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T-MT磁粉检测ASME与JBT4730及DNV区别

阅读: 评论:0

MT磁粉检测ASME、DNV与JB/T4730比较
一.ASME(第五卷和ASME Ⅷ Div.1 Appendix 6)
1.适用范围(P94):
用于探测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裂纹及其他不连续性。此方法对表面不连续性最灵敏,而随表面以下的近表面不连续埋藏深度增大,灵敏度迅速降低。
2.人员资格鉴定(P396):
按ASNT关于NDT人员鉴定和认证办法,或按SNT-TC-1A进行。
检测人员的视力(若有必要可校正)应能在不小于12in(300mm)距离处读Jaeger型2号标准视力表,并能辨别和区分所用各种颜之间的差异。这些要求应每年检查一次。
3.磁化设备(P97):
①通过提升标准重物试块校准提升力(现用AC/MP-A2L/MP-1001)。当使用磁轭最大间距
时,每个交流磁轭至少应由10 lb(4.5Kg)的提升力。
②使用前,每年应检查交流电磁轭,当轭铁损伤或修理后应进行校验。
③磁粉应为精细的铁磁粉,具有高导磁率、低顽磁性,并具备较高的渗透性和较差的保
持力。磁粉的尺寸和形状应该有利于磁粉形成显示。水性墨水
干磁粉可用于极端环境条件,不受寒冷影响,也抗热,某些磁粉在高达600℉(315℃)时仍可使用.
④磁悬液的液体介质应该为变压器油、无味煤油或水。湿磁粉悬浮液和零件表面的温度
不能超过500C.
⑤除非磁粉生产商有规定,对非荧光磁粉要求沉积体积为100ml槽液样品为1.2 - 2.4 ml.
4.光照度(P399~400):马蹄清洗机
日光或照明设备保证检验区域的光强度至少为1000lx.
黑光灯必须能产生波长为330nm~390nm的光, ,黑光强度(紫外光)≥1000μW/cm2,检验员进入暗区至少经3min适应,以便人眼适应暗区观察。
5.人工试片(P98):
应贴在被检表面,且试片上人工缺陷向内,同时施加磁化力与磁粉,当试片表面显示能代表伤深度30%的清晰磁粉痕迹时,指示为恰当磁场强度。否则,需改变磁化方法。
6.磁化(P99):
①磁化方向:各区域至少应分别进行两次检验。第二次检验时的磁力线方向应与第一次检
验所用的方向近似垂直。
②被检区域控制在离两磁极中心线两边最大距离为1/4磁轭间距。每次磁轭间距至少有
1in. (25mm)的重叠部分。
7.检验过程:
①表面处理(P95):
㈠打磨:如果表面不平整影响到不连续显示时,则需要对表面进行打磨处理.
㈡处理范围:检查表面及邻近至少1in.(25mm)的区域应保持干燥,没有污垢、油脂、纤维屑、锈皮、焊剂和飞溅、油或其它妨碍检验的外来物质.
地震云与地震预测㈢涂层处理:如果零件检验区域留有涂覆层,必须演示证明整个存在最厚涂覆层的地方能够探测到显示.
㈣检测区及附近非导电涂层或覆盖层大于0.05mm时,必须验证证明最厚涂层处亦能
检出不连续性(P403)。
②检测时机:除非图纸或其它技术文件有规定,否则应该在零件加工面或机械加工后的表
面,和最终热处理的状态下进行磁粉检验。
③开口保护:零件上小的开口、狭缝或孔应保持闭塞,以免磁粉进入
④重叠:检验中进行时应有足够的重叠(至少10%),以确保在设定的灵敏度下,100%覆盖.
⑤修补:根据原来的检验程序,修补区域要重新检验。
8.退磁(P414):
①适用性:所有铁磁性材料都有一定的剩磁,,剩磁强度取决于零件的顽磁性。剩磁不影
响零件的机械性能,但会使一些碎屑粘附在零件表面而影响后续机械加工,以及影响涂层和电镀,如果零件用在靠近敏感仪器的地方,高的剩磁场会影响仪器工作,强的剩磁场能影响电弧焊操作,剩磁还能影响后续磁粉检验,只有图纸、技术条件或订货单中有规定时才退磁。
②磁轭退磁法:交流电磁轭可用于局部退磁,把磁轭极置于试件表面,绕该区移动并提
起磁轭直至足够远,切断电源。
③退磁程度:退磁后,用磁场指示器或磁场强度计来指示,试片在任一点处的剩磁不超
过3G(240Am-1)(绝对值),附非另有规定(如工程图纸上、合同中或技术条件规定)。
9.检验后的清理(P414):
①当需作检验清理时,买方应该作出规定,并规定所需清理的程度。
②方法:
㈠用压缩空气吹掉不需要的干磁粉。
㈡让湿磁粉干燥后用刷子或压缩空气清除。
㈢用溶剂冲洗湿磁粉。
㈣也可采用其它不干扰后续要求的任何合适试验后清理方法。
ⅧP328):
10.显示评定(ASME  Div.1 Appendix 6
①评定:只有显示尺寸大于1/16in(1.5mm)时才被认为是相关瑕疵。
a):线形显示是指长度大于宽度3倍的显示。
b):圆形显示是指长度等于或小于宽度3倍的圆形或椭圆形显示。
c):任何有问题或可疑的显示应重新检测,确定它是否是相关瑕疵.
