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锅炉保养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常规的锅炉保养是湿法保养和负压余热烘干法,湿法保养常用的是锅炉停炉后关闭与公共器连接的所有阀门,锅炉上满水,注入氨液。
3.干法保养常用的是停炉后,反复通过负压把锅炉烘干,然后关闭所有的阀门。湿法保养在目前环保方面越来越不受欢迎,因为它在保养后会产生不少的废水,且这种方法保养效果也不是很好,因为水质会随时间不断变化,从而或多或少会对锅炉产生一定的腐蚀,而干法常用的就是负压抽干直接关闭锅炉所有的阀门,这样经过长时间后,空气的水分以和二氧化碳等酸性氧化物结合成酸对锅炉也会产生一定的腐蚀。
4.直流锅炉再次启动时,锅炉首先是对换热面进行冲洗,整个冲洗过程分为冷态冲洗和热态冲洗,冷态冲洗至水质合格才允许对锅炉进行点火,热态冲洗至分离器水质合格才允许锅炉升温升压;锅炉在升温升压过程中,达到冲转参数且蒸汽参数合格才允许对汽轮机进行冲转,在整个水质换水过程中,会浪费掉很多工质和热量,锅炉上水冲洗时间和机组启动并网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6.鉴于上述现有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及使用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7.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及使用方法。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第一装置,包括仪用压缩空气生产设备、仪用压缩空气压力调节阀、锅炉保养用压缩空气母管;
9.第二装置,包括通过联箱、管道联通的省煤器、螺旋水冷壁、垂直水冷壁过度集箱、垂直水冷壁出口折焰角入口集箱、折焰角出口集箱、分离器、烟道尾部环形集箱、中间隔墙和屏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再热器以及锅炉给水管道;
10.其中,所述仪用压缩空气生产设备通过供气管线与所述锅炉保养用压缩空气母管、所述省煤器、所述螺旋水冷壁、所述末级过热器、所述再热器和所述锅炉给水管道连接;以及,
11.管线,包括仪用压缩空气管线,包括与所述锅炉保养用压缩空气母管连接的压缩空气第一支管线、压缩空气第二支管线、压缩空气第三支管线、压缩空气第四支管线和压缩空气第五支管线;
12.其中,所述仪用压缩空气压力调节阀设置在仪用压缩空气管线上。
13.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仪用压缩空气生产设备的出气口通过所述仪用压缩空气管线与所述锅炉保养用压缩空气母管连接。
14.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缩空气第一支管线与折焰角入口集箱排空管线连接,所述压缩空气第二支管线与分离器出口排空管线连接,所述压缩空气第三支管线与末级过热器出口排空管线连接,所述压缩空气第四支管线与再热器出口a侧第一排空管线连接,所述压缩空气第五支管线与再热器出口b侧第二排空管线连接。
15.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计划停炉前,使锅炉受热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设备;
16.锅炉熄火炉膛吹扫结束后,使再热系统处于干空气氛围内;
17.对系统进行泄压,且分段对所述系统内蒸汽用仪用压缩空气置换;
18.利用重力原理用仪用压缩空气置换携带水分的蒸汽,保持整个系统处于干空气氛围内;
19.空气干度达到保养要求时,停止通压缩空气置换,关闭各受热面疏水阀,密闭受热面。
20.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计划停炉提前5小时,解列精处理混床,启动给水及凝水加十八胺泵,提高水汽ph9.4~10.0左右,循环4小时停运。
