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航拍装置以及航拍控制系统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航拍装置以及航拍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经过检索,专利为:cn216102770u,一种电网巡检用无人机的航拍装置,通过电动伸缩杆的启动,电动伸缩杆伸展带动滑动块向右移动,使得连接杆向右移动,从而使得拨动块向右移动,拨动控制开关,使得控制开关打开,从而使得补光灯打开,进行补光,同时两侧的蜂鸣器响起,航拍完毕后,通过电动伸缩杆的收缩,间接使得拨动块向左移动,拨动控制开关,使得控制开关关闭,从而将补光灯和蜂鸣器同时关闭,通过补光灯的设置能够进行补光,弥补了摄像头夜间拍摄画面不清晰的情况,同时通过蜂鸣器的响起,能够对飞禽进行驱逐,减少发生碰撞的危险,但是任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遇见紧急迫降时,不能对无人机进行保护,比如无人机支撑架不能收缩,在使用时容易因外部环境受其影响,严重时造成无人机掉落,如不能根据需要对不同宽度的操作显示器进行限位固定及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航拍装置以及航拍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遇见紧急迫降时,不能对无人机进行保护,比如无人机支撑架不能收缩,在使用时容易因外部环境受其影响,严重时造成无人机掉落,如不能根据需要对不同宽度的操作显示器进行限位固定及散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航拍装置以及航拍控制系统,包括无人机外壳,所述无人机外壳上固定飞行组件并用于带动,无人机外壳内设置的红外摄像组件进行位置调节,无人机外壳上镶嵌防撞保护组件,防撞保护组件用于对无人机外壳紧急降落时进行保护,无人机外壳转动连接支撑存储组件,支撑存储组件可进行收缩至无人机外壳内,无人机外壳镶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无线连接位于无人机外壳一侧的远程控制机构。
5.优选的,所述飞行组件包括转动杆,转动杆上固定飞行扇叶,飞行扇叶位于扇叶保护架内,扇叶保护架固定在无人机外壳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飞行组件的设置保证无人机正常飞行。
7.优选的,所述红外摄像组件包括第一存储箱,第一存储箱通过伸缩结构伸缩调节连接块上红外摄像本体的位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红外摄像组件的设置对卸车环境实时监控。
9.优选的,所述防撞保护组件包括硝酸胍本体存储箱,硝酸胍本体存储箱内设置点火器,硝酸胍本体存储箱位于限位板内,限位板通过进气口与气囊本体连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撞保护组件的设置对无人机整个装置进行防撞保
护。
11.优选的,所述支撑存储组件包括第二存储箱,第二存储箱固定底座,底座上的机械手通过转动装置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支撑杆一端通过转动装置与无人机外壳转动连接并存储在限位槽内进行保护。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存储组件的设置对无人机外壳起到支撑作用。
13.优选的,所述远程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把手,控制把手上设置操控键,控制把手通过转动装置与夹持装置转动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一夹持板上固定固定板和支撑块,固定板位于支撑块一侧,所述固定板上贯穿散热组件并用于辅助散热,支撑块通过伸缩弹簧控制调节滑块上支撑板的位置,支撑板一端固定第二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第一夹持板上均镶嵌有限位防滑块。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夹持板和第一夹持板之间伸缩弹簧的辅助作用下对不同宽度的显示器进行夹持固定。
16.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扇外壳,散热扇外壳上电机驱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上固定散热扇,散热扇用于对夹持的显示器辅助降温。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散热组件对显示器起到辅助降温的作用。
18.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超声波测距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位于传感器模块一侧,传感器模块位于报警模块一侧,报警模块用于语音模块一侧,报警模块用于报警提醒。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无人机航拍装置以及航拍控制系统,
20.(1)本发明在无人机遇紧急迫降时通过防撞保护组件起到保护作用,对支撑杆直接进行折叠存储及保护,对不同显示器进行限位固定及散热处理的优点,支撑杆一端通过转动与无人机外壳转动连接,在机械手的辅助作用下带动支撑杆转动并存储在限位槽中进行保护;
