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作家视域下的女性形象分析作者:刘丁榕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纳米除臭装置
年第27cagaa
期 摘浮游生物计数框 要:莫言的中篇小说在塑造传统女性形象表现女性无意识地压抑自己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作为男性作家的无意识。然而,从部分女性形象中可以看出,莫言还有意识地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反思男权社会、否定性别等级观念,高扬女性主体能动性,积极理解和认同女性的生命意识和欲望本能。男性作家对性别意识的反思正是两性间平等对话与和谐共存的前提,也是和谐的两性生存状态与精神融洽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男性作家;女性形象;莫言
作者简介:刘丁榕(1991-),女,山东莱州人,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
客户端开发 [中图分类号]:I206.7 [高强钢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复合酵素1002-2139(2014)-27-0-02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有三次女性解放的高潮,分别是五四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和结束后的新时期。尽管这些女性解放高潮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过了女性观念和女性命运,但并不是每一次都导致产生了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结果。其中,前两次高潮都是以集体话语来取代个体话语,而新时期因受西方现代及后现代思潮影响逐渐出现女性个体话语取代集体话语的状况。毫无疑问,女性作家的创作是研究艺术文本中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主要阵地,但仍不能排除男性作家创作对这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比如男性作家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对后者的研究可以将艺术文本对社会文本的反映推向全面化、客观化和综合化。如果说在前两次女性解放高潮中,男性作家对女性主体意识的自觉表现只是少量存在,那么在新时期的男性作家创作中则有大量的呈现,其试图对传统的性别意识进行反思,在主体性平等的基础上结构男权中心文化,高扬女性主体性,重视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个性价值与个体差异性并充分尊重这种差异性。这其中尤以莫言为代表,笔者主要以莫言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来探究这一命题,试图让新时期文学中对表现女性主体意识的研究更加全面和客观。其实“男性主体越是充分地理解女性世界,男性主体性的内涵就越丰富、充实。”这是一种双赢的行为,这些男性作家在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进行两性间的对话与努力,追寻一种和谐的两性生存状态与精神融洽,这是我们期望看到的。在莫言的中篇
小说中,尽管在塑造某类女性形象(如传统女性)时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作为男性作家对女性的无意识期待和想象,但莫言还有意识地站在女性立场上进行性别反思男权社会、否定等级观念,高扬女性主体性,在结构男权中心统治的同时建构女性主体观念,理解和认同女性的生命意识和欲望体验,以平等的姿态进行两性对话与交流,渴望一种融洽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