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临界燃褐煤机组的锅炉选型研究

阅读: 评论:0

超超临界燃褐煤机组的锅炉选型研究
摘要:分级授权本文主要针对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超临界煤粉锅炉,在机组技术设计方案方面进行分析以及比对,以期在燃用褐煤超临界机组选型时,获取最佳的锅炉型号,以供参考。伸缩杆
关键词:超超临界燃褐煤;机组;锅炉;选型
前言:褐煤自身具备热值低、灰分大、远距离运输困难等诸多特征,在动力层面属于一项极好的燃料,但是褐煤在燃烧过程中容易结渣、放热性较差,从而给燃用褐煤锅炉在型号选择方面造成了诸多困难。因此,目前针对超临界褐煤机组的锅炉,在型号选择方面进行分析以及研究,具备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锅炉主辅机设备设计技术方案
1.1 超临界的CFB锅炉
1.1.1 锅炉布设
CFB锅炉为直流锅炉,超临界参数为600MW,运行方式为变压运行,加热方式应用一次中间再热的方式,蒸汽参数设计数值为额定压力25.4MPa,额定温度571℃,蒸发量每小时为1900吨,锅炉设计的效率为92.5%。防裂霜>苜蓿根
锅炉构成包含:两个回转形式的空气预热器,八台滚筒形式的冷渣器,尾部对流烟道、六个外置的换热器、六个回料阀、六个高效绝热的旋风分离器、单炉堂等。结构形式为单炉膛的双布风板,炉膛内部构造其蒸发受热面,应用垂直管圈的材料,采取一次上升膜式的水冷壁架构。尾部位置在流烟道中对于省煤器、低温再热器、高温过热器等进行合理布设,最终进到回转形式的空气预热器当中。
锅炉固定采取的方式是支吊相互结合,支撑结构主要由空气预热器、外置形式的换热器、冷渣器、床下启动的燃烧器等共同构成,回料阀组成为支吊结合,其余架构全都是悬吊[1]
1.1.2 污染物的排放
CFB锅炉中的底渣应用干式除渣系统对其进行去除,每台锅炉一共包含两套输送设备,总
出力每小时为60吨,此出力量相较于BMCR工况之下应用的燃用设计煤质,在排渣方面的体量要高,高出数值为250%,相比较于燃用校核煤质的排渣量比例为250%,可以极大程度的满足锅炉在排渣方面的诸多需求。
每一台超临界的CFB锅炉都会配备一台除尘器,应用最多的是除尘效率高达99.89%的电气除尘器。两台锅炉共同应用一个烟囱,烟囱高度为240米。在设计过程中应用炉内的石灰石进行脱硫,在钙与硫的比值为2.45的时候,二氧化硫在排放时每立方米的浓度低于一百毫克。在SNCR的条件之下,NOX每立方米排放浓度低于八十五毫克,上述数值相较于国家针对火电厂大气污染物,在排放层面颁布的标准数值都要低,所以可以满足环保层面的需求。
1.2 超临界的煤粉锅炉
1.2.1 锅炉布设
超临界煤粉炉的机组采取两个600MW的直流锅炉,在运行层面应用超临界参数的变压方式,蒸汽参数设计数值为额定压力25.4MPA,额定温度571℃,蒸发量每小时为1913吨,锅炉在设计时的效率为93.55%。
蜘蛛网结构锅炉在设置时采用平衡通风、一次再热、紧身封闭、单炉膛的丌型布置,燃烧器采用八角布置形式的切圆燃烧。还需要布设八台风扇研磨机,其中,六台用来运行,一台用来作为备用以备不时之需,另外一台用来作为维修时的备用,六台煤模机共同运行,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锅炉在BMCR工况之下运行的各种需求。
锅炉中需要布设启动循环泵,排渣方式采取固定方式,架构为全钢形式,固定方式选取全悬吊。
1.2.2 污染物的排放
设计过程中应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的脱硫工艺,针对锅炉在排放过程中的所有烟气展开脱硫处理,设计环节要求脱硫的具体效率要为92%。脱硫系统主要包含:排空、工艺水、石膏处理、吸收塔、烟气系、供应等诸多系统以及吸收剂制备。
脱硝系统在技术方面应用的是SCR技术,此项技术在燃煤电站中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且技术趋于成熟,此技术在造价方面虽然相比较于SNCR经济成本要高,但是在脱销方面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容量大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上,对于SCR的烟气脱硝装备进行额外装置,能够更好的适应目前对于环境保护,所提出的各项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2]
2 锅炉主辅机设备设计技术方案的对比
定向扬声器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6:02: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251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锅炉   应用   方式   方面   技术   设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