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组织
一、建立井运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目的意义
为适应矿业公司建立安全预控管理体系和我区安全发展需要,进一步促进我区职工本质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我区员工现场危害辨识能力,增强员工发现隐患,处理隐患的能力,增强员工自主保安、相互保安能力,进而实现我区整体安全水平的提升,实现井运区安全既定目标,现建立井运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体系,具有现实重要性和长远必要性。通过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预防机制,建立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员工行为管控为重点的岗位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可以更加有效地规避和化解安全风险,提高安全工作管理成效,保障我单位安全生产。
二、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组织领导体系
1.成立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组长:书记、区长;
副组长:经营安全副区长、工会主席、生产副区长、机电副区长、技术副区长;
成员:技术员、电运班队长、直属队长、轨修队长、滚笼队长。
领导小组的职责:
组长的职责:对全区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责,保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总体规划、协调控制和推进落实,为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副组长的职责:负责所管辖设备与工作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和员工操作的不安全行为的排查及处理;检修计划的制定、检修措施的编制及审核;隐患排查及督导、整改落实;负责质量标准化达标管理工作。
组员的职责:负责轨道设施、车头设备、滚笼设备、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和员工操作的不安全行为的排查及处理;各部位检修计划的落实、检修措施的现场对号与实施;隐患排查工作按时完成;各部位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
2.成立区四大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专业工作组。
(1)平巷运输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组:
组长:生产副区长;
副组长:三班队长
组员:各水平副队长及运转班班组长。
职责:负责所管辖水平及井口工作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和员工操作的不安全行为的排查及处理工作。负责制定周密的隐患排查制度。负责隐患排查及督导、整改落实;负责各水平质量标准化达标管理工作。
(2)机车维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组:
组长:机电副区长;
副组长:技术副区长、直属队队长
组员:各车房副队长及班组长。
职责:负责各水平车房机车及设备维护维修工作、设备与工作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和员工操作的不安全行为;机车检修计划的制定、检修措施的编制及审核。隐患排查及督导、整改落实。负责各车房质量标准化达标管理工作。
(3)轨道维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组。
组长:经营、安全副区长;
副组长:技术副区长、轨修队队长
组员:轨修班组长及轨修员工。
职责:负责各水平轨道的维护维修工作、工作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和员工操作的不安全行为;轨道的维护检修计划的制定、检修措施的编制及审核。隐患排查及督导、整改落实。负责各水平轨道质量标准化达标管理工作。
(4)滚笼维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组。
组长:机电副区长;
副组长:技术副区长及滚笼队队长;
组员:滚笼队班组长。
职责:负责各水平滚笼设备维护维修工作、设备与工作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和员工操作的不安全行为;滚笼及滚笼配电室检修计划的制定、检修措施的编制及审核。隐患排查及督导、整改落实。负责各水平滚笼及滚笼配电室质量标准化达标管理工作。
3、成立职工职业健康、三违帮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组。
组长:安全副区长,工会主席;
副组长:三班三队队长;
组员:各班组长。
职责:高血压重点人上站查体工作,三违人员帮助教育,员工班前身体状况确认,建立员工安全健康档案,随时掌握本单位员工的身体健康情况。
4、成立职工安全培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组。手机通讯录加密