21.(2)本发明在点火器的辅助作用下对硝酸胍本体存储箱内的硝酸胍本体进行点火,硝酸胍本体点燃迅速转换成气体,并迅速对气囊本体进行充气,气囊本体设置有多组,多组气囊本体对无人机外壳、飞行组件和支撑存储组件全方位保护,避免损伤无人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3)本发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设置通过伸缩弹簧调节宽度并进行限位固定,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上散热扇的辅助作用下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避免显示器过烫影响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红外摄像组件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红外摄像组件在无人机外壳上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防撞保护组件在无人机外壳内分布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夹持装置在操控键上分布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整体流程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发明夹持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无人机外壳,2、飞行组件,21、转动杆,22、飞行扇叶,23、扇叶保护架,3、红外摄像组件,31、第一存储箱,32、连接块,33、红外摄像本体,4、防撞保护组件,41、硝酸胍本体存储箱,42、点火器,43、限位板,44、进气口,45、气囊本体,5、支撑存储组件,51、第二存储箱,52、底座,53、机械手,54、支撑杆,55、限位槽,6、远程控制机构,61、控制把手,62、操控键,63、夹持装置,631、第一夹持板,632、固定板,633、散热组件,6331、散热扇外壳,6332、转动杆,6333、散热扇,634、支撑块,635、滑块,636、伸缩弹簧,637、支撑板,638、第二夹持板,639、限位防滑块,7、控制系统,71、超声波测距模块,72、传感器模块,73、报警模块,74、语音模块,8、中央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航拍装置以及航拍控制系统,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包括无人机外壳1,无人机外壳1上固定飞行组件2并用于带动,具体的,无人机外壳1表面设置有反光条,反光条的设置起到辅助驱鸟的作用。
33.进一步的,飞行组件2包括转动杆21,转动杆21上固定飞行扇叶22,飞行扇叶22位于扇叶保护架23内,扇叶保护架23固定在无人机外壳1上,具体的,飞行组件2设置有四组,四组飞行组件2关于无人机外壳1对称设置,无人机外壳1上固定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转动通过转动杆21带动飞行扇叶22转动,无人机外壳1表面反光条的设置起到辅助驱鸟的作用。
34.在上述进一步的方案中,在控制系统7的辅助作用下通过中央处理器8启动无人机外壳1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转动带动转动杆21上的飞行扇叶22转动,飞行扇叶22转动就可带动整个无人机航拍装置进行移动,飞行扇叶22上的扇叶保护架23对飞行扇叶22起到辅助保护的作用。
35.如图2所示,无人机外壳1内设置的红外摄像组件3进行位置调节,红外摄像组件3包括第一存储箱31,第一存储箱31通过伸缩结构伸缩调节连接块32上红外摄像本体33的位置,具体的,无人机外壳1中第一存储箱31内液压缸带动连接块32上的红外摄像本体33进行位置调节,从而便于红外摄像本体33更好的工作。
36.在上述进一步的方案中,在第一存储箱31内液压缸的辅助作用下可带动连接块32上的红外摄像本体33进行高度调节,在红外摄像本体33的辅助作用下就可起到实时摄像航拍工作。
37.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无人机外壳1上镶嵌防撞保护组件4,防撞保护组件4用于对无人机外壳1外壳紧急降落时进行保护,其中,防撞保护组件4包括硝酸胍本体存储箱41,硝酸胍本体存储箱41内设置点火器42,硝酸胍本体存储箱41位于限位板43内,限位板43通过进气口44与气囊本体45连通,具体的,无人机外壳1上镶嵌有多个防撞保护组件4,无人机外壳1四周及顶部均设置一组防撞保护组件4,无人机外壳1底部设置两组防撞保护组件4,多方位无人机外壳1的设置在紧急迫降时对无人机航拍装置进行保护,避免损伤无人机。
38.在本实施例优选方案中,在发生紧急迫降时,在控制系统7的辅助作用下通过中央
处理器8启动点火器42,点火器42对硝酸胍本体存储箱41内的硝酸胍本体点火,硝酸胍本体迅速转换成气体,气体通过限位板43上的进气口44迅速进入气囊本体45中,气囊本体45快速膨胀,在无人机航拍装置掉落时直接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损坏零部件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9.如图1所示,无人机外壳1转动连接支撑存储组件5,支撑存储组件5可进行收缩至无人机外壳1内,支撑存储组件5包括第二存储箱51,第二存储箱51固定底座52,底座52上的机械手53通过转动装置与支撑杆54转动连接,支撑杆54一端通过转动装置与无人机外壳1转动连接并存储在限位槽55内进行保护,具体的,支撑杆54设置有两组,每组支撑杆54设置两个支撑杆54,支撑杆54上固定防滑地块,对支撑杆54进行保护,支撑杆54可完全存储在限位槽55内进行保护。
