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荆州花鼓戏服饰特点作者:朱玲来源:《文艺生活纸浆模
·文艺理论》2014年第10期 摘 要:在演艺生涯中,演出服装和道具是主要而又不可或缺的行装。荆州花鼓戏中人物所穿的服装款式多样,其服饰艺术特点鲜明,呈程式性、无季节性、舞蹈性。使得荆州花鼓戏不仅在听觉改进完善的同时在视觉上也有不同的改进发展,而且戏迷在听觉得到洗礼的同时视觉也得以享受。 关键词:荆州花鼓戏;服装;民俗文化;传承
铁水脱硫剂>排气阀组中图分类号:J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灌浆剂29-0184-01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称“花鼓子”、“天沔花鼓戏”。它是明末以后在江汉平原三棒鼓、采莲船、踩高跷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流行于湖北中部的天门,沔阳一带。清代中期,沔阳花鼓戏叫a级防火软膜天花
“沿门花鼓”“推车花鼓”以草台灯班戏的形式走乡串镇进行表演。荆州花鼓戏早年由原荆 州所属的沔阳、天门一带民间艺人发起并组成班社,由闹年的"地花鼓"逐渐走向半职业、职业演出。荆州花鼓盛行后一些文人也纷纷参加剧目的编创,艺人们则借鉴高腔,越调等其他戏曲表演形式的技法,从汉剧,鄂剧,打锣腔,车路子花鼓等戏曲中吸取一些剧目,充实提高了荆州花鼓戏的表演形式,从而也形成了自身的艺术特点。
转椅底盘 花鼓戏产生于旧时封建社会,它的服装大多是根据古代日常生活人们所着服装而设计的。经历了中国长时间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欣赏习惯的洗礼,它的服饰比生活中的着装更为夸张、放大,是一种扩大和延伸性质的服装。长期的艺术实践,不同的角服装已规范标准化。它的服装种类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六类:第一类是长袍类。第二类是短衣类,包括衣裳、短褂子、裤子、裙子等。第三类是铠甲类。第四类是盔帽类。第五类是靴鞋类。第六类是附属于服装范畴的,辅助装饰的东西。这些服饰艺术特点鲜明,具有以下三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