组长:技术副区长;
组员:技术员。
职责:制定并完成年培训计划,完成特殊及一般工种资格证初培及复训,完成矿组织的班组长资格证初培及复训,建立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档案,组织完成矿各项临时培训任务,落实员工岗前培训制度。
第二部分 四大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的程序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主要是对“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超前预警、控制、预防事故发生的管理过程。
一、平巷运输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程序:
环境不安全状态:井口及滚笼及摘挂链地点卫生脏、乱、差,路面湿滑,轨道路线质量差,机车故障多,环境照明。
贴片线圈
人的不安全行为风险识别:不按操作规程作业,违反安全规程,班中精神不集中,行走不
注意脚下,操作毛手毛脚,不使用安全用具等。
涉及。工种:电车司机,信号把钩工
(一)、电机车司机工作标准
一、班前准备
(一)班前会
1.按时参加班前会,了解情况,接受任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认真听取区、班长传达上级安全指令及技术主管贯彻作业规程或补充措施并考试合格。
2.携带操作合格证。
3.携带本班所需工具和配件。
4.签到并参加安全宣誓。
二、接班
lrx
(一)进入接班地点swlc
1.根据班前安排,按规定路线准时进入接班地点。
2.向交班人员询问上一班电机车运行及运输线路情况。
(二)现场检查交接
1.接班司机必须向交班司机详细了解列车运行、信号、线路状况(交班司机要主动交代清楚)并对电机车认真进行如下检查:
(2)连接器是否完好。
(3)手闸及撒砂装置是否灵活有效,砂箱是否有砂。
(4)照明灯及红尾灯是否明亮,喇叭或警铃音响是否清晰、洪亮。
(5)蓄电池电压是否符合规定,防爆部分是否有失爆现象。
(6)蓄电池箱安放是否稳妥,锁紧装置是否可靠。
(7)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检查控制器调速和换向手把是否灵活,闭锁是否可靠。
(8)集电器起落是否灵活,弹力是否足够。
(9)车架、碰头、减速箱、弹簧板等是否完好。
(10)电缆线绝缘是否达到要求。
(11)检查机车集电器各部件是否完好齐全。
(12)检查逆变电源、照明、红灯、警铃(喇叭)、保险、各类开关、电源线等零部件是否完好。
(13)检查制动装置及闸瓦间隙是否超过规定,手把转动是否灵活,气动刹车系统是否有效。
(14隧道定位)检查撒砂装置、控制系统是否操作灵活,砂管口是否对准轨面,砂箱是否畅通,砂质是否合格。
(15)机车各注油点应按注油表的规定注适量的合格润滑油脂;砂箱内应装满规定粒度的干燥细砂。
(16)闸腿、反证扣、各销轴孔、板弹簧等部位不缺油。检查中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或向当班领导汇报,检查情况应记入交接班记录薄中。
(三)试运行
1.试启动机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由交班人陪同接班人共同向调度站及区队值班领导汇报。
发电机测试系统2.检查车辆的连接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组列是否符合规定。
(四)履行手续
1.履行交接班手续。
三、作业
(一)作业前准备
1.与调度员取得联系,接受运行命令。
2.检查机车前后有无人员及障碍物。
3.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车辆组列、装载等情况,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开车:
(1)车的连接不正常。
(2)牵引车数超过规定。
(3)矿车上装载的物料的轮廓超过牵引机车的轮廓尺寸(有特殊措施者除外)
(4)运送物料的机车或车辆上有搭乘人员
(5)运送人员的列车附挂物料车,乘车人员不遵守乘车规定或车上有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的物品等。
(6)运送有易爆、易燃或有腐蚀性物品时,车辆的组列、装载或使用等不符合规定。
(7)存在其他影响安全行车的隐患。
(二)正常操作
1.按顺序接通有关电(气)路,打开车灯,并挂号红尾灯。
2.接到发车信号后,先鸣笛示警,然后将控制器换向手把扳到相应位置,松开车闸,顺时针方向转动控制器调速手把时车速逐渐增加到运转速度。
3.控制器调速手把由零位转到第一位置时,若列车不动,允许转到第二位置,若列车仍然不动,一般不应继续下转手把,而应将手把转回零位,查明原因。如系车轮打滑,可倒退机车,放松连接链环,然后重新撒砂启动。严禁长时间强行拖拽空转;严禁为防止车轮打滑而施闸启动。
4.控制器操作手把由一个位置转到另一个位置,一般应有3s左右的时间间隔。不得过快越档操作;不得停留在两个位置之间。
5.正常操作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是:坐在座位上,目视前方,左手握控制器调速手把,右手握制动手轮或右脚踏刹闸阀。制动手轮停放位置:应当保证手轮转紧圈数在2-3圈的范围内即能刹紧车闸。
6.运行中,控制器调速手把只允许在规定的“正常运行位置”上长时间停留。如必须在其他位置稍长时间停留时,也应轮流停留在不同位置,避免过久固定在某一位置,防止电阻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