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常见违章行为风险分级标准

阅读: 评论:0

石油工程常见违章行为风险分级标准
一、通用部分
0.1  一般操作违章
0.1.1 常规劳保用品穿戴不规范。
0.1.2 上下梯子不扶栏杆。
0.1.3 手持工作灯具使用非安全电压。
0.1.4 气体未用完的乙炔瓶、氧气瓶混装、混放,间距小于5m。
0.1.5 乙炔瓶和氧气瓶距明火距离小于10m 的情况下进行动火作业
0.1.6 使用未安装回火止回阀的乙炔气瓶。
0.1.7 储存有乙炔或氧气的气瓶使用完后,未关闭气瓶阀门或减压阀未泄压。
0.1.8 使用液化气瓶不安装减压阀。
0.1.9 起重作业指挥人员未佩戴袖标或警示服。
0.1.10 碾压地面管线、油管或电缆。
0.1.11 在机械旋转部位跨越、传递或拿取物件。
0.1.12 行走在能滚动的物体上,用手扒或脚蹬管材。
0.1.13 未经许可进入隔离区域。
0.1.14 未按规定参加班前班后会、安全技术交底会等HSE 会议。
0.1.15 许可作业结束后未及时关闭。
0.1.16 作业结束后未清理施工现场。
0.1.17 未经允许擅自进入警戒区域。
0.1.18 高处作业往下扔工具等物品。
0.1.19 未使用阻燃安全带、安全网进行高处动火作业。
0.1.20 用肢体代替工具或使用不当工具进行操作。
0.1.21 未按规定使用和维护消防器材。
0.1.22 受限空间动火作业未进行清洗、置换、通风、检测等作业。
0.1.23 未按操作规程使用砂轮机、切割机等设备,站位错误。
0.1.24 单面捆绑要拉运的野营房。
0.1.25 电器设施未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0.1.26 使用无漏电保护器的电动工具。
0.1.27 吊车千斤支腿不垫枕木,松软处不垫钢板。
0.1.28 使用没有标识或标识不清的钢丝绳、吊带等索具。
0.1.29 未按规定使用个人辐射剂量牌。
0.1.30 粉尘作业未采取防尘措施
透射电镜制样
0.1.31 仪器、仪表台上放置水杯或其他物品。
0.1.32 搬运或挪动运转的设备。
0.1.33 超负荷使用电器。
0.1.34 未按规定对野营房、电器设备接地或接零,或接地保护装置(电阻值)不符合要求。
0.1.35 配电箱未上锁。
0.1.36 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配电箱、开关箱。
0.1.37 乙炔、氧气和氮气管线未使用国标规定的颜(乙炔管线红,氧气管线蓝,氮气管线黑)。
0.2 严重操作违章
0.2.1 起重作业过程中重物悬挂在空中,操作人员离开控制室。
0.2.2 未收吊车支腿、吊臂移动车辆。   
0.2.3 未按规定配戴眼护具。
0.2.4 吊车司机同时进行两种及以上操作吊车动作。
0.2.5 擅自操作非本岗位设备。
0.2.6 特种作业人员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具。
0.2.7 进入有限空间未按规定进行气体检测。
0.2.8 未按规定进行能量隔离,上锁挂签。
0.2.9 擅自使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器材。
0.2.10 携带火种进入林区、油罐区等规定不允许携带火种场所。
0.2.11 未经清洗、置换、检测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管道进行焊割作业。
0.2.12 高处作业携带的工具无保险绳或保险绳未系牢。
0.2.13 2米以上高处放置未固定的工具和物品。
0.2.14 未按规定正确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安全设施和消防设施。
0.2.15 超负荷、超速、超压、超温、超期限使用设备。
0.2.16 在运转设备的护罩上穿行或在运转的设备上从事加油、修理、焊接、清扫等工作。
0.2.17 用湿手或戴湿手套触摸电器开关或带电设备设施。
0.2.18 安装或检修设备时用手指正销孔或螺栓孔。
0.2.19 作业场所禁烟区吸烟。
0.2.20 伪造、篡改原始资料或记录。
0.2.21 违规焚烧、掩埋生活垃圾。
0.2.22 在下列作业场所携带手机未关机:
a.钻井、试(修)油、压裂酸化、连续油管等施工作业区域;
b.库、射孔弹厂以及、射孔弹装卸区、下药作业区等涉爆作业区;
c.油气(采、集、输)站、管网、油气处理厂、含油钻井液(岩屑)处理厂;
d.油罐区、可燃气体瓶存放点、气焊切割焊接区等;
e.清掏罐、罐内维修动火、油气管网维修等作业施工现场。
0.2.23 下列情况时使用手机:
a.岗位操作过程中使用手机;
b.在机加工、维修、切割、吊装、挖掘等作业区域使用手机;
c.驾驶员行车过程使用手机;铭板
d.在井场公路边、管沟边、钻前工程等野外高处或邻边作业场所边走边使用手机。
0.2.24 故意遮挡或损坏视频监控摄像头。
0.3重大操作违章
0.3.1 特种作业人员未持有效操作证上岗操作。
0.3.2 脱岗、睡岗和酒后上岗。
0.3.3 作业许可批准人未进行措施落实验证,签发批准作业许可。
0.3.4 用游车、非载人气动绞车、吊车等载人作业。
0.3.5 违反规定储存、运输、使用、回收、处置民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
0.3.6 不采取防坠落措施进行高处作业。
0.3.7 在井控设备、高压管汇等设施上焊接。
0.3.8 违反起重作业“十不吊”。
a.无专人指挥、指挥信号不明不吊。
b.设施有安全缺陷、支撑不安全不吊。
c.吊物固定状态未消除、有附着物不吊。
d.吊物未栓引绳、无人牵引不吊。
e.吊物上站人、危险区域有人不吊。
f.吊物内盛装过多液体不吊。