40.优选的,底座52上的机械手53通过转动装置与支撑杆54转动连接,支撑杆54一端通过转动装置与无人机外壳1转动连接并存储在限位槽55内进行保护中的转动装置均为转轴。
41.在本实施例优选方案中,在第二存储箱51内底座52上机械手53的辅助作用下带动支撑杆54转动,支撑杆54从限位槽55中分离,支撑杆54转动至所需位置进行限位,这样就可对支撑杆54上侧的无人机外壳1进行支撑。
42.如图1和图6所示,无人机外壳1镶嵌控制系统7,其中,控制系统7包括超声波测距模块71,超声波测距模块71位于传感器模块72一侧,传感器模块72位于报警模块73一侧,报警模块73用于语音模块74一侧,报警模块73用于报警提醒,具体的,语音模块74包括语音收集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和语音发送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71设置有四组,四组超声波测距固定在飞行组件2上,报警模块73和语音模块74均位于四组,四组报警模块73和语音模块74等距离分布在无人机外壳1四周,传感器模块72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磁罗盘与气压传感器和gps。
43.在本实施例优选方案中,在超声波测距模块71的辅助作用下对无人机外壳1四组环境的间距进行实时测量监控,传感器模块72中的加速度计是用来提供无人机在xyz三轴方向所承受的加速力,它能保证决定无人机在静止状态时的倾斜角度,陀螺仪传感器能监测三轴的角速度,因此可监测出俯仰(pitch)、翻滚(roll)和偏摆(yaw)时角度的变化率,磁罗盘能为无人机提供方向感,它能提供装置在xyz各轴向所承受磁场的数据,气压计运作的原理,就是利用大气压力换算出高度,压力传感器能侦测地球的大气压力,由气压计所提供的数据能协助无人机导航,上升到所需的高度。准确估计上升与下降速度,对无人机飞行控制来说相当重要,通过gps能够知道无人机机体的位置信息,在语音收集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和语音发送模块的辅助作业下对语音收集、识别处理及发送,通过报警模块73可起到报警的作用。
44.如图1、图5和图7所示,控制系统7无线连接位于无人机外壳1一侧的远程控制机构6,其中,远程控制机构6包括控制把手61,控制把手61上设置操控键62,控制把手61通过转动装置与夹持装置63转动连接,具体的,控制把手61通过转动装置与夹持装置63转动连接中的转动装置为转轴。
45.进一步的,夹持装置63包括第一夹持板631,第一夹持板631上固定固定板632和支撑块634,固定板632位于支撑块634一侧,固定板632上贯穿散热组件633并用于辅助散热,
支撑块634通过伸缩弹簧636控制调节滑块635上支撑板637的位置,支撑板637一端固定第二夹持板638,第二夹持板638和第一夹持板631上均镶嵌有限位防滑块639,具体的,支撑块634内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滑块635,第一夹持板631和第二夹持板638上均贯穿两组散热组件633。
46.进一步的,散热组件633包括散热扇外壳6331,散热扇外壳6331上电机驱动转动杆6332转动,转动杆6332上固定散热扇6333,散热扇6333用于对夹持的显示器辅助降温,具体的,散热扇6333由六组散热叶片组成。
47.在本实施例优选方案中,拉动第二夹持板638,第二夹持板638通过支撑板637上的滑块635在支撑块634上的滑槽内进行滑动,这样就可调节第一夹持板631和第二夹持板638之间的间距,在伸缩弹簧636自身弹力的作用下确保将第一夹持板631和第二夹持板638始终对显示器夹持固定,限位座放置在限位防滑块639之间进行固定,转动第二夹持板638,第二夹持板638通过转轴调节与控制把手61之间的角度,通过控制把手61上的操控键62就可对无人机操控,在散热扇外壳6331上驱动电机的辅助作用下可带动转动杆6332上的散热扇6333进行转动,散热扇6333直接进行散热处理。
48.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无人机航拍装置以及航拍控制系统时,接通外部电源,在无人机外壳1上飞行组件2的
49.辅助作用下确保无人机航拍装置正常工作,在红外摄像组件3的辅助作用下进行航拍作业,在防撞保护组件4的辅助作用下起到防撞作用,在支撑存储组件5的辅助作用下可对支撑杆54支撑或存储,在远程控制机构6的辅助作用下通过控制系统7对整个装置远程控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50.