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 立项目的和意义
我国是铜精矿进口量(详见附件1)和阴极铜产出量(详见附件2)大国,铜精矿中含有的元素在不同程度上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损坏作用。并且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优劣。随着国家环保部关于铜冶炼企业一系列环保政策的出台,铜冶炼企业对生产全过程环保指标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原料含杂质成分、粗铜和阳极铜中杂质含量、硫酸中的汞、砷含量、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含杂成分等对生态环境都会产生严重的破坏。而且进口铜精矿中石棉和天然放射性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伤害。同时,阳极铜中的有害杂质主要为As、Sb、Bi、Ni、S、Fe等,其中As、Sb、Bi对阴极铜生产危害较大,直接影响产品的最终质量。
因此,从保护环境安全、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及保证产品质量角度出发,同
时为规范供需双方经贸行为,减少贸易中异议的产生为目的,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标准作为市场共同遵守的准则。
通过制定协会标准《进口铜精矿有害元素限量规范》,对规范进口铜精矿生产、贸易、加工、贮存和运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人身健康,提升我国阴极铜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
根据有金属工业协会《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协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中协科字【2018】75号)和有标秘【2018】53号的文件精神,协会标准《进口铜精矿有害元素限量规范》的制定工作由铜陵有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牵头起草,中条山有金属集团公司、大冶有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共同起草。计划编号为2018-039-T/CNIA,项目计划起始年为2018年9月,项目完成年限为2019年7月。
3. 起草单位情况
铜陵有公司为国家发改委首批列入符合《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的七家企业之一,是目前国内产业链最为完整的综合性铜业生产企业之一,主要从事铜矿勘探、采选、冶炼和深加工等业务,拥有完整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
本公司铜冶炼原料大部分来源于进口,2017年,仅公司下属金隆铜业和金冠铜业两家冶炼厂进口铜精矿量就有近300万吨,约占全国进口总量的17%;公司生产阴极铜127.8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14.38%。本项目具体将由铜陵有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验中心牵头成立项目组并进行具体的项目研制工作。质检中心是集团公司制定标准的管理部门,已经制(修)订多项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具有丰富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4 主要工作过程
为了做好本标准的制定工作,铜陵有公司接到任务后立即成立了行业标准《进口铜精矿有害元素限量规范》编制小组。落实了负责起草部门、协助起草部门及责任人,在全国有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一协调和指导下,通过检测试验、广泛调研等方式系统地分析了进口铜精矿有害元素含量及石棉和天然放射性对人身影响等情况。其起草工作完成的过程及内容如下:
编制进度和主要工作内容
碱土夜光材料改性材料 时间进度 | 工作内容 |
2018年8月 | 2018年8月21日-2018年8月23日在宁夏银川市召开首次研讨会,对该标准立项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并确立了该标准制定的起草单位、基本架构及技术路线。 |
2018年9月 ~2018年12月 | 前期调研和考察相关企业,充分收集相关数据。 |
2019年1月 ~2019年6月 | 根据获得数据及资料,编写标准文稿。 |
2019年7月 ~2019年8月 | 参加标准初审会,并根据初审意见进行标准内容修改并补充适当内容。 |
2019年8月 | 修改后广泛征求进口铜精矿相关方意见和建议。 |
2019年9月 ~2019年**月 | 完善标准内容,参加终审。 |
| |
二、标准编制原则
1、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2、以广泛征求各冶炼厂和相关单位的意见为基本参照依据。
3、本标准编制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 使标准制定具有可操作性。
三、标准制定的主要内容
1.进口铜精矿有害元素种类及限量的确定