g.斜拉不平、超载不吊。
h.吊物棱刃未加衬垫不吊。
i.与输电线路无安全距离不吊。
j.环境恶劣、光线不足不吊。
0.3.9 在易燃易爆区域吸烟。
0.3.10 违规处理、排放危废物。
0.3.11 使用安全装置失效的设备设施。
0.3.12 性质相抵触的民爆物品未分库储存或混装运输。
0.3.13 乙炔气瓶使用时未保持直立状态。杏仁脱皮机
0.4一般管理违章
0.4.1 发电机未设置接油或防雨设施。
0.4.2 配电箱、开关箱未落实防雨、防尘措施。
0.4.3 未组织开展岗位检查(交接班检查、巡查等)。
0.4.4 未按规定组织检查、保养设备、设施、器材。
0.4.5 动火作业现场无警戒、无应急措施。
0.4.6 未制定或实施个人安全行动计划。
0.4.7 未对外来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提示或者外来人员或车辆随意进入施工现场未制止。
0.4.8 高危作业没有安排监护人。
0.4.9 未开展员工能力评价或未按照评价结果开展针对性培训。
0.4.10 未按规定组织开展HSE检查或HSE专项活动。
0.4.11 未按规定组织对井控设备进行试压。
0.4.12 未按规定组织整改或谎报发现的不符合项。
0.4.13 安排岗位履职评估或任职资格不合格的人员上岗作业。
0.4.14 未按规定组织统计分析安全观察沟通开展情况。
0.4.15 未组织与相关方签订HSE协议或未做安全告知和责任分工。
0.4.16 未按规定审核各类报表或审核后未签字。
0.4.17 未按培训矩阵组织开展HSE培训。
0.4.18 未按规定组织员工开展职业健康体检或未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0.4.19 未按规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0.4.20 未按规定传达并落实公司文件。
0.4.21 未按规定对违章隐患进行统计分析或上报。
0.4.22 未建立健全HSE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0.4.23 未建立健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0.4.24 未按规定对承包商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0.4.25 未按规定配备各类安全环保、职业健康及消防设施。
0.4.26 未及时检测检验到期的计量器具和安全防护设施。
0.4.27 拒绝、阻碍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0.4.28 未按规定划分属地区域。
0.4.29 搬迁作业前未对道路进行踏勘、未制定或执行风险削减措施。
0.4.30 消防通道、应急通道不畅。
0.4.31 未按计划落实职业病危害场所检测。
软化器0.4.32 放射性作业未配备个人辐射剂量牌。
0.4.33 未建立个人辐射剂量监测台帐和个人辐射剂量监测档案。
0.4.34 未将个人放射性剂量牌按时送检。
0.4.35 作业场所未按规定配备辐射监测仪。
0.4.36 设备开关、闸阀状态未标识。
0.4.37 受限空间作业沟通联络不畅通。
0.4.38 作业许可未签字认可进行作业。
0.4.39 未按规定上报生产安全事故事件百万工时。
0.4.40 没有按规定开展应急演练演习。
0.4.41 未制止属地内的违章行为。
0.4.42 现场未按规定配备急救药品。
0.4.43 储存装置等未落实防渗漏措施。
0.4.44 配置的灭火器与起火物质性质不匹配。
0.4.45 循环罐区、机泵房、材料房未按规定设置雨棚。
0.4.46 未按规定对含油岩屑传送装置做防雨水措施和防渗处理。
0.4.47 未按规定对含油岩屑存放场地做防渗、防雨措施。
0.4.48 设备设施拆装前清理的沉砂、污泥未按规定处理。
0.4.49 集气站放空火炬区域地面未按规定做防渗处理。
0.4.50 油气井测试完成试验后剩余液体、化学品未按规定处理。
离子风机aryang
0.4.51 油气井测试设备、工具安装连接时地面未采取防渗措施。
0.4.52 油气井测试防喷管泄压管线出口未接至燃烧池或排污池。
0.4.53 油气井测试分离器、砂分离器安全阀泄压管线出口未接至燃烧池或排污池。
0.4.54 储层改造未配置残酸和返出液储罐或修建残酸池。
0.4.55 废水处理装置未按规定安装、使用。
0.4.56 施工现场原材料存放未做防渗、防雨措施。
0.4.57 水泥粉尘飘散未落实控制措施进行固井作业。
0.4.58 未落实消泡措施进行发泡酸排液施工作业。
0.4.59 未落实排砂管出口降尘措施进行气体钻井作业。
0.4.60 空压设备、连接管线区域地面未落实防渗措施进行作业。
0.4.61 施工作业使用气瓶时未落实防倾倒措施。
0.4.62 接收、使用不合格的气瓶。
0.4.63 车辆设备、工(器)具没有组织入场验收。
0.4.64 安排无健康证炊事员上岗。
0.4.65 未建立化学试剂管理台账或账物不符。
0.5 严重管理违章
0.5.1 重大隐患整改措施不落实。
0.5.2 隐瞒重大隐患或未在规定期内整治销项。
0.5.3 六级以上大风、暴雨、大雪等特殊天气条件下组织立放井架。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07:02: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238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业   进行   使用   设备   措施   管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