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磨煤机的安装
第1节 简述
为适应大容量火电机组的需要,API公司在二十世纪末开发研制了带动态分离器的HP1163/Dyn~HP1303/Dyn中速磨煤机。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于2004年从ALSTOM引进了带动态分离器的HP1163/Dyn~HP1303/Dyn中速磨煤机的设计制造技术。太阳能小屋
HP1163/Dyn磨煤机工作原理:
HP磨煤机的主要功能是将直径小于等于38mm的原煤研磨成0.075mm左右的煤粉。热一次风(用来干燥和输送磨煤机内的煤粉)从磨碗下部的侧机体进风口进入,并围绕磨碗毂向上穿过磨碗边缘的叶轮装置,装在磨碗上的叶轮使气流均匀分布在磨碗边缘并提高了它的速度,与此同时,煤粉和气流就混合在一起了,气流携带着煤粉冲击固定在分离器体上的固定折向板。 颗粒小且干燥的煤粉仍逗留在气流中并被携带沿着折向板上升至分离器,大颗粒煤粉
则回落至磨碗被进一步碾磨,分离器体下部的折向板使煤粉在碾磨区域进行了初级分
离。
煤粉和气流上升,通过分离器体进入旋转的叶片式转子,当气流接近转子时,气流中的煤粒因受到转子的撞击,较大的煤粒就会被转子抛出,而较小的煤粒则被允许通过转子,并离开分离器进至煤粉管道,那些被抛出的煤粒则返回至磨碗被重新研磨,这些煤粒会在磨机内形成一个循环的负荷。
与静态分离器相比,动态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其结果是在同样出力工况下,动态分离器的内循环负荷要小。由于磨煤机可通过增加载荷来重新达到最大内循环负荷,也就是说磨煤机的最大能力提高了,具体来说可以是更高的煤粉出力;选用更小的哈氏可磨度和提高煤粉细度,同时提高了煤粉的均匀性(煤粉均匀系数n≥1.2)。
第2节 磨煤机部件的存放和防护
1. 现场存放规定:
磨煤机太大不便运输,必须分装成许多部件和散装零件。如磨煤机零部件要求现场存
放(不超过二年),必须遵循下列规定:
1.1 用户收到磨煤机零部件后,通知制造厂按装箱单清点。
1.2 在规定存放的步骤里涉及的涂层,防护油和塞头在出厂之前已经采用,在现场应予以检查和保护,关于这些涂层的详细规范参考说明书的有关章节。
1.3 对有陶瓷衬板装置时要特别细心,一有疏忽,衬板就可能断裂。
1.4 许多地方采用防锈油和油脂来防护,在存放期间这些涂层必须维持。准备装配时,防锈油或油脂必须用汽油洗净。
1.5 许多地方采用塑料锥塞、塑料锥帽、塑料管螺纹保护套、塑料阀门法兰保护板和塑料网套,除另有规定外,均应采用软性聚乙烯制成。
2. 现场存放方式:
对于HP磨煤机所有零部件,有三种存放方式:
2.1 存放方式B—物体应存放在室内,放置在混凝土平板或金属堆架上。室内应有照明或控制环境温度的设施。
2.2 存放方式C—物体存放在有自然光照,能防御风雨的室内场地。地面如是泥地,应放置在垫板上,使其与地面保持足够的空隙,以便观察,如有要求,在一定期间可采取预防过热措施。
2.3 存放方式E—零部件放置现场的垫木上,以便排水、检查和维护。用于防护的涂层、密封和帽盖等应保持完好。根据当地的环境,必要时应添加防护罩盖。
3. 磨煤机零部件的存放要求:
序号 | 零部件名称 | 最低存放方式 | 存放注意事项 |
1 | 旋转分离器装置 | B | 所有外露的加工表面涂防锈油并用锥塞堵住螺孔。用厚塑料膜盖住。放置时防止叶片损坏。 |
