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向深入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的价值也愈加引人关注,而无形资产评估工作也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对国内在无形资产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相应提出了改进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无形资产评估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出有意义的建议。
无形资产指的是经济组织为获取超额利润而占有或在较长时间内使用的,以非实物形态存在的资产。无形资产的特点是非实体性、非货币性、收益性及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我国目前采取的无形资产评估主要有三种方法,即市场价值法、收益法和成本法。
我国的无形资产评估起于1989年,这与西方国家的上百年无形资产评估历史相比,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都具有较明显的差距。尤其表现在无形资产评估实务方面,我国的无形资产评估还存在许多不足。本文就此做以概括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一、无形资产评估过程中暴露出的不足
(一)评估人员缺乏对无形资产内涵的深入理解,导致评估过程产生偏差。按照我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的《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所做的定义: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所拥有或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能持续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依据该定义,无形资产的本质特点是可以创造出经济收益。也即是其具有收益性。实际上,不具有收益性也不能称其为资产。而在具体评估过程中,一些无形资产评估人员只重视无形资产的评估形式,如商标证书、专利证书等资质证明,就将这些被证明或鉴定的对象视为无形资产而展开评估,却恰恰忽视了无形资产最重要的本质特征,即它所具有的创造额外收益的能力。因此,有些评估人员将预期获利能力很差甚至无获利能力的项目也视为无形资产,这种评估得出的结果显然与其实际价值存在偏差。 (二)无形资产评估方法选择存在随意性。在我国现行三种无形资产评估方法中,市场价值法是根据市场交易来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这种评估方法适合于版权、专利、专有技术以及商标等。市场交易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我国无形资产交易市场不发达,许多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难以确定;而且,无形资产通常都同有形资产融为一体,交易时难以对其价值做出单独确认。收益法是根据未来收益状况或现金流量现值来对无形资产的内在价值做出。该方法适用在对商誉或者特许经营等类型的无形资产评估方面。收益法的难点是折 现率难以确定,而且,该法也存在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收益分开计算难的问题。成本法是根据替代该类无形资产所付出的成本来评估其价值。这种评估法适合用在能够被替代的无形资产。成本法的不足是替代无形资产受各种因素影响,难以确定其未来收益。
由于上述三种评估方法各有其特点和不足,而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等并未对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做出明确界定,导致在实践中,存在评估方法随意选择的问题。
(三)无形资产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无形资产评估的特点是专业性强、需要综合性知识,客观上要求评估人员具有无形资产评估所需要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等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经济法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同时,一个优秀的无形资产评估人员还要有丰富的无形资产评估经验和评估技巧。目前,在我国,只要获得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执业资格,就可以对任何类型的资产,包括无形资产进行评估。这种状况使得评估师难以在某一评估领域成为具有丰富评估经验和技巧的专家。
二、无形资产评估改进对策
(一)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和加强理论学习,健全资产评估监管机制。
使无形资产评估的结果更接近于价值,1、应对无形资产理论做出深入探讨。专家学者应对无形资产的内涵、评估方法及适用范围在理论上做出明确界定。评估人员应通过学习深刻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和操作实务。作为评估人员,要理解不是所有的商标和技术等非实物形态的东西都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构成基本条件之一是在未来具有获利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大小又是无形资产评估值一项决定性因素。而且,无形资产的价值还与其未来获利能力得以现实的条件有密切关系。所以,无形资产在评估过程中应同企业的有形资产密切结合,对无形资产预期内的创造收益能力的实现条件和实现程度做出客观评价,使评估值更接近其实际价值。
2、通过立法层次完善无形资产评估的法律规范,使无形资产评估在实际操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的《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的内容偏重于原则性指导、缺乏可操作性。可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取得成果的条件下,加以完善。
(二)对无形资产评估中的方法做出明确界定。
1自动弹簧机、是在法律规范中加以界定。无形资产评估所使用的三种主要评估方法:市场价值法、收益法和成本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应在相关法律法规和准则中加以规范。如果在同一项
