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阅读: 评论:0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科学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分组材料: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板块平移学具等
演示材料: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课题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教材分析
科学概念: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形地貌也是不断变化的;了解地震避险自救常识,增强避震的意识。
教学重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txue教学难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形地貌。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的相关教学材料,了很多教案和资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地震》、《火山》、《板块运动》的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汶川地震前后的地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别能力。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地震和火山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
、教学方法
  1、收集资料、分析资料  2、模拟实验  3、情景展示法
五、教学过程
(一)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形地貌
1、复习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地形地貌?这些地形地貌是不是永远不变的?在不久前汶川发生了大地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汶川地震前后的地形和地貌。提问:地震使汶川地形地貌发生了哪些的变化?
2、观察四川省汶川地震前后对比图(百度图片image.baidu/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B%C4%B4%A8%CA%A1%E3%EB%B4%A8%B5%D8%D5%F0%C7%B0%BA%F3%B6%D4%B1%C8%CD%BC&in=3268&cl=2&lm=-1&pn=0&rn=1&di=47166609960&ln=2000&fr=ala0&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板书保护层垫块:地震钢丝胶带  改变 地形地貌  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感受更明显、引导学生根据目标回答,突出地震迅猛地、激烈地改变地形。
3、还有什么现象也能迅猛地、激烈地使地形发生巨大的变化呢?你们都带来了什么相关资料,一起来交流吧。(小组交流,同时检查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如学生收集不多,教师用图片和学生一起交流)
4、借助l型匹配课件资料认识火山也能使地形地貌发生变化。(板书:火山  改变 地形地貌 
5、小结: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二)地球内部运动与地形变化关系
1、尝试解析: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呢?(学生猜测,可以利用查到的资料)。
2、学生自读课文后回答: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促使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3、教师利用课件(百度图片image.baidu/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5%D8%C7%F2%C4%DA%B2%BF%B7%D6%B5%D8%BF%C7%2C%B5%D8%E1%A3&in=14527&cl=2&lm=-1&pn=2&rn=1&di=48937233990&ln=917&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补充,学生看课件学着讲解让我们通过视频来感受吧:观看火山喷发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岩浆会流动,而且温度很高。师追问:由此大家认为地球内部是运动的呢?还是静止的?
4、了解板块构造学说引入:我们的地壳表面又是怎样的呢?学生阅读资料回答,然后教师课件演示地表六大板块的构成
1)地球深部物质的不断运动,会对板块造成什么影响呢?我们一起来观看模拟实验录像:用两张纸表示两大板块,把两张纸靠紧平放在水面上,再用一根吸管插入水底,向两
纸中间吹气,使水运动起来,表示地球深部不断运动的物质。多媒体演示板块分离形成裂谷、海洋的过程。(百度视频my.tv.sohu/u/vw/2893479)(百度录像模拟实验)
2)做板块碰撞、平移的模拟实验。
恒温恒湿净化实验室模拟实验一:用两块泡沫块表示两个大陆板块,把两本书平放在桌面,模拟板块碰撞,观察书本的变化。图片展示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体会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形成山脉。
模拟实验二:用两块泡沫块模拟两大板块的上下、水平移动,观察地形发生什么变化?如抬升的地方会形成山脉或高原,河流会形成瀑布等。
5、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造成地球表面的地形也在不断变化。猜测未来的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三)总结延伸
1、小结所学知识并揭示课题。
2、避震知识介绍。(百度图片le.hk/imglanding?q=%E9%81%BF%E9%9C%87%E7%9F%A5%E8%AF%86&imgurl=news.xinhuanet/photo/2008-05/12/xinsrc_13205051221082811461734.jpg&imgrefurl=news.xinhuanet/photo/2008-05/12/content_8154443.htm&usg=__htHF9BjG7bw_ATd7PUiDwWeJqok=&h=313&w=500&sz=65&hl=zh-CN&zoom=1&tbnid=bGX6JULNNY7gAM:&tbnh=81&tbnw=130&prev=/images%3Fq%3D%25E9%2581%25BF%25E9%259C%2587%25E7%259F%25A5%25E8%25AF%2586%26hl%3Dzh-CN%26newwindow%3D1%26safe%3Dstrict%26tbs%3Disch:1&itbs=1&newwindow=1&safe=strict&tbs=isch:1&start=1#tbnid=bGX6JULNNY7gAM&start=5、课后查避震常识资料。(视时间而定)
3、了解昆明的地形是否曾经发生过变动?
一、教学反思
以汶川地震后前后的对对比和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山峰和湖泊让同学直接感受地震、火山所带来的地形上的巨大改变。到底是什么巨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导致了地震与火山的喷发呢?通过同学的各种猜想,逐渐引出地球内部运动这一实质原因,展开本课重点环节的教学。
教学中的亮点:
1多媒体的利用。地球内部的运动、地球上的六大板块,这些方面的知识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同学而言还是过于笼统。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通过图片、视屏和flash生动形象地将知识出现在同学的面前。整个课件内容翔实,动态而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2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教师逐步引导、层层深入。
教学中的不足:
1教学环节的链接不够流畅自然。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很多:了解地震和火山、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模拟地壳运动、解析地形案例。这个对于我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当我讲解完地壳运动时,要先讲解板块各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形运动的时候,能否用简短的几句话,生动而又自然地转接?我下面要讲各板块我心中是很清楚的,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可能觉得莫名其妙,前后的教学内容根本没有联系性。
2教学中的实验过于少和简单。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很多,实验的安排较少,教师讲解的多而学生动手的较少。
微型拉曼光谱仪二、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云南              学校:西山区华昌小学        姓名:  郭燕芳
职称:  小学高级教师      电话:  4156576            :4576873822qq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华昌路222号
请提供100字左右个人介绍,个人介绍将会同案例在百度教育频道进行展示。
郭燕芳---云南省昆明市华昌小学科学教师,1996年昆明师范专科学校生物教育专业毕业,2007年云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一直从事科学教育活动和科技活动效果明显,教学3-6年级的的自然、科学。

本文发布于:2023-06-02 00:04: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222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运动   地震   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