21.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将十八胺加入热力系统,进入锅炉后在高温下挥发进入蒸汽,从而布满整个锅炉受热面。
22.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锅炉熄火炉膛吹扫结束后,防止炉膛温度降低过快,同时保持汽机真空系统运行,使剩余的冷凝水在再热器内闪蒸;
23.汽机真空破坏后,利用锅炉余热将再热器烘干,同时利用重力原理用仪用压缩空气置换携带水分的蒸汽;
24.若空气干度达到要求时,则关闭压缩空气支管线上手动门,保证再热系统处于干空气氛围内,利于再热器受热面保护。
25.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根据汽水密度不同,置换顺序为从上到下;
26.当锅炉分离器压力降到0.6
‑‑
0.8mpa且炉水温度150
‑‑
180℃时,开始锅炉热炉放水;
27.当锅炉分离器降压到0.2~0.3mpa,开始烘干;
28.当锅炉分离器降压到0.1mpa,确保仪用压缩空气连续进入受热面,凝结水持续排出受热面。
29.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利用锅炉余热将整个受热面烘干,同时利用重力原理用仪用压缩空气置换携带水分的蒸汽,保持整个系统处于干空气氛围内,加上十八氨在受热面形成的保护膜,更利于受热面保护。
30.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若空气干度达到保养要求时,停止通压缩空气置换,关闭各受热面疏水阀,密闭受热面;
31.保养期间定期检查,空气干度下降后可继续通入仪用压缩空气;
32.若停炉时间长,空预器入口烟温降至50℃时可全部打开各受热面放水、排空阀,此时锅炉受热面内已无存水,处于干燥状态。
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有效解决现有锅炉保养方法对锅炉造成一定程度腐蚀和直流炉多次上水冲洗导致推迟锅炉点火等问题,进而缩短了整个锅炉启动时间,缩短了机组启动并网时间,从而能够节约大量能量,包括电动机转机消耗电量、汽动转机消耗的热量、除盐水消耗的能量以及设备的损耗等等,降低了整个机组的能量消耗,彻底满足改变了目前机组启动因水质不合格导致启动并网时间长的局面。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35.图1为本发明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3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8.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39.再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40.实施例1
41.参照图1,为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的连接示意图,第一装置100包括仪用压缩空气生产设备101、仪用压缩空气压力调节阀102、锅炉保养用压缩空气母管103。
42.第二装置200,包括通过联箱、管道联通的省煤器201、螺旋水冷壁202、垂直水冷壁过度集箱203、垂直水冷壁出口折焰角入口集箱204、折焰角出口集箱205、分离器206、烟道尾部环形集箱207、中间隔墙208和屏式过热器209、末级过热器210,再热器211以及锅炉给水管道212及其电动门、调门和手动门。
43.其中,仪用压缩空气生产设备101的出气口通过仪用压缩空气管线301与锅炉保养用压缩空气母管103连接,仪用压缩空气管线301上设置有仪用压缩空气压力调节阀102,用
于调节锅炉保养用压缩空气母管103的压力。
44.管线300,包括与所述锅炉保养用压缩空气母管103连接的压缩空气第一支管线302、压缩空气第二支管线303、压缩空气第三支管线304、压缩空气第四支管线305和压缩空气第五支管线306;压缩空气第一支管线302与折焰角入口集箱排空管线401连接,压缩空气第二支管线303与分离器出口排空管线402连接,压缩空气第三支管线304与末级过热器出口排空管线403连接,压缩空气第四支管线305与再热器出口a侧第一排空管线404连接,压缩空气第五支管线306与再热器出口a侧第二排空管线405连接。