无形资产评估项目中,使用市场价值法、收益法和成本法都满足适用条件,应以这三种方法所评估出来的结果做出权衡,并筛选出最理想的评估方法,或将三种评估结果做加权平均处理,将处理结果作为最终评估结果。无形资产评估在选择和确定基本参数时,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估方法进行解释说明。
2、是对评估报告制定规范标准。目前国内的无形资产评估报告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形式化问题严重,导致评估报告的使用者无法从中获取到更多有参考意义的信息。依据《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做出的评估报告需包含的内容有:
(1)评估基本假设条件。无形资产评估需要事先假设一系列前提条件。评估报告应将这些假设做出充分说明,以使报告使用者可以依据其中的设定的假设条件,对评估人员所选用的评估方法和基本参数是否具有合理性做出判断。
(2)对选择的评估方法依据做出说明。通过对所选择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依据说明,可以使报告的使用者了解选择该种方法的原因,并对其合理性做出分析。
(3)对选择的各种基本参数类型和数值的依据给出必要说明。目前在评估中目前应用最多
的方法为收益法,而这种评估方法需要许多基本参数。评估人员应在评估报告中对参数的确定方法和取值依据如计算模型等做出详细说明,以使报告使用者能够充分了解应用此项无形资产可能面对的收益与风险,并对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做出有效的判断。
我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的《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尽管对相关内容给出了原则性的规范,但是,鉴于国内资产评估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而我中的无形资产评估起步又相对较晚,所以,应对《准则》的内容做进一步充实,细化条款,以使无形资产评估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执行《准则》。
(三)全面提高资产评估人员的素质。
无形资产评估工作的专业性强,评估过程十分复杂,同时,评估结果对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而言又极其重要,所以,无形资产评估人员素质就显得至为关键。客观上要求无形资产评估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很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此外,还要具有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公关能力与协调能力。就我国目前的资产评估师队伍来说,真正达到上述要求的还很有限,这就要求资产评估人员通过加强学习和修养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是不断提高评估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到这一点,就资产评估执业人员来冰就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熟悉和掌握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政策和准则等,这样才能在实际评估工作中做到依法进行评估:建立和完善政府和社会监督管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为资产评估执业人员提高职业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资产评估人员在资产评估中以评估质量为中心,谨慎评估,降低和杜绝弄虚作假与营私舞弊的现象,使无形资产评估的道德风险降至最低。
2、是要提高资产评估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这方面即要通过评估人员自身学习与实践来提升专业技能,政府、社会组织和评估机构也应通过举办各种培训和学习交流方式来为评估从业人员提供学习机会。
3、是将无形与有形两种资产评估的执业资格做出明确区分。可将评估人员的执业资格划分为不动产、机器设备、企业价值以及无形资产等若干种评估资格。如此一来,资产拥有者想对无形资产做出评估时,可聘请具备相关执业资格的专业评估人员来做评估。这种方式可有效提升资产评估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使评估人员由“样样通、样样松”的“万金油”式的评估执业素质向真正的“行家里手”转变,以提高无形资产评估质量。
(四)加强无形资产评估信息数据库建设。
注册评估师协会和相关机构通过建立完善的无形资产评估数据库,为评估师在评估中提供各类有价值的信息。资产评估师在进行无形资产评估中,其中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相关资料获取难度较大。因此,相关机构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无形资产评估所需要的有关数据或其他信息,如借助产权交易市场等来获取各种无形资产的交易信息;借助证券市场获取行业或企业的资产收益率、风险报酬率等财务信息;借助债券市场和商业银行等渠道获取无风险收益率和利率等金融市场信息。
三、结论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持续深入,包括无形资产在内的各类资产交易市场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可以预料,未来的无形资产交易规模也将持续增长,而且,日益增长的产权交易中,也离不开无形资产价值的评估。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无形资产评估也变得更加重要,如何提高我国企业无形资产评估质量,事关产权市场和技术市场的发育程度,也关系到今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问题,应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
弧齿
参考文献:
[1]刘德运.无形资产评估[M].北京:防老剂rd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吴申元.无形资产管理与评估(第二版)[M].北京:转移印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3]神奇蚯蚓养殖技术资产评估协会.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预测地震的方法
[4]路君平.资产评估理论与案例分析(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