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阅读: 评论:0

《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Rolling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61030110
抗菌防臭袜总学时及其分配:总学时32,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验0学时学分数:2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任课学院、系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系
课程负责人:
摄像机外壳
编制日期:电子念佛器
一、课程简介
课程定位:《轧制技术》是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塑性加工力学、材料加工金属学、材料加工摩擦学为基础,以钢铁产品轧制流程为主线,研究各类型钢材的生产工艺,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属塑性加工的基本规律,掌握典型轧制工艺设计,能综合运用以前所学各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轧钢设备操作和工艺技术问题,为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准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并为毕业后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轧钢生产的基本知识、轧制理论基础、各类钢材生产(型、线材生产,板带钢生产,钢管生产)的工艺过程和工艺规律、轧钢生产工艺的基本问题、国内外轧钢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成就与新发展。压线板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
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了解和熟悉各类钢材的生产工艺过程、工艺规律,掌握轧钢生产的基本知识;了解与掌握工艺分析的基本
177
方法,包括对钢材生产的质量和产量的分析方法以及改进技术经济指标的途径;具有合理组织轧钢生产工艺过程、制定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了解当前国内外轧钢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成就与新发展。
《轧制技术》的具体课程教学目标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见表1。
表1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
注:表中“H(高)、M(中)、L(弱)”表示课程与各项毕业要求的关联度。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教学安排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轧制技术》是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以钢铁产品轧制流程为主线为主线,着重阐述了轧制过程的基本概念、轧制过程中金属的变形规律及各类钢材的生产工艺过程,本课程主要以讲授、课后作业(设计)为主。课堂教学将充分利网络辅助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本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培养环节见表2。
178
1.布置课后作业
在每一章节结束后,布置一次课后作业。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先修后续关系)
先修课程有:《工程制图》、《金属力学性能》、《塑性加工摩擦学》、《塑性成型原理》、《金属学与热处理》等;后续课程包括:《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
五、建议使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动物添加剂
使用教材:
[1]霍晓阳.轧制技术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3.10
教学参考书:
[1]:王廷溥,齐克敏,金属塑性加工学--轧制理论与工艺,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6
六、教学方法与学习建议(授课方式、重点、难点及后续自主学习建议)
《轧制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涉及许多具体的实现方法,同时
179
紧密结合学生的自身专业知识。授课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积极性,部分内容采用自修形式、讨论等形式进行。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引进本课程专业技术发展前沿,让学生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其教学任务的重点和难点均在于学生的实践训练上。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轧钢生产基本知识,合理组织轧钢生产工艺过程、制定工艺规程,为后续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打好基础。
七、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要求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并有具体细则与记录)
基于《轧制技术》教学内容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关联性,制定本课程质量评价方法。课程考试考核总成绩由平时学习表现、过程考核成绩和结课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这种考核方式可大大促进学生对日常教学环节中知识积累和掌握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的学习产出。考试考核方案及权重见表4。
180
181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1:55: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268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课程   教学   学习   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