2 | 侧机体装置 | E | 外露的加工表面及螺孔涂防锈油,用锥塞堵住螺孔及销孔。 |
3 | 分离器体装置 | E | 同上 |
4 | 弹簧加载装置 | C | 与分离器体相配的面朝下,其余同上。 |
5 | 分离器顶盖装置 | E | 外露的加工表面及螺孔涂防锈油,用锥塞堵住螺孔及销孔,并用厚塑料膜盖好。 |
6 | 排出阀装置和多出口装置 | B | 所有外露的加工表面涂防锈油并用锥塞堵住螺孔。用厚塑料膜盖住。 |
7 | 磨辊装置 | C | 每隔3个月检查以下项目。①油封的泄露。②抽取油样,如有污染,应换新油。③转动磨辊套。 |
8 | 齿轮箱润滑系统 | C | 按制造厂说明书存放。 |
9 | 齿轮箱装置 | C | 按制造厂说明书存放。 |
10 | 磨碗、磨碗壳及叶轮装置 | E | 加工表面涂防锈油,用锥塞堵住螺孔并盖上厚塑料膜,防止雨水流入磨碗内。 |
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器 11 | 底板,安装板 | C | 可以叠起来堆放,但不得多于6块,加工表面涂防锈油,并用锥塞堵住各孔。 |
12 | 气封系统 | C | 系统中的管道用螺塞或盖帽封住。 |
13 | 落煤管 | E | 加工表面涂上防锈油。 |
14 | 联轴器装置 | C | 放置在金属架上并加工表面涂上防锈油 防锈油防锈油。 |
15 | 润滑油管道 | | 按制造厂说明书存放。 |
16 | 煤粉取样装置,各种紧固件、油尺、防护罩、气封罩、垫片、专用工具、油加热器及压差控制器等 | B | 外露的加工表面涂防锈油,并用锥塞堵住各孔。 |
17 | 刮板装置 | C | 外露的加工表面涂防锈油,并用锥塞堵住各孔。 |
18 | 密封和护罩装置 | B | 所有的外露的加工表面涂防锈油并用锥塞堵住螺孔。用厚塑料膜盖住。 |
19 | 0204电话录音 电动机 | B | 按电机制造厂规范进行防护。 |
| | | |
第3节 安装步骤
磨煤机因体积太大,不宜整体运输,必须分部件进行,本说明书是涉及磨煤机主要部件的装配工序。
为保证正确的空气进口,磨辊通孔和煤粉管道的方位,对涉及到的主要零件均有销子定位。有关零件均有一标记,应严格按标记安装在磨煤机图示的位置上。
1. 零部件现场安装注意事项:
1.1 对各零件配合的加工表面必须擦洗干净,并涂上规定的油膜。
1.2 螺栓和螺母应按图表B-GP-2175要求予以润滑并拧紧,对具有特殊要求的紧固件要符合图纸技术文件的规定,注意不要超过图纸和技术文件中规定的扭矩值。
1.3 吊具由用户负责,在吊装设备时必须小心谨慎,各种起吊设备,工具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来支承所吊的负荷,以免工伤或损伤零部件。
2. HP磨煤机主要部件的参考重量:
表一 HP1163/Dyn磨煤机主要部件的重量(参考)
序号 | 部 件 名 称 | 重量(KG) |
1 | 排出阀装置 | 813 |
2 | 多出口装置 | 1592 |
betal3 | 旋转分离器装置 | 14152 |
4 | 分离器体装置 | 34485 |
5 | 压差控制系统 | 13 |
6便携式餐具 | 磨碗和叶轮装置 | 32824 |
7 | 刮板装置 | 171 |
8 | 侧机体装置 | 31527 |
9 | 密封与护罩装置 | 470 |
10 | 磨辊装置 | 14742 |
11 | 弹簧加载装置 | 5310 |
12 | 分离器顶盖装置 | 5213 |
