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桩施工方法

阅读: 评论:0

立柱桩施工方法
1.工程概况、要点
1)本工程设计立柱桩采用钻孔灌注桩设备施工。
2)钻孔灌注桩施工计划进场1台回旋钻机(GPS-10)施工。
3)桩体强度试验:在基坑开挖前,应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4设计直径钻孔灌注桩,钻头直径应等于桩的设计直径,施工时锥形钻头夹角应大于120度,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必须试成孔,数量不少于2个,以便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所选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是否适宜,试成孔完成后应对其进行处理。施工单位应仔细研究工程地质报告,根据土层物性及分布情况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
5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留有混凝土灌注长度≥桩身长度的5%,确保桩顶标高及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钻孔灌注桩施工时的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也不得大于1.2。水下浇筑的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应比设计强度高一级配制,以确保达到设计强度。
6钻孔灌注桩应进行二次清孔,第二次清孔后的平均沉淤厚度指标应≤100mm。在测得回淤厚度和泥浆密度符合规定后半小时内必须灌注混凝土,并做好每一项工序的原始检查记录。
7桩身主筋应沿桩周均匀布置,钢筋连接可采用焊接,双面焊缝长≥5d,单面焊缝长≥10d,主筋接头间距应大于1000mm,并在同一截面上的接头不得多于总数的50%,箍筋采用螺旋箍。
8本工程每根桩施工过程应有完整记录,内容应包括钻孔,一、二次清孔,沉淤厚度,泥浆比重,水下混凝土灌注等项目质量检验评定。钻孔灌注桩全部完成后应将桩位竣工平面图提交设计院,经复核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2.施工工序流程   
隔爆灯
3.钻孔灌注桩施工步骤
3.1 测量放线:
(1)我方现场派专职测量工程师负责测量放线和桩孔定位。钻孔灌注桩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开工前按施工图及甲方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水准点,进行测量放线定位,敷设工程的基轴线,做好较永久性固定标记,同时与甲方(或甲方委托的监理)办理建筑测量复核单,提交有关部门审核复查认可。
(2)为了测量成果的准确性,拟选用全站仪测放桩位。桩位测量误差不大于1cm
(3)桩位定点经复查无误后,方由人工挖出基槽,进行护筒埋设。
              护筒直径=D+100mm
钻孔灌注桩定位图
3.2成孔前准备
(1)铺设枕木、架设滚筒及安装钻机
正循环钻机自重较小,移动较灵活,多采用滚筒式移位。一般先在硬地坪上铺设横断面为200×200mm方型木枕2根,再在其上面架设滚筒和钻机,行走时需在其前方再铺设2根方型木枕,利用钻机自身的牵引力拉动移位。
(2)护筒制作及埋设
A.护筒的制作
正循环成孔时泥浆比重相对较大,一般孔内水头高于浅层地下水位即能保证不坍孔,用好泥浆是正循环成孔的关键。护筒用4mm的钢板卷制焊接而成,上部开设120×涂料刮棒30cm溢浆孔,以便泥浆循环通畅。
B.护筒下置深度
根据场地地层情况,钻孔灌注桩的护筒埋设深度1.0~1.5m,以挖到原状土、孔内不漏浆为标准,护筒口高出地面0.20m。在暗浜回填区域需加长至3.54米。
C.护筒的埋设
护筒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心线与桩位中心允许偏差不大于20mm,并保证护筒垂直,其周围用粘土回填夯实。
3.3钻机安装就位:
(1)钻机安装必须水平、周正、稳固。
(2)保证桩架天车、转盘中心、护筒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做到“三点一线”。
(3)用水平尺校正施工平台水平度和转盘的水平度,保证转盘中心与护筒的偏差不大于2cm
(4)钻机平台底座必须座落在较坚实的位置,否则用地板垫平,防止施工中倾斜。
(5)对各连接部位进行检查。
3.4成孔
(1)钻头、钻进参数及泥浆性能要求
根据桩基设计,场地地层和设备性能情况,用正循环成孔,采用三翼犁式刮刀钻头进行成孔施工,其钻进参数及泥浆性能要求如下表。
注入孔口泥浆性能技术指标
                                项次
             
     
1
泥浆密度
正循环成孔
1.15
2
漏斗粘度
正循环成孔
18″—22
排出孔口泥浆性能技术指标
项次
             
  青冈栎>轴流式压气机   
1
泥浆密度
正循环成孔
1.25
2
漏斗粘度
正循环成孔活动装置
20″—26
正循环成孔钻进控制参数表                                         
钻进参数
地层
钻压(kpa)
转速(r/min)
最小泥浆泵量(m3/h)
粉性土、粘性土
10~25
40~70
50
砂土
5~15
40
50
(2)成孔技术措施
A.开孔钻进时应先轻压、慢钻并控制泵量,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逐渐加大转速和钻压。
B.正常钻进时,应合理控制钻进参数以及泥浆性能指标。
rrgggC.配置GPS-10型工程钻机进行施工,具有稳定性好,成孔质量好施工效率高的优点。
D.加接钻杆应先将钻具稍离孔底,待泥浆循环2-3分钟后再拧卸加接钻杆。
3.5一次清孔
钻进终了,将钻具提离孔底0.2m左右,上、下活动,低速回转,全泵量冲孔,充分研磨孔底较大颗粒土块,待孔内返出浆液中无泥块泥皮可视为一次清孔完毕,实现“一次清孔为主,二次清孔为辅”的清孔排渣原则。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用测锤测得孔深符合设计要求为止。见下图
3.6 下导管:
(1)选用Φ250mm灌浆导管,导管须内平、笔直;
(2)必须对导管进行检查,不合要求的不得使用,导管长度按实际孔深而定;
(3)下管前清点根数,检查联接处密封情况,每节使用“”型密封圈,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严防泥浆渗入管内;
(4)孔口连接时,在丝扣处涂抹机油,便于拧卸;
(5)严禁使用铁锤打击导管,防止变形。
3.7 二次清孔:
下好导管即开始二次清孔。拟定采用正循环清孔,首先往孔内注入原浆,将孔内泥块土屑携出孔外,尔后以低比重优质泥浆置换孔内浓浆,清至孔内返出之泥浆比重≤1.15或粘度≤22秒,其沉渣厚度≤50mm时视清孔符合要求。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灌注前使用橡皮球作为隔水塞将混凝土与泥浆隔离。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15:30: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243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施工   泥浆   钻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