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电源线扣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如果一个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的中部增加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的后果是() A.无法转录出mRNA
B.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可能减少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增加多个氨基酸
D.翻译的蛋白质中,增加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2.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是()
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皆有细胞周期
②豌豆虽然有X、Y染体,但是自然情况下一般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
③雄性蜜蜂能够正常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染体数目比初级精母细胞减少一半
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相互拮抗,所以一方出现必然抑制另一方
⑤人体体温调节时,只有冬天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⑥感受器一定是传入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附属结构共同构成
A.零项B.一项C.二项D.三项
3.下列有关物质或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代谢产生的丙酮酸能为合成其他化合物提供原料
园林垃圾桶B.一定量的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C.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是运输各种植物激素的通道
D.高尔基体通过“出芽”形成的囊泡有运输蛋白质的功能
4.某人利用基因工程改变①~⑤功能性区域的酶甲基因,剔除部分区域后,获得酶乙~丁。取等量的酶甲~丁进行酶活性分析,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直接导致酶乙、丙、丁活性差异的原因是酶甲基因的区域差异
B.提供酶丙更高浓度的底物。其活性会持续升高
C.若横坐标改为不同的温度,则甲曲线的变化趋势不变
D.若获得具有①②③⑤结构的酶戊,则其酶活性变化可用丁曲线表示
5.无过氧化氢酶症和半乳糖血症是两种人类单基因隐性遗传病,不同个体酶活性范围(酶活性单位相同)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酶活性
疾病名称相关酶
铭板患者患者父母正常人
无过氧化氢酶症过氧化氢酶0 1.2~2.7 3.3~4.2
磷酸乳糖尿苷转移
半乳糖血症
0~4 9~30 25~30
酶
A.测定酶活性一定程度上可诊断胎儿是否患病
B.表现型正常的人的酶活性也可能会较低
C.仅通过化验酶量无法判断某个体是否为携带者
D.据表格可推知两病的遗传均表现出交叉遗传现象
6.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只能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②中不同浓度碳源的培养基不会影响细菌的数量
自动融雪设备B.图示②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
C.若图中④为对照实验,则其中不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
D.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菌落
7.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脂质能够与糖类结合
B.细胞中的脂质不会含有氮元素
C.细胞膜上糖类与蛋白质的结合物具有识别作用
D.细胞中的糖类不能作为人体的直接能源物质
8.(10分)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B.叶绿体素滤液细线被层析液浸没,会导致滤纸条上素带重叠
C.探究酵母菌种的数量变化时,若酵母菌数量过多则应换髙倍镜观察
D.林德曼定量分析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发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
9.(10分)新型肺炎的病原体——新冠病毒,结构如下图所示(棘突、脂质膜、包膜成分都是含有蛋白质,它们分别是由病毒RNA的基因S、M、E的指导合成)。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硅片切割
(1)新冠病毒侵染过程中,棘突首先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可能作为病毒的疫苗。如果利用基因工程研制新冠病毒疫苗,第一步是得到基因S,以用于后续操作,请简述获取S基因过程_______________。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
____________,完成该步骤所需要的酶有______。理论上,目的基因S应该导入____________细胞中让其表达,以得到合适的产物。
(2)制备出来的“产品”必须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作为疫苗来使用。
(3)检测新型肺炎的一般策略是检测疑似病例是否携带新冠病毒。新冠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如果检测核酸,一般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如果检测其特异性蛋白,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4分)果蝇体内的Ⅳ号染体多一条(三体)或少一条(单体)均可以存活并能够繁殖,没有Ⅳ号染体的个体不能存活。果蝇正常眼(E)和无眼(e)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E、e位于常染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染体正常的纯合正常眼和无眼果蝇、Ⅳ号染体单体的纯合正常眼和无眼果蝇可供选择,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E、e这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Ⅳ号染体上,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
(2)现已证明E、e基因位于Ⅳ号染体上,若将基因型为EEe的Ⅳ号染体三体的果蝇与染体正常的无眼果蝇杂交,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子代正常眼中Ⅳ号染体正常的果蝇占________。
(3)果蝇眼的红(R)和白(r)由等位基因R、r控制,现将一只染体正常无眼雌果蝇和一只染体正常红眼雄果蝇交配,发现F1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据此推测,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F1雌雄果蝇交配,F2正常眼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净浆搅拌机
11.(14分)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进行茶、豆间作,在增收两季大豆的情况下,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微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是一种生态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栽培方式。假眼小绿叶蝉是南方茶园中比较普遍的茶树害虫,捕食性蜘蛛则是茶园中害虫的天敌。茶、豆间种间作系统中茶树的害虫与天敌变化如下表所示(华春2号、华夏3号为大豆品
种,金萱、英红九号为茶树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假眼小绿叶蝉体连翅长3.1~3.8mm ,其成虫和若虫吸取芽叶汁液,可以采用_________法调查它的种密度。 (2)种植大豆能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英红九号长得有高有低,这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落的垂直结构。一般来说,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进行茶、豆间作比单作能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填“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
(4)捕食性蜘蛛所同化的能量,大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余下的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
等生命活动。 (5)由表可见,两个茶树品种分别与大豆间种后,假眼小绿叶蝉数明显比对照组____,并且这种趋势在______________(填“金萱”或“英红九号”)品种与大豆间作中表现更为明显。由表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12.小麦旗叶是小麦植株中最顶端的一片叶子,旗叶的寿命虽然只有40天左右,但对小麦籽粒的形成非常重要,小麦籽粒成熟过程中积累的糖类约50%来自旗叶。 (1)研究人员对小麦旗叶发育过程中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行研究,测定其不同发育阶段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注:“…”表示未测数据)。
B时期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原因可能是吸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影响光合作用过程。
(2)去掉一部分正在发育的籽粒,旗叶中有机物含量增加,一段时间后旗叶的光合速率会____________(上升/下降),推测其原因是由于去掉一部分正在发育的籽粒后,旗叶光合产物的____________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3)小麦旗叶因叶面积大、细胞中叶绿体数目较多,叶绿体中基粒数量多,对小麦籽粒的产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科研人员认为,在小麦的灌浆过程中,小麦胚乳中的淀粉主要由旗叶提供。请补充完成以下科研实验设计思路并加以验证。
①在小麦的灌浆期,将旗叶和其它叶片分别包在密闭的透明袋中,分别通入充足的___________和__
___________并始终保持25℃及给予合适的光照的条件。
②将小麦培养至籽粒成熟时期收获籽粒。
③检测、测定籽粒胚乳中含14C的淀粉及所有淀粉的含量并计算比例。
预测结果: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科研人员的认识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A
【解析】
1、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碱基对的替换会引起个别密码子改变,碱基对的缺失或增添可能会引起多个密码子改变。
2、基因突变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会发生改变,进而以mRNA为模板进行的翻译过程中氨基酸序列、种类、数量可能会发生改变。
【详解】
A、一个基因的中部增加了1个核苷酸对,但其之前的基因仍可进行转录形成mRNA,A错误;
B、一个基因的中部增加了1个核苷酸对,可能使转录出的mRNA上终止密码子前移,导致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减少,B正确;
C、一个基因的中部增加了1个核苷酸对,可能使转录出的mRNA上终止密码子后移,导致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增加多个氨基酸,C正确;
D、基因中部增加1个核苷酸对,使信使RNA上从增加部位开始向后的密码子都发生改变,从而使合成的蛋白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