45.省煤器201、螺旋水冷壁202、垂直水冷壁过度集箱203、垂直水冷壁出口折焰角入口集箱204、折焰角出口集箱205、分离器206、烟道尾部环形集箱207、中间隔墙208和屏式过热器209、末级过热器210在锅炉建造时通过联箱、管道连通,且系统体积庞大,故锅炉放水充气时需分段进行。
46.在锅炉水流程设计时,受热面最高点留有连通的折焰角入口集箱排空管线401、折焰角出口排空管线406;在锅炉蒸汽流程设计时,受热面最高点留有连通的分离器出口排空管线402、锅炉尾部环形集箱排空管线407、第一屛式过热器出入口排空管线408和第二屛式过热器出入口排空管线409、末级过热器出口排空管线403;上述排空管线上均装有一、二次手动隔离阀,在一次手动隔离阀管线前部开孔,通过孔口分别与仪用压缩空气管道连接,依次构成压缩空气第一支管线302、压缩空气第二支管线303、压缩空气第三支管线304、压缩空气第四支管线305和压缩空气第五支管线306,用于向受热面内充仪用压缩空气;上述压缩空气支管线靠近开孔连接口处依次设计逆止门、手动门、电动隔离门,逆止门用于机组正常运行时防止手动门、电动门内漏蒸汽进入仪用气系统。在压缩空气管线一、二次门前安装第一压缩空气管线307、第二压缩空气管线308、第三压缩空气管线309和第四压缩空气管线310,在每个压力监测管线上均固定安装有压力表,用于检查通入炉内空气压力;在压力监测管线上串接有手动阀门,用于机械隔离。
47.进一步的,在锅炉水流程受热面最低点设计时留有连通的放水第一管线:给水管道放水管线501、第一垂直水冷壁入口集箱放水管线502、第二垂直水冷壁入口集箱放水管线503(放水至机组排水槽)、水冷壁中间转换集箱放水管线504、折焰角入口放水管线505。
48.在锅炉蒸汽流程受热面最低点设计时留有连通的第二放水管线:锅炉尾部环形集箱放水管线506、锅炉尾部中间隔墙放水管线507、屛过出口放水管线508。
49.在锅炉再热器上最低点设计时留有连通的第三放水管线:再热器入口总管放水管线509、再热器入口放水管线510。
50.具体的,上述放水管线上均装有一、二次手动隔离阀或电动门(调门),用于锅炉停炉后排尽各受热面积水,在受热面最低点疏水管线两阀门之间安装第一空气干度管线311、第二空气干度管线312、第三空气干度管线313、第四空气干度管线314,在每个压力监测管线上均固定安装有空气干度表,用于监视锅炉受热面内空气干度。
51.较佳的,远传压力表安装在每个压缩空气支管线上仪用压缩空气侧,便于测量入炉压缩空气压力;空气干度监测仪安装在锅炉高度垂直方向最低放水管线两放水门中间,这样设置是利用水和空气密度差原理,更能准确判断炉内空气干度。
52.本装置不管停炉多久,均可以适用,这样就彻底结束了根据停炉时间长短来选择保养方法的历史。具体操作如下:
53.s1:在锅炉受热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设备。需要说明的是:
54.停炉前,对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进行检查,仪用压缩空气系统压力正常,为0.7-0.9mpa,通过调整仪用压缩空气生产设备101和仪用压缩空气压力调节阀102将锅炉保养用压缩空气母管103压力调整至0.5mpa。
55.停炉提前5小时,解列精处理混床,启动给水及凝水加十八胺泵,提高水汽ph9.4~10.0左右,循环4小时停运,将十八胺加入热力系统,进入锅炉后在高温下挥发进入蒸汽,从而布满整个锅炉受热面。
56.s2:锅炉熄火炉膛吹扫结束后,使再热系统处于干空气氛围内。需要说明的是:
57.锅炉熄火炉膛吹扫结束后,保持再热器各疏水管线疏水阀、各空气管线排空阀关闭,立即停止送、引风机运行,紧闭炉膛各风门、挡板、检查孔,维持炉底密封正常,防止炉膛温度降低过快。
58.同时保持汽机真空系统运行,接着打开中压主汽阀和调阀前流水气动阀,对再热器抽真空,使剩余的冷凝水在再热器内闪蒸。
59.s3:对系统进行泄压,且分段对所述系统内蒸汽用仪用压缩空气置换,利用重力原理用仪用压缩空气置换携带水分的蒸汽,保持整个系统处于干空气氛围内。需要说明的是:
60.汽机真空破坏后,由于再热器系统压力偏低,故不需要对再热器系统通过再热器入口总管放水管线509和再热器入口放水管线510上阀门进行泄压。
