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要求
1、洞口削坡应严格按照明挖要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作业,洞脸边坡一般设置马道,在马道外侧设挡碴墙,亦可设积石槽,同时作好坡面的防护加固及坡面排水等工作。 2、洞室开挖进洞前,应对洞脸上部岩石表面进行锚、喷支护,顶部设置防护挡栏,并对洞脸部位岩体的稳定性进行检查后方可开挖洞口。 3、洞口宜选在Ⅰ、Ⅱ类围岩体中,若在Ⅲ类甚至Ⅳ类围岩中进行开挖时,除按规定对洞口进行加固外,还必须在洞口搭设明拱排架或混凝土明拱(混凝土明拱或明拱棚架应伸出洞口5~7m,高陡边坡伸出距离还应适当加大)。
4、自洞口计起,当洞挖长度不超过15m~20m时,应依据地质条件,断面尺寸,及时作好洞口的临时性或永久性支护。支护长度一般不小于10m,当地质条件不良,全部洞身应进行支护时,洞口则应采用永久性支护。
5、在洞室和洞室交叉地段,宜采取先小洞后大洞的原则组织施工,在贯通前必须优先安排锁口锚杆的施工,并根据地质情况进行喷混凝土,以确保稳定。
6、特大断面洞室,宜分层开挖并对上层开挖部位支护结束后方
能进行下层开挖,以保持围岩稳定。
7、保证洞内照明充足,加强通风换气,以增加洞室的清晰度,便于围岩观察。
二、斜、竖井开挖作业
1、开挖施工前必须先进行锁口锚杆施工。
2、在井口设置挡水设施和可靠的工作平台。
3、井口必须设置高度不低于1.2m的防护围栏并用高度不低于0.5m的档脚板封闭。
4、井壁应设置人行爬梯,爬梯应锁定牢固,踏步平齐,设有防护拱圈和休息平台。
5、作业面与井口应有可靠的通讯装置和信号装置。
6、井深大于10m时应设置通风排烟设施。
7、正井法施工,应沿井壁设置躲避安全洞或移动式安全防护棚。
8、反井法施工,应在井下口留有足够的存渣场地,设有足够的照明。存渣场地应设置围栏和警告标志,利用爬罐、吊罐作业时,罐内应备有氧气袋。
9、洞室开挖中如遇漏水和淋水地段,应有防水、排水措施。
三、不良地质地段的开挖
1、根据设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向作业人员进行交底。作业现场应有专职安全人员进行监护作业。
2、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和量测现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变
化情况,并在构造复杂、地下水丰富和地下建筑物的关键部位(进水口、闸门井、调压井室、渐变段、地下厂房、主支洞室交汇处等),埋观测仪器,随时测量围岩变形,及时预报岩体稳定情况。
3、在不良的地质地段开挖洞室,应短进尺、弱爆破,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4、在严重断层裂隙带应采用“锚、网、喷”的强支护施工方法。
5、在松软岩层中应采用喷混凝土与钢拱架联合支护。
6、支护作业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待支护稳定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收割机卸粮筒
7、当出现围岩发生涌水、塌方及岩爆等征兆时,所有作业人员应立即撤至安全地带。
动态秤8、在完成一个开挖作业循环时,应全面清除危石,及时支护,防止掉块。
9、软弱、松散破碎带施工应超前支护,待超前支护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作业。
10、在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应做好地质变化、地下水类型和涌水量预报工作,并设置排水沟、积水坑和充足的抽排水设备。
11、在不良地质段施工应按所制定的临时安全用电方案实施,设置漏电保护器,并有断、停电应急措施。
四、安全支护
1、地下洞室开挖中,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施工进度、围岩监
测等情况,结合洞室用途和掘进方法的要求,确定对围岩进行稳定加固的支护方式和支护时间。
2、洞井的支护工作应根据地质条件,洞室结构断面尺寸、开挖工艺、围岩暴露时间等因素做出支护黄光制程
设计,制定详细具体的施工说明书并向施工人员交底。
3、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支护措施的规定及时进行支护,一般应在围岩出现有害的松弛变形之前支护完毕。
4、每次开挖爆破后,都应对支护进行检查维护,使之保持良好的受力状态。
5、对于特殊不良地质地段的临时支护,应结合永久支护进行,即在不拆除或部分拆除临时支护的条件下,进行永久支护。
五、喷锚支护
1、施工前应通过现场试验或依工程类比法,制定合理的锚杆参数。
2、岩石渗水较强地段,喷射混凝土之前应设法把渗水集中排出,喷后钻排水孔,以防喷层脱落伤人。
saba-018
3、喷锚工作结束后,应指定专人检查喷锚质量,如喷层厚度以及有无脱落、变形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构架支护
构架支撑包括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其架设应满足下列要求:
1、采用木支撑时应严格检查材料质量。
2、支撑立柱应放在平整岩面上,一般应挖柱窝。
3、支撑和围岩之间必须用板、楔或小型混凝土预制块塞紧。阀门手轮
4、危险地段,支撑应紧随开挖面进行,必要时可先设临时立柱。
5、预计难以拆除的支撑应采用钢支撑。
6、支撑应经常检查,发现杆件破裂、倾斜、扭曲、变形及其它异常征兆时,应仔细分析原因,采取可靠措施进行处理。
七、冒顶、坍塌安全处理
1、查清原因,制定具体处理方案迅速处理。
2、地下水活动强烈地段,应先治水后治塌。
3、准备好畅通的撤离通道,备足施工器材。
4、处理工作开始前,应先加固好塌方段两端未被破坏的支护或岩体。
5、处理坍塌,一般宜先处理两侧边墙,然后再逐步处理顶拱。
6、施工人员应位于有可靠的掩护体下进行工作;作业的整个过程应有专人现场监护。
7、随时观察险情变化,及时修改或补充原订措施计划。
8、开挖与衬砌平行作业时的距离,应按设计要求控制,但一般不得小于30m。
八、有毒、有害因素的检测与通风
1、地下工程开挖应对作业现场有毒、有害气体(CO、CO
超级管道2、C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