13 | 磨煤机出口气封系统 | 214 |
14 | 润滑油站及管路装置 | 1650 |
发光管15 | 磨煤机密封风系统 | 1780 |
16 | 联轴器防护罩 | 119 |
17 | 联轴器 | 469 |
18 | 行星齿轮减速箱 | 17000 |
19 | 电动机 | 9320 |
| | |
3. HP1163/Dyn磨煤机主要部件的安装步骤如下:
3.1 磨煤机基础灌浆
具体灌浆要求参见图K3868.9.0。
注意:在基础一次灌浆之前需要把地脚螺栓及套筒等零部件放好并与基础钢筋焊到一起,二次灌浆要使用膨胀系数小的水泥并要灌实。
3.2 粗装电动机
3.2.1 清洗电动机底面和底板顶面。
3.2.2 把电动机放在它的底板上,不要紧固它。
3.3 齿轮箱安装
3.3.1 清洗齿轮箱底面和底板顶面。
3.3.2 把齿轮箱的底面上面涂一层轻油膜。在安装齿轮箱之前,要查核联接法兰上的二个销
子是否装上,销子突出高度是否达到15.24±0.38。
3.3.3 把齿轮箱放到安装位置,并在底板上装好八块调整块。
3.4 侧机体装置安装
下述步骤参考制造商提供的磨煤机总图及侧机体装置部件图进行。
3.4.1 把侧机体装置从运输工具上卸下,并擦净底板上的表面。注意参照“HP1163/Dyn磨煤机主要部件的参考重量表”上的重量,吊装设施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保证安全。
3.4.2 清理基础的上表面,并涂上一层很薄的轻油。
3.4.3 把该部件安装在基础上,根据合同规定的磨煤机布置图所示位置安装,以保证正确的进风口位置。
3.4.4 按磨煤机总图所示,确认基础上部固定安装板和滑动安装板的位置,并测量减速箱底板与安装板之间的位置。
3.4.5 将侧机体紧固在基础底板上,按总图第四张所示预紧力要求拧紧,建议采用螺栓液压拉紧装置。
3.4.6 应用调整块,使齿轮箱与侧机体对中。拧紧齿轮箱固定在底板上的紧固件,拧紧前涂上防咬润滑油。然后按总图要求钻铰2-Ø50销孔,将定位销涂上润滑油,然后压紧定位销。
3.5 磨碗、磨碗毂和叶轮以及刮板装置安装
下述步骤参照磨煤机总图及磨碗和叶轮装置、刮板装置部件图进行。
3.5.1 把磨碗毂衬板(A、B)放入侧机体装置的内周边。
3.5.2 清洗磨碗毂的底面,与齿轮箱相配的表面涂上轻油膜。
3.5.3 利用磨碗提升装置(参见图K3868.3.0)使磨碗、叶轮装置到位。降低磨碗装置,放入侧机体并置于齿轮箱之上,定位销一定要正确地对准。(一只定位销是偏移中心线的)。注意,如果齿轮箱的油池也是干的,在对准定位销时不能转动齿轮箱输入轴。
3.5.4 在8只螺柱的螺纹上涂以螺纹粘结剂,该螺栓是用来把磨碗壳装在齿轮箱上的,螺栓拧入联接法兰的螺纹深度为90mm。
3.5.5 安装六角螺母与垫圈(涂以防咬胶)。
3.5.6 使用力矩扳手,按磨煤机总图第1张编号顺序将每只螺母扳至81.3N·m。
3.5.7 重复步骤3.4.6,扮紧螺母至122 N·m。
3.5.8 重复步骤3.4.6,扮紧螺母至181.7。
3.5.9 使用螺栓预拉紧装置(KF3868.7.0),按编号顺序拉紧螺柱至300KN。
3.5.10 重复步骤3.4.9,拉紧螺柱至667KN。
3.5.11 按图K3868.00(磨煤机总图)第1张技术要求调整缝隙环与磨碗毂之间间隙为0.5±0.25mm,调好后用螺钉固定,拧紧力矩为54.2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