61.稍开再热器入口总管放水管线509和再热器入口放水管线510(或调门),同时检查开启压缩空气第四支管线305和压缩空气第五支管线306上手动门(或调门),对再热器系统通入仪用压缩空气,利用锅炉余热将再热器烘干,同时利用重力原理用仪用压缩空气置换携带水分的蒸汽,携带水分的蒸汽从再热器入口总管放水管线509和再热器入口放水管线510排出,再热器入口总管放水管线509两阀门之间安装空气干度表,当空气干度达到要求时,关闭压缩空气第四支管线305和压缩空气第五支管线306(或调门),一个保养过程结束。
62.s4:空气干度达到保养要求时,停止通压缩空气置换,关闭各受热面疏水阀,密闭受热面。需要说明的是:
63.锅炉分离器206压力降到0.6
‑‑
0.8mpa且炉水温度150
‑‑
180℃时,由于锅炉给水管道212、省煤器201和螺旋水冷壁202、垂直水冷壁过度集箱203、垂直水冷壁出口折焰角入口集箱204、折焰角出口集箱205、分离器206、烟道尾部环形集箱207、中间隔墙208、屏式过热器209、末级过热器210之间在锅炉建造时通过联箱、管道连通,且系统体积庞大、压力偏高,故需要对系统进行泄压且需分段对系统内蒸汽用仪用压缩空气置换。
64.根据汽水密度不同,置换顺序为从上到下。
65.首先快速打开第二放水管线:锅炉尾部环形集箱放水管线506、锅炉尾部中间隔墙放水管线507、屛过出口放水管线508上的阀门、储水箱调阀511、储水箱放水管线512;再开启放水第一管线:给水管道放水管线501、第一垂直水冷壁入口集箱放水管线502、第二垂直水冷壁入口集箱放水管线503(至机组排水槽)、水冷壁中间转换集箱放水管线504、折焰角入口放水管505、锅炉尾部环形集箱放水管线506上的阀门,开始锅炉热炉放水。待锅炉分离器206压力将到0.2~0.3mpa,快速打开折焰角入口集箱排空管线401、分离器出口排空管线402、末级过热器出口排空403、折焰角出口排空管线406、、锅炉尾部环形集箱排空管线407、第一屛式过热器出入口排空408和第二屛式过热器出入口排空409上阀门,利用锅炉余热排
空烘干。
66.锅炉分离器降压到0.1mpa时,首先关闭折焰角入口集箱排空管线401、分离器出口排空管线402、末级过热器出口排空403、折焰角出口排空管线406、锅炉尾部环形集箱排空管线407、第一屛式过热器出入口排空408和第二屛式过热器出入口排空409上阀门,其次打开压缩空气第三支管线304上的阀门对过热器系统的烟道尾部环形集箱207、中间隔墙208和屏式过热器209、末级过热器210通入仪用压缩空气,并从锅炉垂直高度方向由高到低关闭屏过出口放水管线508、锅炉尾部中间隔墙放水管线507、锅炉尾部环形集箱放水管线506上的手动门;再次打开压缩空气第二支管线303上的阀门对分离器206及管道系统通入仪用压缩空气,关闭分离器下部储水箱调阀512和储水箱调阀511;再次打开压缩空气第一支管线302上的阀门对水系统冲入仪用压缩空气,并从锅炉垂直高度方向由高到低关闭折焰角入口放水管505、水冷壁中间转换集箱放水管线504、第二垂直水冷壁入口集箱放水管线503、第一垂直水冷壁入口集箱放水管线502、给水管道放水管线501上阀门;最后稍开整个放水系统最低点阀门,保证仪用压缩空气连续进入受热面,凝结水持续排出受热面。
67.在受热面最低点疏水管线两阀门之间安装空气干度表,当空气干度达到要求时,关闭压缩空气第一支管线302、压缩空气第二支管线303和压缩空气第三支管线304上手动门(或调门),一个保养过程结束。由此可见,可保证受热面处于干空气氛围,利于受热面保护。
68.整个保养过程中,利用锅炉余热将整个受热面烘干,同时利用重力原理用仪用压缩空气置换携带水分的蒸汽,保持整个系统处于干空气氛围内,加上十八氨在受热面形成的保护膜,更利于受热面保护。
69.为了保证保养效果,一般6小时后就可达到保养效果,当空气干度达到保养要求时,停止通压缩空气置换;关闭各受热面疏水阀、放空气阀,密闭受热面。保养期间定期检查,空气干度下降后可继续通入仪用压缩空气;如果停炉时间长,空预器入口烟温降至50℃时可全部打开各受热面放水、排空阀,此时锅炉受热面内已无存水,处于干燥状态。
