )p 2.1(q n n =
D.43
v
y p 2
q n n =
8. 某单吸风机,若进气密度ρ=1 kg/m 3,计算该风机比转速的公式为( ) A.43
v
y p q n n = B.43v y )p 2.1(2q n n = C.43
v
y )p 2.1(q n n = D.43v y p 2q n n =
9. 轴流式泵与风机属于( )的泵与风机。
A.高比转速
B.低比转速
C.高扬程(全压)、大流量
D.低扬程(全压)、小流量
10. 比转速是一个包括( )等设计参数在内的综合相似特征数。
A. 流量、转速、汽蚀余量
B. 流量、压头、效率
C. 功率、压头、转速 D 、 流量、压头、转速
11. 汽蚀比转速是一个包括( )等设计参数在内的综合相似特征数。
A. 流量、转速、汽蚀余量
B. 流量、压头、效率
C. 功率、压头、转速 D 、 流量、压头、转速
12. 比转速相等的泵( )相似
A.几何
B.运动
C.不一定
D.工况相似
13. 某台风机的转速由1750r/min 上升到1980r/min 时,其比转速( )
A .增加
B .降低
C .不变
D .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
14. 离心式泵与风机比转速增加时,其性能曲线( )
A.由陡峭变平坦
B.由平坦变陡峭
C.与比转速无关 (D )与比转速范围有关
15. 轴流式泵采用出口端节流调节方式,在节流调节中,随着流量的不断减小,其消耗的轴 功率将( )
A .不断增大
B .不断减小
C .基本不变
D .增大或减小,不变均有可能
16. 轴流式泵与风机的叶片加工成扭曲形是为了( )
A .增加叶片强度
B .增加叶片刚度
C .使叶顶至叶根处扬程相等
D .避免泵与风机振动
17. 轴流式风机采用出口端挡板节流调节方式,则随着挡板关小,风机流量减小,风机所消耗的轴功率将( )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基本不变
D.增大、减小或不变均有可能
18. 轴流式泵与风机在定转速下运行时,为了避免启动电流过大,通常在( ) A.阀门稍稍开启的情况下启动
B.阀门半开的情况下启动
C.阀门全关的情况下启动
D.阀门全开的情况下启动
19. 对动叶可调的轴流式风机,为了避免启动电流过大,应( )启动。
A.关闭动叶片
B.全开动叶片
C.半开动叶片
D.将动叶片调到效率最高的角度
20. 在轴流式泵与风机的叶轮速度三角形中,速度( )
A.v 1=v 2, u 1=u 2, w 1a =w 2a
B.w 1=w 2, u 1=u 2, v 1a =v 2a
C.u 1=u 2, v 1a =v 2a , w 1a =w 2a
D.v 1u =v 2u , u 1=u 2, v 1a =v 2a
21. 一般情况下,轴流式泵与风机比离心式泵与风机的流量( )。
A. 小
B. 大
C. 相等
D. 不能比较大小
22. 动叶调节轴流式风机启动时,动叶与管路上的挡板状态为( )
A.全部打开
石墨舟B.全部关闭
C.动叶打开,挡板关闭
D.挡板打开,动叶关闭
23. 泵与风机几何相似,表示原型与模型的泵与风机( )
A .叶轮直径互成比例
B .叶轮时、出口宽度互成比例
C .结构形式一样
低压有源滤波D .各过流部件对应线性尺寸成同一比例,对应安装角相等,叶片数目相等
24. 几何相似的一系列风机,无因次性能曲线( )
A.不同
B.相同
C.形状与转速有关
D.工况相似时相同
25. 泵与风机的运动相似,即( )
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A.同名速度的大小相等
B.同名速度三角形相似
C.几何尺寸成正比
D.雷诺数相等
26. 泵与风机几何相似,表示原型与模型的泵与风机( )
A .叶轮直径互成比例
B .叶轮进、出口宽度互成比例
C .结构形式一样
D .各过流部件对应线性尺寸成同一比例,对应安装角相等,叶片数目相等
27. 用一台离心泵输送清水时,当水温升高时,( )
A.有效汽蚀余量增加
B.必需汽蚀余量增加
C.有效汽蚀余量减少
D.必需汽蚀余量减少
28. 某水泵转速不变,当输送的水温增加时,泵最高效率点的扬程值( )
A .增加
B .降低
C .先增加后降低
变压器防盗锁D .不变
29. 某风机转速不变,当输送的气体温度增加时,最高效率点的全压值( )
A .增加
B .降低
C .先增加后降低
D .不变
30. 某水泵,转速不变,当输送的水温增加时,泵最高效率点的扬程值( )
A .增加
B .降低
C .先增加后降低
D .不变
31. 泵管路特性方程2v st C q H H ϕ+=中,
H C 是表示当管路输送的流量为q v 时, 的液体所需的机械能( )
A .单位时间所通过管道
B .单位重量
C .单位体积
D .单位质量
32. 当叶轮出口直径相同,转速相同,且泵的流量大于零时( )
A .后弯式叶轮的∞T H 最大
B .前弯式叶轮的∞T H 最大
C .径向式叶轮的∞T H 最大
D .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33. 选择原动机功率P M 的计算公式为 。(k -电动机容量富余系数)( )
A .η1000p q k v
B .m t v 1000p q k ηη
C .g tm v 1000p q k ηηη
D . g
tm v 1000p q ηηη 34. 离心式泵的能量方程式为( )
A .T,22u,11u,1H (u v v )g u ∞∞∞=-
B .T,22u 11u 1H (u v u v )g
∞=- C .∞∞=T,T V,T,H gq M ρ D .T,22u,11u,1H (w v w v )g ∞∞∞=
- 35. 若纵坐标为泵的扬程H ,横坐标为流量q v ,只有在曲线 上的各工况点,满足比例定律。( )
