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油套管螺纹接头拧接操作规程

阅读: 评论:0

API油套管螺纹接头拧接操作规程
1.0 目的
本操作程序规定了对API油套管接头的(机紧)拧接要求。
2.0 操作员职责
操作员在使用拧紧机时,须确保每一根接头均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拧紧。
3.0 操作程序
3.1打开扭矩计算机并接通拧接机电源。尾气抽排系统
电压比较器电路3.2 将卡爪压力调至适中,以便将管体和接箍夹紧,确保机紧过程中不会出现压力过大现象。
3.3 检查所有相关设备,包括传感器等是否完好。
3.4检查拧接记录图所显示的是“扭矩——圈数”关系,而不是“扭矩——时间”关系。3.5检查所使用的卡爪是否与相应管子、接箍规格相对应。
3.6 清洁螺纹,并用干燥的风吹干,螺纹上应无任何异物,包括毛刺、铁屑、切削液等。
3.7检查螺纹有无任何损坏。
3.8螺纹表面须均匀涂抹符合API要求的螺纹脂。
3.9接箍手紧应到位,直至拧不动为止。
3.10将手紧好的接箍管体送入拧紧机,接箍中心与卡爪中心以及输送辊道中心线应一致,并检
查管子是否平放于夹钳中。卡爪应尽量夹持在接箍的中部位置。
3.11 拧紧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转速,上扣速度不应超过25r/min.
3.12 如果拧紧记录中发现实际扭矩值大于推荐的最大扭矩或小于最小扭矩,则卸下接箍,检查
坏损情况。如果内外螺纹尚可接受,可重新开始拧接。但重复次数不得超过3次。
3.13所有的拧接记录必须保存完好以备查阅。拧接记录的内容应包括实际最大扭矩、拧接圈数、
钢管编号,接箍编号、拧接序号、拧接日期、接头细况(即尺寸规格、螺纹形状、重量等)以及当班操作员姓名
3.14将接箍端面后边(或外露扣后边)多余的螺纹脂清除掉
3.15拧接后,用相应的通径规对外螺纹管端和接箍进行管端通径检验,操作时须特别必注意通
径规不得损坏接箍现场端螺纹。
3.16内螺纹带上保护环并拧紧。
4.0 上卸扣实验
4.1 各加工分厂生产时,每个合同油管按每5000支/次、≤7″套管按3000支/次、>7″套管
轻钢结构雨棚
2000支/次进行上卸扣实验;如果合同不到规定支数则任取一组接头进行上卸扣实验:圆螺纹按最大扭矩;偏梯形螺纹至少上扣到三角形底边后1扣的位置进行上卸扣实验,油管需经4次、套管需经3次上扣和卸扣操作后,不得出现粘扣或螺纹损伤。否则,应在该合同中再任取二组接头按上述要求重新进行上卸扣检验。二组接头中如有任意一组出现粘扣或螺纹损伤,则该合同的上卸扣检验判为不合格,应对该合同的所有接头采取改进措施后重新进行上卸扣检验。
4.2  特殊合同需提高检验频率,若技术协议有上卸扣实验规定的,则按技术协议或本规程的较
高要求进行上卸扣实验。
led节能灯制作5.0 机紧上扣控制
加密代理
5.1圆螺纹接头的机紧上扣按照扭矩优先、兼顾位置同时进行控制。即保证扭矩在API 5C1
规定的最佳扭矩至最大扭矩范围内且尽可能靠近最佳扭矩的前提下,确保J值公差控制在±6.35mm且外露扣≤1牙(或覆盖扣≤2牙)。
5.2 偏梯形螺纹接头的机紧上扣按照位置优先、兼顾扭矩进行同时控制。即保证接箍端面位于
三角形标记底边至三角形标记顶点范围内的前提下,使得上扣最小扭矩尽可能大于表1所
推荐的最小扭矩值。
表1  偏梯形套管上扣最小扭距推荐值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全文)
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12〕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决定,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adm2587
附件: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
二○一二年二月十四日
附件: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12:56: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255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螺纹   扭矩   生产   进行   企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