70.因机组停运后,第一时间利用锅炉余热烘干和仪用压缩空气对锅炉进行了保养,锅炉受热面内基本处于干空气状态,锅炉受热面不会存在杂质或常规保养带有湿空气与受热面工质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的含铁物质,故锅炉再次启动给水一次通过受热面,就可满足直流炉水质、点火要求,同时升温升压速度过程水质也合格,蒸汽参数达到,便可对汽轮机冲转和机组并网,大大提前了机组点火、并网冲转和时间。
71.本装置不管停炉多久,均可以适用,这样就彻底结束了600mw机组根据停炉时间长短来选择保养方法的历史。
72.实施例2
73.本实施例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提供了一种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及使用方法的验证测试,对本方法中采用的技术效果加以验证说明。
74.下面对本装置在超临界660mw直流锅炉中应用技术效果加以验证,为验证本装置相对传统装置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不论停炉多久,均可以使用,且能对锅炉受热面达到很好的保养效果,锅炉受热面不会存在杂质或常规保养带有湿空气与受热面工质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的含铁物质,故锅炉再次启动给水一次通过受热面,就可满足直流炉水质、点火要
求,同时升温升压速度过程水质也合格,蒸汽参数达到,便可对汽轮机冲转和机组并网,大大提前了机组点火、并网冲转和时间。
75.本实施例中统计列举了几种锅炉传统保养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和本装置保养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加以对比(如表1所示)以及采取本装置前后机组启动时间对比。
76.1.适应性比较:
77.锅炉停用期间应给予保养,常规保养方式取决于停炉季节和停用时间的长短,在保养方案确认后,应及早做好保养准备,并通知化学人员;机组保养方法有热炉放水干式保养法、氨一联胺保养法等;停炉备用的锅炉必须保证能随时投运时选择“湿法”保护;当锅炉需要停炉保护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且允许锅炉在投运前有一段时间进行准备,则此时使用“干法”保护。
78.湿法保养在目前环保方面越来越不受欢迎,因为它在保养后会产生不少的废水,且这种方法保养效果也不是很好,因为水质会随时间不断变化,从而或多或少会对锅炉产生一定的腐蚀,而干法常用的是热炉放水余热烘干,部分锅炉会通入部分氮气进行完成受热面防腐保养工作,但由于水冷壁、过热器、尾部竖井等部分锅炉受热面疏水不净,经常出现受热面管内氧化腐蚀问题。管内被腐蚀处会留下凹凸不平的腐蚀坑,严重的会造成该部位的金相组织发生变化,生成细小裂纹,使金属变脆,威胁锅炉安全;且造成在机组启动时铁离子含量超标,无法满足机组启动对水质的要求,需要进行大量上水清洗,不仅延长了机组启动时间,而且造成了工质的大量浪费。
79.本装置基于热炉放水余热烘干保养方法,一般6小时后就可达到保养效果,为了保证保养效果,当空气干度达到保养要求时,停止通压缩空气置换,关闭各受热面疏水阀,密闭受热面。保养期间定期检查,空气干度下降后可继续通入仪用压缩空气。如果停炉时间长,空预器入口烟温降至50℃时可全部打开各受热面放水、排空阀,此时锅炉受热面内已无存水,处于干燥状态,保养适应范围更广。
80.表1:保养方法对比表
[0081][0082][0083]
2.锅炉启动上水冲洗时间对比:
[0084]
当凝汽器开始进水,启动凝泵进行小循环冲洗时,集控人员通知化学精处理值班员启动凝氨泵向凝结水中加氨,调节凝结水的ph在9.0~9.6,联系投运凝水在线ph表、电导表;同时调整精处理出口的加氨量,维持除氧器入口的ph在9.0
‑‑
9.6左右;向除氧器上水时,集控人员通知精处理投运覆盖过滤器,当除氧器出口fe<100μg/l时开始向省煤器上水,当向锅炉上水进行大循环冲洗时,开始应从汽水分离器进行排放,连续测定排水的含铁量,当铁<100μg/l时可回收到凝汽器进行循环冲洗,精处理投入高速混床,冲洗至给水氢导(25℃)≤0.5μs/cm、sio2≤30μg/l、fe≤50μg/l、溶解氧≤30μg/l、硬度≈0μmol/l时,允许锅炉点火,在8h内达到正常运行标准值。
[0085]
具体冲洗流程:化学除盐水