根据对试验结果和广泛的调研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详见附件3.1;3.2;3.3;3.4),确定进口铜精矿有害元素及其限量。
经初步调查分析发现:一是近几年来,进口铜精矿五种有害元素(Pb、As、F、Cd、Hg)含量整体低于现行的GB 20424-2006《重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标准中规定的限量要求;二是阳极铜中的有害杂质主要为As、Sb、Bi、Ni、S、Fe等,其中As、Sb
、Bi对阴极铜生产危害较大。实践证明,当电解液中As、Sb、Bi浓度大于0.5g/L时,容易生成很细的砷酸锑和砷酸铋絮状物,漂浮于电解液中并吸附其他化合物而形成悬浮阳极泥,其中一部分吸附于阴极表面,夹杂于铜离子间,降低阴极铜质量。而我国又是产阴极铜大国,把控产品质量势在必行;三是铊对有金属冶炼过程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毒性方面。在有冶炼流程中,含铊物料很容易以烟气、粉尘的形式进入到车间环境中,铊是一种毒性很强的元素,其毒性甚至超过As、Cr、Hg,因此,含铊粉尘是危害作业者健康的最大因素。加强对精矿中铊元素的含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四是铜精矿中其他元素整体含量较低,对人体健康、环境污染和产品质量影响程度较小,因此,在本标准中不作具体限量要求。五是我国每年的进口铜精矿量非常大,如果杂质含量过高,那么对环境将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对人体健康将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六是GB 20424-2006标准于2017年已经修改为推荐性标准,目前海关查验进口铜精矿以2017年12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共同签发的《关于公布进口铜精矿中有毒有害元素限量的公告》为依据,但是公告中对Pb、As、F、Cd、Hg五项元素的限量要求还是引用了GB 20424-2006《重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标准中规定的限量范围。
综上所述,如何准确确定进口铜精矿中的有害元素及准确定位其限量范围,是关乎保障人
身健康、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和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社会责任问题。因此,标准制定小组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同时对进口铜精矿相关使用企业、检验检疫部门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收集数据近6000个。根据对试验结果和广泛的调研意见、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详见附件3),结合YS/T318标准的相关要求,本标准规定了有害元素种类及其限量范围。
表1
有害元素 | Pb(%) | As(%) | F(%) | Cd(%) | Hg(%) | Sb+Bi(%) | Tl(g/t) |
含量,不大于 | 4.7 | 0.4 | 0.06 | 0.03 | 0.002野苹果园 | 0.2 | 1.2 |
| | | | | | | |
表2
有害元素 | Pb(%)办公椅扶手 | As(%) | F(%) | Cd(%) | Hg(%) | Sb+Bi(%) | Tl(g/t) |
含量,不大于 | 4.70 | 0.40 | 0.06 | 0.03 | 0.002 挤爆胶囊 | 0.20 | 1.20 |
含量(%),不大于 (GB 20424限量范围) | 6.0 | 0.50 | 0.10 | 0.05 | 0.01 | / | / |
| | | | | | | |
2.进口铜精矿中天然放射性要求的确定
某些物质的原子核能发生衰变,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只能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到的射线,物质的这种性质叫作放射性。据调查,放射性危害:在大剂量的照射下,放射性对人体和动物存在着某种损害作用。如在400rad【拉德(辐射吸收)】的照射下,受照射的人有5%死亡;若照射650rad,则人100%死亡。照射剂量在150rad以下,死亡率为零,但并非无损害作用,往往需经20年以后,一些症状才会表现出来。放射性也能损伤剂量单位遗传物质,主要在于引起基因突变和染体畸变,使一代甚至几代受害。
由此可见,放射性指标超标对人体有着极大的伤害。因此,本标准规定进口铜精矿中天然放射性应符合GB 20664-2006标准要求。
3 进口铜精矿中所含石棉的含量的确定
石棉又称"石绵",为商业性术语,指具有高抗张强度、高挠性、耐化学和热侵蚀、电绝缘和具有可纺性的硅酸盐类矿物产品。它是天然的纤维状的硅酸盐类矿物质的总称。下辖2类共计6种矿物(有蛇纹石石棉、角闪石石棉、阳起石石棉、直闪石石棉、铁石棉、透闪石石
棉等)。石棉由纤维束组成,而纤维束又由很长很细的能相互分离的纤维组成。石棉具有高度耐火性、电绝缘性和绝热性,是重要的防火、绝缘和保温材料。但是由于石棉纤维能引起石棉肺、胸膜间皮瘤等疾病,许多国家选择了全面禁止使用这种危险性物质。但是石棉在进口铜精矿中是自然存在的,选矿工艺无法将其分离。聚丙烯吸收塔而我们在日常检测中基本没有分析进口铜精矿中的石棉含量,因此对石棉含量进行合理限量规定是必要的。本标准规定进口铜精矿中石棉含量应符合表3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