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从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概览、场景应用、商业落地分析、现存问题,以及发展建议等方面,探索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从道路测试向示范应用到最终的商业化落地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
脉冲信号0 引言
2022年对于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8月1日,国内首部智能网联汽车地方法规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多家智能网联车企纷纷上路测试,意味着深圳自动驾驶离商业落地再进一步。
1 政策概览
从梳理2018年至2022年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出台的数量可以发现整体呈上升趋势,相关政策要求在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智能零部件供应链重点企业,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落地政策体系。
2022年6月,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将智能网联汽车列为“20+8”产业集之一。随后,又发布了《深圳市培育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行动计划(2022-2025年)》,要求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重点任务是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商业运营落地,完善基础设施服务,构建法规标准体系。
2022年8月1日,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在国内首次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登记、上路行驶等事项作出了具体规定。
2022年10月9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深圳市关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意见旨在增加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协同集聚发展以及扩大多元场景应用。
2022年11月9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公安交警局联合印发《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及应用。
由于一系列政策支撑,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从道路测试再到示范运营快速过渡,同时也为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上路的试点申请提供了必要条件,在《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申请试点城市要具备良好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基础。
2 场景应用
深圳市是全球首个公共出租车全面电动化的城市,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走在全国前列。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深圳市累计开放201.37公里测试示范道路,共向百度、小马、安途智驾等13家企业发放了195张测试示范通知书。南山、福田、坪山等各区都在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落地,已面向市民开通Robotaxi出行服务。妈湾智慧港也已进驻38辆无人集卡,实现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
2.1 智慧出租
22年上半年,百度 Apollo 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正式落地深圳市创新高地——南山区,面向市民提供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出行服务。百度已经实现北上广深超一线城市的
服务全覆盖。示范应用路线覆盖深圳湾万象城、保利文化广场、人才公园等核心地段,可为周边生活区、商业区、休闲文化区等提供人工智能出行服务。未来,“萝卜快跑”运行路线将持续扩增,出行服务区域内站点规模目标达300个以上,能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公共交通接驳、假日商圈接送等日常出行需求。
22年年中,小马智行也在南山区开启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示范运行,深圳市民可通过 PonyPilot+ App呼叫用车。运营初期阶段,“PonyPilot+” 在深圳开放近50个上下站点,覆盖地铁站、高铁站等交通枢纽,以及公园、医院、商圈、住宅小区等高频出行目的地。目前规模化运营的自动驾驶车辆已超过200辆,未来将落地更多自动驾驶车辆,探索更多新场景。
未来,南山区将以“多场景智能网联汽车应用”为引领,重点打造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创新工场,加快推进智能网联公交车、智能网联出租车、智能网联物流车等应用示范项目落地;推动在2025年之前,实现全区道路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及示范运营活动开放。
2.2.智慧港口
作为我国首个传统码头升级改造成的自动化码头,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首个 5G 绿低碳智慧港口,妈湾智慧港已投入38台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实现自动驾驶作业,妈湾智慧港区占地面积 98.36 万平方米,泊位岸线总长 1930 米,共有 5 个泊位,可靠泊世界最大型集装箱班轮。妈湾智慧港投入使用以来,深圳海关持续释放改革红利,通过系统集成、功能优化、政策叠加、流程再造,实现了对妈湾智慧港口岸通关和海关监管的“双加速”。目前,以西部港区为枢纽港的“湾区组合港”航线共 18 条,多点挂靠 320 个码头,累计进出口集装箱达 17 万标箱,成为大湾区众多生产企业进出口首选通关模式,被列入国家首批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点。
2.3 低速无人车
2021年11月由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协会牵头低速无人车领域超过57家单位和112位专家共同编制《低速无人车城市商业运营安全管理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这是一部专为自动驾驶低速无人车服务场景应用而编制的首创性标准。自动驾驶技术除了应用在常规的乘用车领域,也常应用于一些限定和低速场景,比如物流配送、共享出行、公共交通、环卫作业、无人零售等领域。例如一清创新是一家来自南山粤海街道的无人驾驶企业,形成了“无
人物流车为主、载人接驳等各类特种无人车为辅”的产品布局,推出了低速无人物流车(“夸父”)、低速载人接驳车(“雪狮”)、无人清扫车(“云展”)、无人安防车、多融合传感器等创新型产品,可实现L4级自动驾驶,目前已在百余个园区示范应用,累计运行里程超100万公里。九天创新(广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智慧清洁机器人产业化,致力于成为低速无人驾驶场景化商用清洁解决方案引领者。其产品“璇光一号”、“揽尘一号”已经在多个物流园区、产业园区投入常态运行。
3 商业落地分析
截至22年8月,深圳全域累计开发测试道路里程201.37km,覆盖9个行政区,吸引AutoX、美团、轻舟智航、新石器、白犀牛、深蓝科技等30家企业,共发放135张测试牌照,累计测试里程91万公里。已落地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小巴、无人出租、无人物流、无人配送、无人零售等应用场景。商业化的逐步落地离不开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支撑机构的努力,下面对各方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落地进行分析。
路障灯
3.1 深圳政府加快推进配套法规及标准体系建设
22年11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深圳市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是继2022年8月全国第一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生效后,推进《条例》各项法规高效实施的一部重要的配套政策。《实施方案》明确了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路径图,即到2022年底,测试示范车辆达到300辆,开放道路里程达到300公里以上;到2023年底,推出“双百示范”工程,即100辆以上自动驾驶出租车和100辆智能网联公交车,打造全国首个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全城开放的示范城市;到2025年底,率先实现“一城千辆”,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打造全国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城市标杆。
表1 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支撑
保温碗文件名称 | 主要内容 |
《深圳市关于贯彻落实<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的实施意见》深交规〔2018〕4号 | 黄粉虫筛选机进一步细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申请条件,明确审核申请的流程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
《深圳市关于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的指导意见》深交规〔2020〕6号 |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细分领域的发展现状,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研发创新及落地,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在细分场景的应用示范,结合深圳市工作实际,对《实施意见》进行补充及延伸。 |
《深圳市培育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行动计划(2022-2025年)》 | metal dome落实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领域的重点突破内容,明确产业基础研发方向,培育一批智能零部件供应链重点企业。 |
《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 | 该条例是深圳市在新兴产业领域的重要立法,也是中国首部规范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对智能网联汽车的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准入和登记、使用管理等作了全面规定,推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 | 对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申请条件、申请程序、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事故和违法处理做了明确规定。 |
引道结构图《深圳市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明确了三个阶段的具体目标。整体围绕“1+1+N+1”四大方面,即1套创新的管理制度,1项高质量发展服务能力,N项规模化的特场景应用和1个可持续的资金保障体系,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 |
| |
3.2 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布局辐射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