凝汽器补水管

凝汽器热井

凝泵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旁路)

轴加

#7、#8低加

#6低加

#5低加

除氧器

前置泵

给水泵

#3、2、1高加

省煤器

水冷壁

启动分离器

贮水箱

排放至锅炉疏水扩容器。
[0086]
化学除盐水

凝汽器补水管

凝汽器热井

凝泵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旁路)

轴加

#7、#8低加

#6低加

#5低加

除氧器

前置泵

给水泵

#3、2、1高加

省煤器

水冷壁

启动分离器

贮水箱

启动循环泵

省煤器。
[0087]
贮水箱中的水有两路,一条去排放至锅炉疏水扩容器,另一条通过启动循环泵进入省煤器。
[0088]
但是600mw机组启动系统因设置炉水循环泵,要求水质较高,在实际上水中为了防止循环泵烧损一般采用分段上水冲洗,具体如下:
[0089]
a:炉前系统及省煤器系统水冲洗:
[0090]
当除氧器冲洗水质合格后,给锅炉上水;当水上至分离器前必须对高加管道系统、给水管道、省煤器依次进行水冲洗合格后,再进行下一系统水冲洗;当给水上至主给水电动门时,通过主给水电动门前后放水进行排污,连续排水20~30分钟后继续上水至省煤器,省煤器入口水质合格后上水至省煤器,通过水冷壁下联箱放水排水至锅炉疏水扩容器。
[0091]
b:水冷壁及包墙管受热面冲洗:
[0092]
炉前系统及省煤器系统冲洗冲洗水质合格后上水至垂直水冷壁,打开折焰角入口集箱放水门及排空气门,关闭水冷壁下联箱放水阀、水冷壁中间转换集箱放水阀、排空气阀,采用小流量上水方式对垂直水冷壁及部分包墙管水冷壁进行水冲洗;连续冲洗三小时以上,化验疏水箱水质合格后冲洗结束。
[0093]
c:上水至分离器水箱:
[0094]
上水过程中应联系热工人员及时投入分离器及分离器水箱水位计,打开分离器排空检查上水情况,分离器水箱水位正常后立即启动炉水循环泵运行,以防杂质在循水循环泵处积存。炉循泵启动后,不合格水质通过大小溢流阀放水至锅炉疏水箱。
[0095]
锅炉冲洗大小溢流阀处排水水质合格要求如下表所示:
[0096][0097]
d:锅炉冲洗水质合格后,启动循环泵进行水冷壁系统的循环清洗,给水量约为350~400t/h左右,启动循环泵流量控制在600~650t/h左右,使水冷壁系统的循环冲洗流量达到1000t/h左右(省煤器入口流量)。
[0098]
锅炉循环冲洗水质合格要求如下表所示:
[0099][0100][0101]
e:锅炉冷态冲洗水质合格后,才允许锅炉点火进行热态冲洗,进行升温升压。
[0102]
以上介绍了锅炉启动过程常规冲洗方法,冲洗流程较慢,需要进行大量换水,不但冲洗时间长,而且浪费大量工质。
[0103]
表2为600mw锅炉各受热面水容积,根据锅炉上水管理规定:上水时的环境温度不低于5℃,水温一般在20~70℃,用给水旁路调整门控制上水速度在5%bmcr左右,冬季进水流量控制在50t/h,夏季控制在90t/h;为了方便说明问题,这里取上水平均值70t/h进行说明,锅炉上水由省煤器上至启动系统并进行大流量循环冲洗。
[0104]
表2:600mw锅炉各部件的水容积表(单位:m3)
[0105][0106]
锅炉停炉采用传统保养方法,锅炉上水冲洗至点火前水质合格需要10
‑‑
15小时,采用本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因机组停运后,第一时间利用锅炉余热烘干和仪用压缩空气对锅炉进行了保养,锅炉受热面内基本处于干空气状态,锅炉受热面不会存在杂质或常规保养带有湿空气与受热面工质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的含铁物质,故锅炉再次启动给水一次通过受热面,就可满足直流炉水质、点火要求,仅需要1.9小时,这样就将机组启动时间缩短8
‑‑
10小时,大大提前了机组点火、并网冲转和时间。
[0107]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装置(100),包括仪用压缩空气生产设备(101)、仪用压缩空气压力调节阀(102)、锅炉保养用压缩空气母管(103);第二装置(200),包括通过联箱、管道联通的省煤器(201)、螺旋水冷壁(202)、垂直水冷壁过度集箱(203)、垂直水冷壁出口折焰角入口集箱(204)、折焰角出口集箱(205)、分离器(206)、烟道尾部环形集箱(207)、中间隔墙(208)和屏式过热器(209)、末级过热器(210)、再热器(211)以及锅炉给水管道(212);其中,所述仪用压缩空气生产设备(101)通过供气管线与所述锅炉保养用压缩空气母管(103)、所述省煤器(201)、所述螺旋水冷壁(202)、所述末级过热器(210)、所述再热器(211)和所述锅炉给水管道(212)连接;以及,管线(300),包括仪用压缩空气管线(301),包括与所述锅炉保养用压缩空气母管(103)连接的压缩空气第一支管线(302)、压缩空气第二支管线(303)、压缩空气第三支管线(304)、压缩空气第四支管线(305)和压缩空气第五支管线(306);其中,所述仪用压缩空气压力调节阀(102)设置在仪用压缩空气管线(30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用压缩空气生产设备(101)的出气口通过所述仪用压缩空气管线(301)与所述锅炉保养用压缩空气母管(103)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第一支管线(302)与折焰角入口集箱排空管线(401)连接,所述压缩空气第二支管线(303)与分离器出口排空管线(402)连接,所述压缩空气第三支管线(304)与末级过热器出口排空管线(403)连接,所述压缩空气第四支管线(305)与再热器出口a侧第一排空管线(404)连接,所述压缩空气第五支管线(306)与再热器出口b侧第二排空管线(405)连接。