②验收标准:所有被检表面不应有:
.
a):相关线性显示。
b):大于3/16in(5mm)的相关圆形显示。
c):在同一直线上有4个或更多个等于或小于1/16in(1.5mm)(边缘至边缘)的相关圆形显示.
d):不允许存在可能掩盖不连续显示的大范围磁粉积聚区。这些区域应清洗
干净,并重新检验。
11.退磁及清理:锚固件
①当零件的残留磁性会干扰后续的处理或使用时,在检验完成后的任何时间进行退磁.
②如果磁粉会干扰后续的处理或使用,则必须在检测后进行清理.
二.DNV(NO.7~3):
A.范围程序(P12):
①范围:用于连续法检测铁磁锻件、铸件以及包括热影响区在内焊缝的表面缺欠.该方法
可用于检测表面下的缺欠,但其灵敏度随深度增大,降低很快.
②人员资格鉴定:按照EN473,ISO9712或其它等同的公认标准和认证系统(PCN和
NORDTEST)进行MT II级或III级的资格鉴定和认证.也可考虑其它公认国家认证系统.
③设备:提升力交流电(AC)至少45N(10 lb)4.5KG.直流DC至175N(40lb)18KG,触头法不
得用于机加工表面.
④黑光灯:必须能产生330~390nm波长,检测面达到光强度不低1000μW /cm2.
⑤表面制备:没有影响灵敏度的氧化皮、油脂、焊接飞溅、机加痕迹、污垢、厚重或松脱
的涂层以及其它杂质,焊缝表面以及相邻20mm范围.
⑥涂层:厚度不得超过50μm(同ASME0.05mm).
⑦检测:必须在接近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进行磁化,最大的偏离角度为30°
⑧湿磁粉:湿磁粉悬液和检测工件温度应当在0℃至57℃之间,温度低于0℃或高于57℃时,
应当采用为此按照公认标准认可的程序。温度超过57℃时.应当采用干磁粉.工件温度57~300℃的范围以内,只能用干磁粉.
(ASME: 磁悬浮液和零件表面温度不能超过50℃).
⑨光强度:
白光表面照度不得低于500lx(ASME1000lx).
荧光检测时使用紫外灯(黑光灯)辐照度不小于1000μW/cm2.暗室可见光照度限制最大20lx,眼睛适应暗室至少5分钟。
⑩退磁:交流电检测,剩磁通常较低,没必要退磁.
B.验收标准(DNV-OS-C401第4页):
钢结构焊缝外观和磁粉检验接受标准(DNV-OS-C401):
结构种类
缺陷类型
特殊的主要的次要的
裂纹不接受
未焊透或未溶合不接受在不要求背面焊的焊缝根部:长度 < t/2, 最大10 mm 并且不能接近 t
表面气孔不接受存在于受拉应力的区域不接受。对于其他区域在任何10 x 150 mm区域内,聚堆孔直径不得超过15mm。最大单个孔的尺寸: t/4 或 4 mm (取较小的)
咬边,最大深度
mm 不接受
存在于受横向拉应力作用的压区域不接受。在
其他区域最大深度允许 0.75 mm
t:指母材厚度.
常规要求:
焊缝要有良好的成形尺寸和几何形状,焊缝要与母材之间过渡要平滑,开坡口的焊缝应有微小加强或根部渗透,但不得高于母材表面3mm。角焊缝的表面平垣可允许轻微的弯曲或凹入,但焊脚要均匀。
三、JB/T4730.5-2005
1.适用范围(P155):
适用于铁磁性材承压设备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表面、近表面缺陷检测,不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和其它非铁磁性材料的检测。
2.检测人员(P155)
①从事承压设备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
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取得相应无损检测资格。
②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级别分为Ⅲ(高)级、Ⅱ(中)级和Ⅰ(初)级.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资格
级别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方法和该资格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技术责任.
磁粉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
为1.0), 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的规定。并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盲。
3.磁化设备(P156):
①提升力:当使用磁轭最大间距,提升力交流电至少应有45N(4.5KG)提升力,直流电至少有
177N(18KG),交叉磁轭至少应有118N(12KG)(磁轭与试件表面间隙为0.5mm).
②退磁装置:应保证工件退磁后表面剩磁≤0.3mT(240A/m-1)(毫特斯拉).
