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目前已成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研发和应用的主流机型。与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相比,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具有在额定功率点以上输出功率平稳、相同功率机组额定风速低、不受气流密度变化等环境因素影响和良好的启动和制动性能等优点。变桨距风力机是指整个叶片绕叶片中心轴旋转,使叶片功角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以便调节输出功率不超过设计容许的值。在机组出现故障时,需要紧急停机,一般应先使叶片顺桨,这样机组结构中受力小,可以保证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1.1变桨系统概述
变桨控制系统实现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控制,在额定功率以上通过控制叶片桨距角使输出功率保持在额定状态。变桨控制柜主电路采用交流--直流--交流回路,由逆变器为变桨电机供电,变桨电机采用交流异步电机,变桨速率由变桨电机转速调节。
变桨控制系统包括三个主要部件,驱动装置-电机,齿轮箱和变桨轴承。从额定功率起,通过控制系统将叶片以精细的变桨角度向顺桨方向转动,实现风机的功率控制。如果一个驱动器发生故障,另两个驱动器可以安全地使风机停机。 变桨控制系统是通过改变叶片迎角,实现功率变化来进行调节的。通过在叶片和轮毂之间安装的变桨驱动电机带动回转轴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迎角,由此控制叶片的升力,以达到控制作用在风轮叶片上的扭矩和功率的目的。在90度迎角时是叶片的工作位置。在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叶片向小迎角方向变化而达到限制功率。一般变桨角度范围为0~86度。采用变桨矩调节,风机的启动性好、刹车机构简单,叶片顺桨后风轮转速可以逐渐下降、额定点以前的功率输出饱满、额定点以的输出功率平滑、风轮叶根承受的动、静载荷小。变桨系统作为基本制动系统,可以在额定功率范围内对风机速度进行控制。
变桨控制系统有四个主要任务:
●通过调整叶片角把风机的电力速度控制在规定风速之上的一个恒定速度。
●当安全链被打开时,使用转子作为空气动力制动装置把叶片转回到羽状位置(安全运行)。
●调整叶片角以规定的最低风速从风中获得适当的电力。
●通过衰减风转交互作用引起的震动使风机上的机械载荷极小化。
射频调制器
1.2变桨轴承
管串
1.2.1变桨轴承的结构
从剖面图可以看出,变桨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主要承受纯径向载荷,也可承受轴向载荷。承受纯径向载荷时,接触角为零。
位置1:变桨轴承外圈螺栓孔,与轮毂联接。
位置2:变桨轴承内圈螺栓孔,与叶片联接。
位置3:S标记,轴承淬硬轨迹的始末点,此区轴承承受力较弱,要避免进入工作区。
位置4:位置工艺孔。
位置5:定位销孔,用来定位变桨轴承和轮毂。
位置6:进油孔,在此孔打入润滑油,起到润滑轴承作用。
位置7:最小滚动圆直径的标记(啮合圆)。
1.2.2变桨轴承的工作原理
当风向发生变化时,通过变桨驱动电机带动变桨轴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对风向地迎角,使叶片保持最佳的迎风状态,由此控制叶片的升力,以达到控制作用在叶片上的扭矩和功率的目的。
1.2.3变桨轴承的基本维护
1.检查变桨轴承表面清洁度。
2.检查变桨轴承表面防腐涂层。
3.检查变桨轴承齿面情况。
4.变桨轴承螺栓的紧固。
涂锡焊带5.变桨轴承润滑。
三明治面料abp-4861.3peepm变桨驱动
组成部分
变桨驱动装置由变桨电机和变桨齿轮箱两部分组成。变桨驱动装置通过螺柱与轮毂配合联接。变桨齿轮箱前的小齿轮与变桨轴承内圈啮合,并要保证啮合间隙应在0.2~0.5mm之间,间隙由加工精度保证,无法调整。
工作原理
变桨齿轮箱必须为小型并且具有高过载能力。齿轮箱不能自锁定以便小齿轮驱动。为了调整变桨,叶片可以旋转到参考位置,顺桨位置,在该位置叶片以大约双倍的额定扭矩瞬间
压下止挡。这在一天运行之中可以发生多次。通过短时间使变频器和电机过载来达到要求的扭矩。齿轮箱和电机是直联型。变桨电机是含有位置反馈和电热调节器的伺服电动机。电动机由变频器连接到直流母线供给电流。
变桨驱动装置的基本维护
1.检查变将驱动装置表面清洁度。
2.检查变将驱动装置表面防腐层。
3.检查变桨电机是否过热、有异常噪声等。
4.检查变桨齿轮箱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