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的设置及其要求

阅读: 评论:0

17.1.2.1  伸缩缝
    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甚至破坏,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的垂直缝隙称为伸缩缝,也叫温度缝。
    伸缩缝的位置和间距与建筑物的材料、结构形式、使用情况、施工条件及当地温度变化情况有关。结构设计规范对砌体建筑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所作规定模块化机组    根据墙体的材料、厚度及施工条件,伸缩缝可做成微孔抛光镜面加工平缝、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伸缩缝内应填塞具有防水、保温和防腐性能的弹性材料,如沥青麻丝、泡沫塑料条、橡胶条、油膏等。内侧缝口通常用具有一定装饰效果的木质盖缝条、金属片或塑料片遮盖,仅一边固定在墙上。
17.1.2.2  沉降缝
    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隙称为沉降缝。
    沉降缝宜设置在下列部位:沉降缝一般兼起伸缩缝的作用,其构造与伸缩缝构造基本相同,只是调节片或盖缝板在构造上应保证两侧墙体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均能自由变形。
    一般外侧缝口宜根据缝的宽度不同,采用两种形式的金属调节片盖缝,内墙沉降缝及外墙内侧缝口的盖缝同伸缩缝。设置部位:
(1)建筑平面转折部位;
(2)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
(3)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5)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6)分期建造房屋的交接处。 
沉降缝的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地基越软的建筑物,沉陷的可能性越高,沉降后所产生的倾斜距离越大
17.1.2.3  防震缝
    建造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房屋,为避免破坏,按抗震要求设置的垂直缝隙即防震缝
    防震缝的设置原则依抗震设防烈度、房屋结构类型和高度不同而异。对多层砌体房屋来说,遇下列情况时宜设置防震缝: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
    (3)房屋相邻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防震缝构造与伸缩缝、沉降缝构造基本相同。考虑防震缝宽度较大,构造上更应注意盖缝的牢固、防风、防雨等,寒冷地区的外缝口还须用具有弹性的软质聚氯乙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保温材料填实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宜选用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不设防震缝。当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其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框架结构房屋,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70mm;超过15m时,垃圾篓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声阻抗率、4m3m高压消谐装置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第(1)项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第(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防盗车牌架70mm。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8:16: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213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房屋   结构   设置   建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