4.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计划停炉前,使锅炉受热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设备;锅炉熄火炉膛吹扫结束后,使再热系统处于干空气氛围内;对系统进行泄压,且分段对所述系统内蒸汽用仪用压缩空气置换;利用重力原理用仪用压缩空气置换携带水分的蒸汽,保持整个系统处于干空气氛围内;空气干度达到保养要求时,停止通压缩空气置换,关闭各受热面疏水阀,密闭受热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计划停炉提前5小时,解列精处理混床,启动给水及凝水加十八胺泵,提高水汽ph9.4~10.0左右,循环4小时停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十八胺加入热力系统,进入锅炉后在高温下挥发进入蒸汽,从而布满整个锅炉受热面。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锅炉熄火炉膛吹扫结束后,防止炉膛温度降低过快,同时保持汽机真空系统运行,使剩余的冷凝水在再热器内闪蒸;汽机真空破坏后,利用锅炉余热将再热器烘干,同时利用重力原理用仪用压缩空气置换携带水分的蒸汽;若空气干度达到要求时,则关闭压缩空气支管线上手动门,保证再热系统处于干空气
氛围内,利于再热器受热面保护。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汽水密度不同,置换顺序为从上到下;当锅炉分离器压力降到0.6
‑‑
0.8mpa且炉水温度150
‑‑
180℃时,开始锅炉热炉放水;当锅炉分离器降压到0.2~0.3mpa,开始烘干;当锅炉分离器降压到0.1mpa,确保仪用压缩空气连续进入受热面,凝结水持续排出受热面。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锅炉余热将整个受热面烘干,同时利用重力原理用仪用压缩空气置换携带水分的蒸汽,保持整个系统处于干空气氛围内,加上十八氨在受热面形成的保护膜,更利于受热面保护。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空气干度达到保养要求时,停止通压缩空气置换,关闭各受热面疏水阀,密闭受热面;保养期间定期检查,空气干度下降后可继续通入仪用压缩空气;若停炉时间长,空预器入口烟温降至50℃时可全部打开各受热面放水、排空阀,此时锅炉受热面内已无存水,处于干燥状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炉放水的锅炉保养装置及使用方法,其包括:计划停炉前,使锅炉受热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设备;锅炉熄火炉膛吹扫结束后,使再热系统处于干空气氛围内;对系统进行泄压,且分段对所述系统内蒸汽用仪用压缩空气置换;利用重力原理用仪用压缩空气置换携带水分的蒸汽,保持整个系统处于干空气氛围内;空气干度达到保养要求时,停止通压缩空气置换,关闭各受热面疏水阀,密闭受热面。本发明能有效解决现有锅炉保养方法对锅炉造成一定程度腐蚀和直流炉多次上水冲洗导致推迟锅炉点火等问题,缩短了整个锅炉启动、机组启动并网的时间,从而能够节约大量能量,降低了整个机组的能量消耗。整个机组的能量消耗。整个机组的能量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

袁福计 盖科成 张斐 王兴盛 曹昱冲 吕中 尹玉仁 刘鹏利 黄涛 唐涛 裴文飞 王永军 赵健 刘胜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华能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9

技术公布日:

2022/11/11

本文发布于:2022-11-25 01:41: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2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压缩空气   管线   锅炉   所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