③辅助装置:①磁场强度计,②A1、C、D、M1型试片,③标准试块和磁场指示器.④磁悬液
⑤倍放大镜⑥白光照度计⑦黑光灯⑧黑光辐照计⑨毫特斯拉计(高斯
浓度沉淀管2~10
计):利用霍尔效应制造的霍尔元件做成的测量磁场强度的仪器,常用有:GD-3毫斯计、
CT-3毫斯特拉计.
④磁粉:应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和低剩磁并应与被检工件表面颜有较高的对比度.
⑤磁悬液:浓度符合下表规定:
磁悬液浓度
磁粉类型配制浓度g/L 沉淀浓度(含固体量)mL/100mL
非荧光磁粉10~25 1.2~2.4 荧光磁粉0.5~3.0 0.1~0.4 4.标准试片(P157):
标准试片主要用于检验磁粉检测设备、磁粉和磁悬液的综合性能,了解被检工件表面有效磁场强度和方向、有效检测区以及磁化方法是否正确.试片有A1型、C型、D型和M1型。磁
粉检测时一般应选用A1-30/100型标准试片。
5.光照度(P166):
白光光照度应≥1000lx,由于条件所限时,可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500lx.
荧光时暗室处白光照度应≤20lx.黑光灯紫外线波长应在320nm~400nm范围内,峰值波长
365nm,黑光辐照度≥1000μW/cm2,进入暗区至少经3min适应,不准戴对检测有影响眼镜.
6.检测时机(P165):
焊接接头应在焊接完工或焊接工序完工后进行,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在焊接完成24h后检测,除非另有要求,对于坚固件和锻件应最终热处理后进行.
7.综合性能试验(P164):
①每天开始工作前,用标准试片设备及磁粉和磁悬液综合性能.
②磁悬液润湿性能检验:施加在工件表面,如磁悬液液膜均匀连续,则磁悬液润湿性能合格,
如断开则润湿性能不合格..
③电流表精度校验:至少半年校验一次.重要电气或大修后,应进行校验..
④提升力校验:至少半年一次,磁轭损伤修复后应重新校验.
⑤辅助仪表校验:黑光辐照计、照度计、磁场强度计、毫斯特拉计等、至少每年校验一次.
⑥其它:设备内部短路检查、电流载荷校验、通电时间等原则上每年一次测定.
8.磁粉检测程序(P155):
①预处理
②磁化
③施加磁粉或磁悬液
④磁痕观察与记录
⑤缺陷评级
⑥退磁
⑦后处理
9.工件表面(P164):
①被检工件表面不得有油脂、铁锈氧化皮或其它粘附磁粉的物质. 表面不规则状态不得影
响检测,否则应适当修理,如打磨,工件表面粗糙度Ra≤25μm.
②工件表面有涂层厚度均匀不超过0.05mm,且不影响检测结果时,经合同双方同意,可带
涂层检测.
10.连续法(P165):
被检工件的磁化,施加磁粉工艺以及观察都应在磁化通电时间内完成,通电时间1s~3s,停施磁悬液至少1s后方可停止磁化,为保证结果,至少磁化两次.
11.磁痕分类处理(P166):
①磁痕显示分为:相关、非相关和伪显示.
②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的缺陷磁痕,按条状缺陷处理,长宽比≤3的磁痕,按圆形磁痕处理
③长度小于0.5mm的磁痕不计.
④两条或两条以上缺陷磁痕在同一条直线上且间距不大于2mm时,按一条磁痕处理,其长
度为两条磁痕之和加间距.
⑤缺陷磁痕长轴方向与工件(轴类和管类)轴线或母线夹角≥30°时,按横向缺陷处理,其它按
导播系统纵向缺陷处理.
12.缺陷磁痕观察(P166):
酒瓶盖①缺陷磁痕的观察应在磁痕形成后立即进行.
②除能确认磁痕是由于工件材料局部磁性不均匀或操作不当造成之外,其它磁痕显示均
应作为缺陷处理,辨认细小磁痕时,应用2~10倍放大镜观察.
13.缺陷磁痕显示记录(P166):
可采用照相,录像和可剥性塑料薄膜等记录方式,同时用草图标示.
14.复验(P166):
①检查结束时,用标准试片验证检测灵敏度不符合要求.
②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方法有误或技术条件改变时.
③合同双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
15.退磁一般要求(P166):
①规定检测后加热至700℃以上热处理的工件,一般不进行退磁.
②当检测需多次磁化,如认定一次磁化将会给下次磁化带来不良影响.
③如认为工件的剩磁会对以后的机械加工产生不良影响.
④如认为工件的剩磁会对测试或计量装置产生不良影响.
⑤如认为工件的剩磁会对焊接产生不良影响的.
⑥其它必要场合.
16.退磁方法(P167):
①交流退磁法:将工件从通电的磁化线圈中缓缓抽出,直至工件离开线圈1m以上时,切断
电源,或将工件放入通电的磁化线圈内,将线圈中的电流逐渐减小至零或将交流电直接通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4:43: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264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表面   磁粉   检测   工件   检验   磁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