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阅读: 评论:0

二、模板工程
1 、基本要求
电动刻字笔1)、设计要求
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的施工程序、作业要求等进行专门设计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模板体系设计、制作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模板系统应具有满足施工要求的强度和刚度,不得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破坏和超出规范容许的变形。
2)、模板制作,应保证规格尺寸准确,满足施工图纸的尺寸要求,棱、角平直光洁,面层平整,拼缝严密。
3)、模板的配置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拆性,以便于混凝土工程之后的模板拆除工作顺利进行。
4)、模板的支撑体系必须具备可靠的局部稳定及整体稳定性,以确保混凝土工程的正常施
工。
2)、 材料要求
模板应保持表面光滑、外形平直,能够保证浇捣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及外形尺寸。与模板、支模有关的材料、配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3)、方案要求
支模施工前应由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技术方案。技术方案应包括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设计、搭设、拆除、混凝土浇筑方法和浇筑过程观测及安全控制要求等方面内容。
技术方案应有计算书,计算书应包括施工荷载计算,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抗倾覆等方面的验算,支承层承载的验算。
对已重复使用多次的模板、支撑材料,应作必要的强度测试,技术方案应以材料强度实测值作为计算依据。
技术方案必须经施工单位技术和安全负责人审批签字并加盖企业技术和安全部门的公章后
才能实施。
2、材料要求
1)、材料验收
进入施工现场的模板材料进行质量、数量验收,模板材料应符合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同时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1)、组合钢模板
组合钢模板的板面平整,无扭曲、凸凹,无重皮、掉漆等缺陷。钢模板的几何尺寸偏差应控制在模板设计制作误差范围内,并不得有边角开焊现象发生。钢模板面板厚度符合模板设计要求。钢模板的对接间隙应小于0.50mm,安装后的模板不得漏浆。
采用Q235钢板制作时,厚度不得小于2.0mm。大钢模钢板厚度、背肋龙骨分布等根据模板设计计算值确定。钢模板板面平整不翘曲,边框平直不歪折。
2)、竹胶板、胶合板及木方
模板用竹胶板、胶合板厚度宜在羟基氧化钴10mm~16mm之间,不宜太薄。板面必须保证完好,不得有腐朽、虫蛀、木节及划伤、破边、破角、起层、脱皮等影响混凝土成型表观质量的缺陷。
模板木方宜为Ⅱ等红松或白松,木材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8%,木方的几何尺寸满足方案设计要求。
3)、模板支撑其他材料
钢管必须持有出厂合格证,合材质试验单。支撑钢管必须顺直,无弯曲、重皮、开焊等缺陷。
模板安装附件如勾头螺栓、3 形扣件、L 型插销等都必须符合模板设计计算结果的质量要求。
隔热杯
4)、脱模剂:
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的混凝土残浆后,再刷脱模剂。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
模剂材料选用原则应为: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装饰。选用的材料有皂液、滑石粉、石灰水及其混合液和各种专门化学制品脱模剂等。
      脱模剂材料宜拌成稠状,应涂刷均匀,不得流淌,一般刷两度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脱模剂涂刷后,应在短期内及时浇筑混凝土,以防隔离层遭受破坏。
5)、模板材料堆放:
各类模板应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当无专门措施时,叠放高度一般不应超过书法教学系统1.6m
进入施工现场的组合钢模板必须分箱整齐堆放。胶合板、竹胶板应分包堆放,地面应用木方垫起,以免胶合板受潮。堆放整齐后必须进行覆盖,避免雨淋和日晒,防治模板变形和起层。其他木材也应当下垫上盖,避免雨淋,日晒而变形。
大模板堆放于指定的堆放场地,有支撑架的大模板必须满足750~800的自稳角度要求,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另外采取措施,保证模板放置的稳定。没有支撑架的大模板应存放在专用的插挂架上,不得依靠在其他物体上。大模板在地面堆放,应采取两块大模板板面
对板面相对放置的方法,且应在模板中间留置不小于600mm的操作间距。长时间堆放时,应将模板连接成整体。
2)、模板的修理维护