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5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航拍装置以及航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外壳(1),所述无人机外壳(1)上固定飞行组件(2)并用于带动,无人机外壳(1)内设置的红外摄像组件(3)进行位置调节,无人机外壳(1)上镶嵌防撞保护组件(4),防撞保护组件(4)用于对无人机外壳(1)外壳紧急降落时进行保护,无人机外壳(1)转动连接支撑存储组件(5),支撑存储组件(5)可进行收缩至无人机外壳(1)内,无人机外壳(1)镶嵌控制系统(7),控制系统(7)无线连接位于无人机外壳(1)一侧的远程控制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航拍装置以及航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组件(2)包括转动杆(21),转动杆(21)上固定飞行扇叶(22),飞行扇叶(22)位于扇叶保护架(23)内,扇叶保护架(23)固定在无人机外壳(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航拍装置以及航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摄像组件(3)包括第一存储箱(31),第一存储箱(31)通过伸缩结构伸缩调节连接块(32)上红外摄像本体(33)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航拍装置以及航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保护组件(4)包括硝酸胍本体存储箱(41),硝酸胍本体存储箱(41)内设置点火器(42),硝酸胍本体存储箱(41)位于限位板(43)内,限位板(43)通过进气口(44)与气囊本体(45)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航拍装置以及航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存储组件(5)包括第二存储箱(51),第二存储箱(51)固定底座(52),底座(52)上的机械手(53)通过转动装置与支撑杆(54)转动连接,支撑杆(54)一端通过转动装置与无人机外壳(1)转动连接并存储在限位槽(55)内进行保护。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航拍装置以及航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机构(6)包括控制把手(61),控制把手(61)上设置操控键(62),控制把手(61)通过转动装置与夹持装置(63)转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航拍装置以及航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63)包括第一夹持板(631),第一夹持板(631)上固定固定板(632)和支撑块(634),固定板(632)位于支撑块(634)一侧,所述固定板(632)上贯穿散热组件(633)并用于辅助散热,支撑块(634)通过伸缩弹簧(636)控制调节滑块(635)上支撑板(637)的位置,支撑板(637)一端固定第二夹持板(638),第二夹持板(638)和第一夹持板(631)上均镶嵌有限位防滑块(639)。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航拍装置以及航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633)包括散热扇外壳(6331),散热扇外壳(6331)上电机驱动转动杆(6332)转动,转动杆(6332)上固定散热扇(6333),散热扇(6333)用于对夹持的显示器辅助降温。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航拍装置以及航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7)包括超声波测距模块(71),超声波测距模块(71)位于传感器模块(72)一侧,传感器模块(72)位于报警模块(73)一侧,报警模块(73)用于语音模块(74)一侧,报警模块(73)用于报警提醒。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航拍装置以及航拍控制系统,包括无人机外壳,所述无人机外壳上固定飞行组件并用于带动,无人机外壳内设置的红外摄像组件进行位置调节,无人机外壳上镶嵌防撞保护组件,防撞保护组件用于对无人机外壳紧急降落时进行保护,无人机外壳转动连接支撑存储组件,支撑存储组件可进行收缩至无人机外壳内,无人机外壳镶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无线连接位于无人机外壳一侧的远程控制机构。该无人机航拍装置以及航拍控制系统在无人机遇紧急迫降时通过防撞保护组件起到保护作用,对支撑杆直接进行折叠存储及保护,对不同显示器进行限位固定及散热处理的优点,在机械手的辅助作用下带动支撑杆转动并存储在限位槽中进行保护。行保护。行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

杨艺 仲翔 姚雪莲 张争坤 袁朝阳 孙迪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理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

2022.08.11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

本文发布于:2022-11-25 00:41: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1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无人机   外壳   组件   装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