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学 教学大纲

阅读: 评论:0

纺纱学(1)(2)
Spinning Principle and Technolog(1)(2)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第一学期:040034
第二学期:040033
课程学分:第一学期:3学分
第二学期:2学分
面向专业:纺织工程(本科)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
led镜前灯
煤炭水分开课院系:纺织学院
使用教材:
主教材:纺纱学,郁崇文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郁崇文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辅助教材:纺纱系统与设备,郁崇文,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纺纱实验教程,郁崇文,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教材:棉纺学,中国纺织大学棉纺教研室,纺织工业出版社,1988
苎麻纱线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郁崇文等,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7
毛纺学,西北纺织工学院毛纺教研室,纺织工业出版社,1980
绢纺学,中国纺织大学绢纺教研室,纺织工业出版社,1989
先修课程:纺织材料学040891(4),机械原理080091(4)
并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纱线设计与实践045901(2)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平台(必修)课程之一,也是纺织工程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本课程以纺纱加工的原理为基础,对纺纱的各种系统、流程、纺纱工艺及纱线质量控制进行讲解,较具体深入地分析各类纤维纯纺、混纺的纱线生产工艺与质量,使学生较深入地掌握有关专业知识,并对各类纤维的纺纱具有一定的工艺设计能力。
三、选课建议
适合纺织工程、机械工程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二年级以上,前期已经学习了纺织材料学的学生。
四、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本课程讲解纺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种纤维的纺纱基本理论,包括开清、除杂,均匀混合,梳理、精梳,牵伸、并合,加捻、卷绕等;在此基础上讲解纺纱加工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设计及质量控制。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种纤维的纺纱方法与典型、关键设备和机构、工艺参数的调节方法、质量控制内容及调整方法。对各类
纤维的纺纱具有一定的工艺设计能力。
五、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纺纱原料准备与选配
第一节 轧棉
一、轧棉
二、轧棉机械
三、轧工质量检验
四、打包
五、含糖棉的处理
第二节 棉纺回用原料处理
环境风洞
一、废棉种类
二、废棉处理
手摇甘蔗榨汁机
第三节 原料的选配
一、纤维原料
二、原料选配
三、配棉
四、化纤短纤维的选配
第四节 原料混合与计算
一、混合目的
二、混合方法
三、混合计算
第三章 梳理前准备(开松除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开松机除杂的原料
一、开松分类及其基本原理
二、除杂原理及方法
第三节 开清棉
一、开清棉机组组合
二、抓棉机械对原料的开松作用
三、棉箱机械对原料的开松与除杂作用
四、开棉机械
五、棉卷质量控制
第四章 梳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梳理基本原理
一、梳理过程中纤维受力
二、纤维针齿的相对运动
三、相邻两针面的基本作用
四、针布
五、针面纤维层的负荷及分配
六、梳理过程中的混合与均匀
七、自调匀整
第三节 梳棉
    一、梳棉机组成
二、给棉刺辊部分的开松(梳理)作用
三、给棉刺辊部分影响开松(梳理)作用的因素
四、刺辊处的除杂
某科学的变速齿轮五、锡林、盖板、道夫作用
六、剥取与成条
七、生条质量控制
八、加工化纤的工艺
九、清钢联简介
十、梳棉机的发展
第五章 精梳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精梳前准备
一、准备工序的目的
二、准备工序的流程及工艺
第三节 精梳基本原理
一、精梳机类型
二、直型精梳机的运动配合
三、精梳机的工艺作用分析
四、 精梳机梳理作用分析
五、精梳分离(拔取)与接合(叠合)
第四节 棉型精梳机
一、 结构组成
二、主要工艺参数作用及选择
三、棉精梳条品质控制
第六章 牵伸
第一节 牵伸基本概念
l6562第二节 摩擦力界
一、 摩擦力界的概念
二、 影响摩擦力界分布的因素
三、 对摩擦力界布置的要求
第三节 纤维在牵伸区中的运动分析
一、 牵伸区内纤维分类
二、控制力和引导力
三、纤维变速点分布与纱条不匀
四、牵伸区内纤维数量分布
第四节 牵伸力与握持力
一、牵伸力
二、握持力
三、对牵伸力的要求
      第五节 摩擦力界布置
一、牵伸区内纤维运动
二、摩擦力界布置

本文发布于:2023-06-02 13:51: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229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纺纱   纤维   纺织   工艺   课程   质量   控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