模板拆除后立即进行清理整理,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调换,分类码放。损坏模板经过妥善修理之后,方可使用。拆下的钢模板,如发现不平或肋边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平整。钢模板及配件修复后的质量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钢模板及配件修复后的质量标准
电缆剪
项目
允许偏差(mm
钢模板
板面平整度
2.0
凸棱直线度
1.0
边肋不直度
不得超过凸棱高度
配件
U形卡卡口残余变形
1.2
钢楞和支柱不直度
L/1000
竹胶板、胶合板在周转经多次使用后边缘受损,要及时进行切割,确保板边缘平整。如出现脱皮、分层、表面粗糙而影响混凝土成型表观质量的必须更换,不得使用。
为安装机电管线、管道而在模板上开孔洞时,必须使用开孔器,不得直接用凿子乱开乱挖孔洞。模板上不用的孔洞应及时修补。电、气焊施工时,采用遮挡或铺垫的方法保护模板。
3、模板安装
墙、梁、柱模板安装、校正过程中必须带通线,验收时带线验收。混凝土浇筑时不得撤线,随时检查模板有无变形、位移。硅铁合金
1)、模板安装准备工作
1)、模板安装支撑准备
楼板或底板混凝土施工时预埋支撑地脚钢筋头。钢筋绑扎完后,焊好模板定位筋。模板承垫底部座浆平,平用13水泥砂浆,宽度为50mm,沿模板边线抹,或顶板混凝土浇
筑时在墙柱侧边安装模板部位用2.0m杠刮平,抹子收光。保证模板下口严密,预防模板底部漏浆。
2)、安装前水电预埋准备
模板安装前检查验收与支模相关的预留洞、预埋件、螺栓、插铁、水电管线、箱盒埋设位置尺寸准确,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靠,做好验收记录,并做工种交接。模板安装过程中保护预埋件,防止预埋件脱落、移位。
3)、模板预装
模板加工完成后必须在地上检查模板的各部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尺寸要求,模板接缝不大于0.5mm,大模板应进行墙板的试安装,验证零部件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修理。
4)、施工缝处安装前准备
混凝土接茬处在施工缝模板安装前,应预先将已硬化混凝土表面层的水泥薄膜或松散混凝土及其砂浆软弱层剔凿、清理干净。外露钢筋插铁沾有灰浆油污应清刷干净。
2)、模板安装
1)、柱模安装
拼装就位:成排柱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线,再立中间柱模。柱模就位前清扫柱底杂物。
模板拼缝处粘贴单面胶的海绵条。柱模就位后调整柱子的轴线位置,调整过程中保证柱子的根部截面满足要求,达到要求后加固下口螺栓,柱底校正以后把木楔子打紧。调整柱子上口截面、固定上口螺栓,后将柱模中间柱箍、螺栓等加固。柱箍间距、对拉螺栓根据柱子施工荷载验算结果设置。
垂直度调整:柱子截面调整好后,用四根支撑或有花篮螺丝的缆风绳与柱顶四角拉结,并校正其中心线和垂直度,全面检查合格后,与相邻柱或四周支架临时拉结固定。
2)、墙模安装
支模前应复核检查作业面四角标高,必须保持在同一标高位置,检查钢筋支模定位筋的尺寸、位置、数量符合要求。
模板就位:一般先支设建筑物外墙大角模板,严格控制大角模板的垂直度,采用吊线的方法校正立墙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其他各列墙体以大角墙体模板为基准,拉通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其次安装观感要求较高的一侧模板,另一侧模板安装前清扫墙内杂物。
按照模板设计要求安装墙模的对拉螺栓和斜撑。对拉螺栓的规格和间距根据模板设计确定,两侧穿孔的模板对称放置,穿墙螺栓与墙模保持垂直。一般内墙可在两侧加斜撑,外墙应在内侧同时设置拉杆和斜撑,且边安装边校正平整度和垂直度。
模板组装严格控制模板的板面质量,如:板面接缝处不得有错台,模板板面不得有凹凸。组装好的模板几何尺寸和阴阳角模尺寸和设计尺寸吻合,平模和阴阳角模累计误差尺寸在为0至-4mm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检查模板组装尺寸、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模板安装扣件、螺栓、拉顶撑是否牢固,模板拼缝以及底边是否严密,尤其是门窗洞口两边的模板支撑是否牢固。
3)、梁板模安装
安装梁板模板前,按设计标高带通线调整立杆及龙骨的高低,安装板模、梁底模,吊线调平面。
梁底模起拱:跨度等于或大于4m的梁、板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起拱线顺直,不得有折线。
待梁钢筋绑扎完毕检查合格后,清理杂物,安装梁侧模。一般要求侧模包底模,梁侧模加固应根据梁的施工荷载进行配制,若梁高超过700mm,须在梁中增设对拉螺栓,与梁侧斜撑配合,加强梁侧模刚度及强度。梁模板清扫口留放在梁模两端,方便清扫。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0:14: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214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模板   安装   要求   混凝土   设计   施工   尺寸   不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