A .2v 21q K K H +=
B .2v
H Kq = C .2C st v H H q ϕ=+ D .2v C q H H ϕ+= 36. 出于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考虑,离心泵不宜采用 调节方式。
A .出口端节流调节
B .入口端节流调节
C .液力耦合器变速调节
医疗保健器具
D .变速电动机调速
37. 由于离心风机本身的结构构造上的条件所限,所以至今末能采用( )
A . 节流调节方式
B .入口导流器调节方式
C . 变速调节方式
D .动叶调节方式
38. 两台大小不同的风机串联运行,串联工作点的全压为P 串。若去掉其中一台,由单台风机运行时,工作点全压分别为P 大与P 小,则串联与单台运行的全压关系为( )
A .P 串=P 大+P 小
B .P 串>P 大+P 小
C .P 大<P 串<P 大<P 小
D .P 大<P 串<P 大+P 小
39. 两台不同大小的泵串联运行,串联工作点的扬程为H 串,若去掉其中一台,由单台泵运行时,工作点扬程分别为H 大或H 小,则串联与单台运行间的扬程关系为()
A.H 串=H 大+H 小
B.H 串>H 大+H 小
C.H 大<H 串<H 大+H 小
D.H 小<H 串<H 大+H 小
40. 两台同性能泵并联运行,并联工作点的参数为q v 并、H 并。若管路特性曲线不变,改为其中一台泵单独运行,其工作点参数为q v 单、H 单。则并联工作点参数与单台泵运行工作点参数关系为( )
A.q v 并=2q v 单,H 并=H 单
B.q v 并<2q v 单,H 并>H 单
C.q v 并<2q v 单,H 并=H 单
D.q v 并=2q v 单,H 并>H 单
41. 两台同性能泵串联运行,串联工作点的参数为q v 串、H 串。若管路特性曲线不变,改为其
中一台泵单独运行,其工作点参数为q v 单、H 单。则串联工作点参数与单台泵运行工作点参数关系为( )
A.q v 串=2q v 单,H 串=H 单
B.q v 串<2q v 单,H 串>H 单
C.q v 串<2q v 单,H 串=H 单
D.q v 串=2q v 单,H 串>H 单
42. 离心式风机采用出口端挡板节流调节方式,则随着挡板关小,风机流量减小,风机消耗的轴功率将( )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基本不变
D.增大、减小或不变均有可能
43. 离心式泵与风机在定转速下运行时,为了避免启动电流过大,通常在( )
A.阀门稍稍开启的情况下启动
B.阀门半开的情况下启动
C.阀门全关的情况下启动
D.阀门全开的情况下启动
44. 当一台泵的q v —H 曲线没有驼峰时,通过出口端节流调节关小阀门时,泵的流量q v 和扬
程H 的变化为( )
A.q v 与H 均减小
B.q v 与H 均增大
C.q v 减小,H 升高
D.q v 增大,H 降低
45. 对于具有不稳定区性能曲线的风机,采用____调节方式发生不稳定运行的可能性最大( )
A.节流
B.入口导叶
C.动叶
D.变速
46. 锅炉给水泵把除氧器内的水送到锅炉汽包内,当汽包内液面压力升高时,锅炉给水泵工作点流量q v 和扬程H 的变化是( )
A.q v 加大,H 升高
B.q v 减小,H 降低
C.q v 加大,H 降低
D.q v 减小,H 升高
47. 泵与风机的实际工作点应落在( )点附近,工作才最经济。
指纹鼠标A. 最大压头
B. 最大功率
C. 最高效率
D. 最大流量
48. 若对轴流式泵采用出口端节流调节方式,则在节流调节中,随着流量的不断减小,其消耗的轴功率将( )
A .不断增大
B .不断减小
C .基本不变
D .增大或减小,不变均有可能
49. 出于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考虑,离心泵不宜采用 调节方式。
A .出口端节流调节
B .入口端节流调节
C .液力耦合器变速调节
D .变速电动机调速
50. 由于离心风机本身的结构构造上的条件所限,所以至今未能采用( )
B . 节流调节方式 B .入口导流器调节方式
C .变速调节方式
D .动叶调节方式
41. 驼峰型q v -H 性能曲线的特点是:在曲线最高点K 点( )
A .为不稳定工作点,其余均为稳定工作区域
B .右侧为不稳定工作区域
C .附近为不稳定工作区域
D .左侧为不稳定工作区域
51. 泵空载运行时,q v =0,对应的( )
A.轴功率P=0
B.有效功率P e =0
C.容积损失功率ΔP v =0
D.机械损失功率ΔP m =0
52. 对 902e =β的径向式叶片,无限多叶片离心式泵的理论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曲线为
( )
A .水平直线
B .自左向右下降的直线
C .自左向右上升的直线
D .自左向右上升的曲线
53. 流动功率指轴功率减去( )
A .m P ∆
B .v P ∆
C .h P ∆
D .三者之和
54. 有效功率指轴功率减去( )
A .m P ∆
B .v P ∆
C .h P ∆
D .三者之和
55. 离心泵输送含有杂质的液体时,按是否有前、后盖板区分的叶轮形式不宜采用( )
A .封闭式
B .半开式
C .开式
D .全不宜采用
56. 罗茨风机是依靠两个外形呈“8”字形的转子,在旋转时造成工作室 改变来输送气体的。
A .势能
B .内能
C .动能
D .容积
57. 20.驼峰型q v -H 性能曲线的特点是:在曲线最高点K 点( )
A .为不稳定工作点,其余均为稳定工作区域
B .右侧为不稳定工作区域
C .附近为不稳定工作区域
D .左侧为不稳定工作区域
58. 与前弯式叶片相比,后弯式叶片的反作用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